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扬州 2251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生理表现,多见情绪波动、月经紊乱和潮热汗出等状况,继而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关节疼痛及白带异常、头痛头晕。报道显示,90%左右围绝经期女性症状表现相对显著,如卵巢功能衰退、骨密度降低等。除基本对症治疗外,还应对患者施以激素补充疗法,保持机体激素水平持稳。本课题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本课题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n=28)和治疗组(n=28)。56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9.62±3.72)岁,平均体重(6 6.0 4±5.0 8)k g,平均绝经时间(15.80±2.04)个月,平均初潮年龄(13.40±2.15)岁。数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对症+激素补充疗法。即常规对症治疗即为谷维素片,口服给药,次剂量为10 mg,一日三次。激素补充疗法即为戊酸雌二醇(补佳乐),次剂量为1 mg,一日一次,口服给药;联合倍美力口服,次剂量为0.3 mg,一日一次,于治疗第15天增加黄体酮胶囊(益玛欣),次剂量为150 mg,一日一次,将28天设为一个疗程(即戊酸雌二醇和倍美力给药28天,黄体酮胶囊给药14天)比对疗效。
对比患者Kupperman评分、骨密度变化。前者是以评估围绝经期症状表现为准,分值越高症状表现越为严重;后者包括治疗前后脊椎、股骨颈骨密度变化。
以SPSS 21.0统计软件为参照,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前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参照组Kupperman评分为(18.27±2.34)分,治疗组Kupperman评分为(9.55±2.37)分,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患者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水平较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骨密度变化[n、、g/cm2]
表1 对比患者骨密度变化[n、、g/cm2]
组别 脊椎 股骨颈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28) 1.06±0.10 1.07±0.18 0.86±0.14 0.87±0.20治疗组(n=28) 1.06±0.11 1.19±0.21 0.86±0.13 1.02±0.18 t 0 2.2957 0 2.9498 P 1.0000 0.0256 1.0000 0.0047
围绝经期综合征则为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异常表现症候群,多表现为内分泌代谢紊乱、激素分泌紊乱和自主神经紊乱。作为女性群体高发病,初期表现为月经紊乱和神志恍惚,若未进展,则会表现为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萎缩,最终进展为泌尿系感染、重症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病症,给女性群体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激素替代治疗作为围绝经期女性常见方式,小剂量补充给药则会使机体雌激素处于平稳状态,绝经后雌激素补充,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2]。本课题可知,参照组Kupperman评分为(18.27±2.34)分,治疗组为(9.55±2.37)分,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密度水平较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针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补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机体Kupperman评分、骨密度,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