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李平教授等
四川农业大学
该模式针对国家“双减、绿色”、四川“川米优化工程”和田园观光的需求,组合现代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诸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业模式,以优质、抗倒水稻品种和有色稻筛选为基础,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集成为支撑,结合稻田综合种养、稻田图案设计、收储加工专业化,打造优质稻米和稻田观光品牌,让该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从业者均有了更高的稳定收益。
目前与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华川集团和四川天宇种业合作,筛选出了F优498、宜香2115、川农粳1号、川农香粳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以及有色稻材料,集成了一套机械化、轻简型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打造出了“蜀州香”和“陆翁”优质稻米品牌,在温江田园观光图案设计上也初见成效。与川农高科、科荟种业开展深度合作,在国内南方稻区和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联合育种站,参与其品种绿色通道测试和技术推广,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还与中种集团、金色农华、禾嘉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刘登才研究员等
四川农业大学
蜀麦969通过外援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渗入选育而成。该品种是“十一五”以来四川省生产试验中绝对产量最高的品种。比对照绵麦37早熟抗冻,株高95cm,红粒,穗粒数41.0粒,千粒重46.7g。2年平均667m2产比对照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404.5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10.2%。容重778.0g/L,蛋白质含量14.57%,湿面筋含量31.0%,沉降值47.3mL,稳定时间8.1min,达到四川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适宜四川平原、丘陵和低山区种植。在江油、绵竹、广汉、仁寿、崇州等不同生态区验收测产,均稳定表现高产。2013年四川省审定(川审麦201309),2014年已转让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使用,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2015年开始被认定为四川省主导品种。完成人还选育了蜀麦830、蜀麦580等新品种。
伍碧华研究员等
四川农业大学
蜀麦126产量和抗病性状突出,生育期184d,株高88cm。籽粒白色,千粒重45g左右,容量797~834g/L,平均815.5g/L,粗蛋白质13.2%,湿面筋27.6%,沉降值41.9mL,稳定时间2.8min。高抗条锈病,中抗赤霉病。2013~2014年度参加省区试,平均产366.22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21.7%;2014~2015年度续试,平均产414.99kg/667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7.88%;2年15点平均产390.61kg/667m2,15点次中13点增产。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375.39kg/667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7.17%,5点全部增产。
适宜四川平原、丘陵和低山区种植。201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麦2016004),并转让给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使用。完成人还选育了蜀麦133(川审麦2017005),蜀麦137(黔审麦2017004)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