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斌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网上银行 信息安全 保障义务
目前,网上银行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中,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开放的网络环境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使得网上银行中存储的一些数据以及在传输过程中,会遭到被盗用或是恶意破坏的威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加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管理,实现其安全保障的义务。
目前,在很多的网上银行中都存在着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后,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存在的问题
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用户信息安全的问题,这是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经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上银行对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安全传输没有设定明确的技术标准,容易造成部分信息的泄露。一般来说,网上银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运输,因此,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依靠各种安全技术手段来实现。目前,国内外的很多银行为了保障用户电子信息的安全存储与运输,都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升网上银行的安全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在实施网上银行安全技术过程中,我国仍缺乏明确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措施,这使得很多银行信息的存储得不到应用的保障;第二,网上银行缺乏对银行信息的使用规则,容易造成银行信息的滥用。在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存储着用户的各种相关信息,而这些交易信息中隐藏着用户需求和潜在业务机会的数据。所以,很多银行利用交易的便利,在网上银行中会使用一些大数据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实现营销的手段。
(二)交易安全保障义务存在的问题
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面临的又一问题是电子交易安全的问题,这也是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经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电子交易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上银行制定的电子合同不利于用户的签订,使用户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众所周知,网上银行中采用的电子合同没有双方当面签订的环节,其格式是点击许可合同,这种合同对于用户来说具有不可更改、协商性,只能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甚至有时会让用户不得不同意。另外,网上银行中的电子合同的内容一般会比较复杂、冗长,没有明确的符号标识,对于用户来说阅读比较麻烦。因此有时会出现很多不利于用户的条款被忽视,以致于最后容易导致纠纷问题,用户的基本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二,网上银行没有对电子支付情形进行区分,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众所周知,电子支付具有快捷、高效和經济的优势,是网上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但是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用户之外的第三人未经授权就从用户账户中划拨资金的情况,这就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究其原因,发生这种情况主要存在着网上银行安全技术不到位,第三方盗用账户密码以及用户自身过失泄露账户密码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最终都会是用户自己来承担大部分责任,使其遭受一定的损失。
为了维护网上银行存储与传输的安全,保护网民个人隐私,加强企业有序竞争,应提升对网上银行信息和交易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的有效建设。
(一)完善电子合同的相关规定
加强网上银行交易信息安全的运行,可以通过完善电子合同的相关规定来实施。电子合同的完善需要通过优化电子合同的格式条款来进一步加强优化的有效体验,增强用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满意度。在制定电子合同时,需要注意格式合同要简洁明了,同时写明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和责任;另外,格式合同中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和完整,以保护用户的知情权;同时,在格式合同内需要注明相关风险的内容提示,并保证能够引起用户的注意,使用户对风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度。在签订电子合同时,更要注意的是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以防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盗用。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用户的特殊地位,因此需要网上银行认真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当发现合同有错误时,应该及时通知用户,获得用户的回复和确认后,才能继续履行合同。
(二)完善网上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信息泄露等事件在全国不断上演,在社会中给公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正是因为我国缺乏对相关网络信息泄露的法律惩治力度才造成以上问题的出现。所以说,仅仅依靠技术支持和道德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网上银行信息存储和交易的安全,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制约。完善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法规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区分信息安全侵害的不同形式,确定相关责任人。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侵害有多种形式,例如网上银行自身安全技术漏洞和职员操作不当,用户的重大过失等,这时不能将责任完全推卸给用户,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来明确相关人员所应负的责任。第二,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只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才能为网络数据存储的安全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在日益开放的大数据环境下,网上银行的信息存储与交易安全性已经受到威胁,需要全民做出努力加强防范。在充分了解网上银行中存在的漏洞后,需要完善相关电子合同的相关规定以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样才能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有全面的保障,实现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
[1]李晗.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J].当代法学.2015(06):35.
[2]王予予.论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D].北京工商大学.2016(06):67.
[3]曹秋霞.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D].西南财经大学.2015(09):121.
[4]林涵.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J].计算机与网络.2017(03):16.
[5]刘斌.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建构[J].中州学刊.2017(09):134.
[6]曹秋霞.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D].西南财经大学.2014(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