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超,王艳惠,陈兴凡,陆 鸿,苏晓兰,江瑞林
(四川省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油菜常年种植面积80~110万hm2,油菜籽总产量190~230 万t,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3、西部第1,为四川和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居民提供了大量食用植物油,也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优质饲料蛋白[1]。近年来,由于川内每年9~10月份降雨频繁、降雨量增加等气候原因,造成秋播油菜播种推迟,油菜湿害、病虫害频发等,严重影响了油菜生产。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保障油菜的稳产和高产,应采用应变栽培技术。
湿害会使土壤中氧含量降低,作物根部气体交换受阻,影响根系的生长、根部活力减弱[2-3],导致根系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显著下降,供植物地上部分使用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减少,致使植株整体变矮[4];叶片由下到上逐渐黄化,绿叶面积减少;生长减慢,生育期延缓;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减少,最终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甚至苗株死亡[5-6]。
1.1.1 播种阶段 雨水过多,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且板结, 种子窒息而死。
1.1.2 油菜苗期 油菜苗期, 秋雨连绵,在沟系不畅通, 田间积水的情况下, 幼苗叶片发红僵而不发, 甚至烂根, 逐渐死亡。
1.1.3 抽薹阶段 春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缺肥的油菜, 表现为叶小、根浅、菜细;足肥的油菜, 尤其是施氮肥较多, 常表现为叶大且凹凸, 茎秆发扁。
1.1.4 油菜花期 连阴雨天气造成湿害, 表现为成蕾果脱落, 结实率降低, 同时容易引起菌核病暴发。
1.1.5 成熟收获期 遇到连阴雨,容易在成菜籽发芽霉变, 致使减产。
1.2.1 播种前 根据田块,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和田外排水沟,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田无积水。
1.2.2 油菜从播种到出苗阶段 在雨后如果土壤过湿而板结时及时检查种子, 在没有烂种的情况下, 可补播少量种子。
1.2.3 油菜出苗到成熟收获阶段 勤松土,深中耕;增施有机肥,补充磷钾肥;早定苗,细松土,施磷肥促进发根。
播种后防地下虫害;苗期防治蚜虫、蝗虫、菜青虫等。防治蚜虫:当苗期蚜株率10%,每株有蚜虫1~2头时,每667m2苗床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对水30L,喷雾防治。防治菜青虫:当卵孵化高峰后1周左右至幼虫3龄以前,可每667m2苗床用1.8%的阿维菌素30mL,或40%毒死蜱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在根肿病发病区域,播种前,每100m2用80~100mL10%氰霜唑稀释至500~1000倍进行浇土,或每100m2用50mL50%氟啶胺进行表面喷雾,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油菜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g/667m2对水喷雾防治,从油菜初花、盛花期防治,进行2次药剂防治,间隔7~10d。防治蚜虫,当苗期蚜株率10%,每株有蚜虫1~2头;抽薹开花期 10%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平均每个菜苔或花序有蚜虫3~5头,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对水30L,喷雾防治。油菜病毒病,油菜3~6叶期及时施药防治蚜虫,防止病毒传播,病毒病发病初期,可选择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用20%盐酸吗啉胍200~250g/667m2等,隔10d 1次,连续防治2~3次。根肿病发病田块,在植株定值后用10%氰霜唑悬浮液1500~2000倍液灌根,每株0.2~0.4L,或用10%氰霜唑悬浮液1500~2000倍液在移栽苗周围(直径15~20cm内)浇土(要浇透,淋水深度达到15cm),要求每株苗达到250mL的药液量。
由于气候及前茬作物的影响导致推迟播种或移栽,播期和移栽推迟不利于根系生产,容易导致营养生长不良,影响菜籽产量。因此,需要加强迟播迟栽油菜的应变管理, 特别是冬前管理。
对于移栽油菜,在幼苗3~4叶期,对苗床用15%多效挫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清水喷施,避免因移栽推迟长成高脚苗。
迟播迟栽油菜生长慢, 要尽快早施苗肥促生长。一般667m2用尿素2.5~5kg, 追施1~2 次,以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促使油菜早发根、多长叶。
越冬期间苗体小, 抗寒能力差。因此, 要适当提早在12 月中旬重施1次腊肥, 以利提高土温, 腊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
迟播迟栽油菜生长慢, 苗体小, 往往草害严重, 所以要提早中耕, 消灭杂草。通过中耕疏松土壤, 增强土壤通透性, 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生长。中耕要分次进行, 做到“三浅三深” , 即先浅后深;油菜蔸部浅, 行株间深;沙土田浅, 泥性田深。
迟播迟栽油菜因冬前营养生长弱, 容易产生早苔早花, 可分别情况进行控制。一是对生长较好,肥力较足的田块进行深中耕。二是对生长较差的油菜田可采用重施氮肥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延迟营养生长,增加生长量,防止早薹早花现象发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