太原市万柏林区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后森林管护研究

2019-02-13 01:03:37
山西林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园护林员试验区

韩 江

(太原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自然条件特征

试验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空气影响,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受南太平洋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温高、风大、降水集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天气晴朗。每年日照时数达到2 400h~2 600h,无霜期120d~150d,年平均降水量为464mm,旱情每年都有发生。全区土壤大多呈微酸性反应,pH 值6.0~6.2,腐殖层有机质含量3.0%~11%,氮含量0.71%,磷含量0.04%~0.06%,钾含量2.0%左右,自然肥力高,是林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基地。植被主要是1949 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油松、侧柏、杨、柳、槐和干鲜果林,以及次生的胡枝子、毛榛、荆条、小叶杜鹃、苔草等灌木丛和灌草丛。

近年来,试验区面对长期过度采煤造成的环境恶劣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区,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区整体工作的首要地位,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五年成景区”的生态治理目标。按照“前山造景建公园、后山增绿建森林,西山增绿色,全区增景观;建设大屏障,全面规划,点线面结合,连片治理,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绿化与治脏治乱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把试验区建设成为生态恢复的示范区和现代林业的样板区。

经过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精细实施、科技兴林,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管护、严格执法,关闭西山地区2 179 个“黑口子”煤矿,关停各类小煤矿149座,采煤沉陷区28 个村的5 300 余户、2.0 万多名受灾村民,整体生态移民。同时,还对大量的非法储煤场、垃圾场、采石场实施强制取缔,先后建成了3 处生态恢复景区和赵四沟采矿破坏面治理景区,1 处人文景观景区建设,启动开发3 处生态旅游景区、2 处城郊森林公园以及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示范工程等,形成了沿西边山一线由南向北一条“U”字型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到2014 年,实现了全区宜林荒山基本全覆盖的目标。2015 年-2018 年,对零星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部分低效未成林造林地进行了提档增绿2 386.6hm。除少部分采煤破坏点外,全区已真正实现了宜林荒山全覆盖。

2 森林管护主要做法

2.1 领导重视,严格管理

为了把森林管护工作搞好,万柏林区成立了以区长为总指挥的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天然林资源保护领导组办公室。增加编制20人设立了区森林防火办公室和森林灭火专业队,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实行严格的管理;增加编制20 人成立了试验区生态园管理中心,对万亩生态园进行管护。

2.2 加大投入,明确责任

为了真正把全区的森林资源管好,区政府每年拿出经费专门用于森林防火、万亩生态园的管养等。同时还由村、乡(街道办事处)推荐,区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审查把关,聘用了百名专职护林员,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定报酬。实行网络化管护,把全区林地面积划分为3 种,第一种为一般管护区,建立了区、乡(街道办事处)、村三级管护体系,划定管护责任区,配备专职管护人员,实行定点巡护和流动巡护相结合的管护方式,把9 540hm2管护面积划分为58 个责任区。第二种为重点管护区,该片区处于城乡结合部,且属于公园景点区,旅游人员多,加之周边坟地多,管理难度非常大。在区林业局的统一协调下,采取联防联管方式,将1331.33hm2管护面积,共划分为8 个责任区,由区生态园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第三种为特险期管护,每年的3 月-5月为森林防火特险期,区里组建20 人的特险应急队,负责对全区林地进行巡查与处置突发情况。

2.3 强化巡查,包村设卡

为确实将森林防火工作抓实,始终坚持24 小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不断完善全区的森林防火预案与防火物质储备,还建立了完备的森林防火和防控体系,有专职灭火人员100 人,应急人员300 余人,其中区民兵应急分队80 人、区矿业执法队50 人,每个乡(街道办事处)都不少于20 人的应急队伍。建瞭望塔10 处、生态走廊(防火隔离带)300 多km,在林区主要山头建立了电子监控头8 个,把全区的森林全部纳入电子监控状态,实行立体式管护。入山路口都有专人管护,区森林政府从区级机关抽调43 个单位,分别包43 个涉林村,协助所包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清明节前后、国庆节、春节以及假日上山“封山设卡”,在卡口做宣传、监督、监护工作,基本形成了以乡(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各包村单位协助监督的防火工作格局。区防火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护林员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确定护林员的报酬。

2.4 依法治林,确保成果

对随意毁坏森林、在林区内使用明火造成森林火灾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发现一起、侦破一起,从严从快查处,并将典型案例进行反复宣传,起到教育其他群众的目的,真正达到依法治林,确保全区造林绿化成果的进一步巩固。

3 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重防火、轻管护

森林绿地管护缺失,不时发生毁林现象。森林绿地的管养涉及到营林、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等专业,区生态园管理中心现有18 个人,从2009 年开始,试验区在万亩生态园进行试点,当年区财政投入80 万元,由万亩生态园管理中心负责组建40 人的管理养护队伍,对重点区域林地进行管理养护(主要包括林木修剪、补植、浇水、除草、防火、设施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卫生环保由区环卫局承担。目前,管护经费已由2012 年的80 万元增加到120 万元,但是,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也只是对生态园进行行政管理。要把景区的森林管理养护好,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专业队)来进行管理养护,否则会导致有些树木出现生长不良或死亡现象,以及发生人为毁坏林木事件。

3.2 未成林管护机制以及封山禁牧情况

营造林3 年内由承担营造林的专业队与各乡(街道办事处)的专职护林员共同管护。3 年工程骏工验收后交由各村、乡(街办)的专职护林员管护。每年都要印发张贴《山西省人民政府封山禁牧通告》,并利用宣传车进行封山禁牧宣传。4 结论与对策

(1)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为重点,对现有1.08万hm2林地分公园、景区、重点林地和一般林地4 个类型,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管护方式,逐步实现招聘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养护公司,实行全林分经营管护。

(2)加强森林体系建设,全面筑牢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偷砍滥伐的“三防”体系,认真落实好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

(3)以旅游景区为依托,积极引进资金,扶持开展农家乐、采摘园和林业资源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森林面积与蓄积、农民收入“三增”目标。

(4)建议增加森林管护经费。参照公共绿化管养标准,将景区分为相应的管护等级。①重点生态景区管理;②一般生态景区管理;③交通沿线和重点防护林区管理;④一般防护林区管理。加大投资力度,确保达到相应的管护水准。同时,尽快制定《试验区现有公园绿地林地管理养护考核办法(草案)》及《试验区现有公园绿地林地管理养护标准》(讨论稿)。

猜你喜欢
生态园护林员试验区
当周生态园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1-11-13 02:42:05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甘肃林业(2021年2期)2021-03-29 02:35:40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20年5期)2020-05-03 13:45:26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甘肃林业(2020年1期)2020-02-29 01:48:12
18个自贸试验区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4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18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