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田 媛
(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宜春 336000)
对于产后缺乳来说,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产后没有乳汁或者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的正常需求[1]。大都情况下,是在产后二到十五天内发生产后缺乳,而有的患者会在整个哺乳期缺乳。产后缺乳会影响到母婴情感、产妇身体恢复以及婴儿生长发育等,因此要及时给予产后缺乳患者有效的治疗。
选2017年8月~2019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产后缺乳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9.25±1.48)岁;13例患者是经产妇、67例患者是初产妇;25例患者自然分娩、55例患者是剖宫产。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局部热敷按摩:一手在乳房下方固定,另外一只手沿着乳腺管的方向从基底部旋转式的向乳头进行按摩,左右乳房均每天两次,每次30 min左右;干净毛巾用热水或者蒸汽加温到45℃后,拧干,放在乳房上,患者感觉到凉了之后拿下来,每天一次。同时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姿势,并且早吸吮、勤吸吮,强化营养支持,对于乳头凹陷者来说要定期向外牵拉乳头。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白芍颗粒4 g、黄芪颗粒7 g、王不留行颗粒3 g、路路通颗粒3 g、熟地颗粒3 g、桔梗颗粒3 g、茯苓颗粒3 g、白术颗粒3 g、当归颗粒3 g、炮山甲颗粒1 g、漏芦颗粒2 g、党参颗粒3 g、甘草颗粒2 g、通草颗粒2 g。肝郁气滞者加陈皮颗粒、香附颗粒、枳壳颗粒以及柴胡颗粒。开水冲服,每次一剂,每天两次。
用药一周后,观察两组的泌乳量。
临床疗效,治愈:患者乳汁分泌正常,能满足婴儿需求,症状消失;显效:患者乳汁分泌增加,能满足婴儿的2/3需求,要给予代乳品,症状改善;好转:患者乳汁分泌增加,但不明显,能满足婴儿的1/3需求,要给予代乳品,症状好转;无效:患者乳汁分泌量和症状等没有改善[2]。
总结泌乳量,用药一周后,研究组的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3.277,P=0.000)。详见表1。
表1 总结泌乳量[,mL]
表1 总结泌乳量[,mL]
组别 例数 泌乳量(mL)研究组 40 420.12±40.25对照组 40 235.12±30.11 t-23.277 P-0.000
产后缺乳的原因主要是产后营养不良以及调理不当,致使乳汁生成减少而缺乳;产后抑郁等一些负性情绪对垂体释放催乳素产生影响,致使乳汁的分泌不足而缺乳。在传统中医中,认为产后缺乳原因是产后失血以及脾运不畅等致使乳汁分泌不足;产后忧思过度、抑郁等致使乳络停滞不通而影响到乳汁的分泌[3]。
本次研究经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对患者治疗,方中的党参存在健脾、温补等作用;黄芪存在健脾补中、补气固表等作用;白术存在健脾、益气等作用;白芍存在健脾益气、补益气血等作用;茯苓存在健脾作用;熟地、当归存在补血滋阴作用;漏芦、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通草存在通络下乳作用;桔梗存在载药上行、通乳等作用;甘草存在调和诸药、益气补中等作用[4]。上述诸味药材合用,存在通络下乳、益气养血等作用。当患者伴肝郁气滞时,适当添加积壳、柴胡、香附以及陈皮等,可疏肝、理气、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