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敏
(伊春市友好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伊春 153031)
水疱性口炎是由两种不同血清型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新泽西型和印第安纳型。特征为口腔、鼻腔黏膜、舌上皮表面、足底冠状带、乳头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随之鼻头、腹面和外鞘病变部位结痂。该病已见于牛、马和猪,绵羊、山羊和马、骆驼很少发病。血清学数据表明,许多物种包括鹿、非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鸟、犬和蝙蝠等均可感染该病毒。本病为人畜共患病,需引起重视。
该病毒为弹状病毒科水疱病毒属。水疱性口炎病毒为水疱病毒属的原型。其呈子弹形,长180 nm,宽75 nm。基因组结构是负链RNA,有5个基因的单链(N、P、M、G、L组成,分别表达核蛋白、磷蛋白、基质蛋白、糖蛋白和大蛋白,这些是病毒RNA聚合酶的一部分)。虽然水疱病毒属有很多成员,但在西半球,新泽西和印第安纳血清型受到特别关注。这两种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相似,但感染的动物产生不同的中和抗体。在美国最近暴发的病例中,均分离到这两种病毒。
水疱性口炎一般呈散发状态。历史上,在所有国家和地区均发生过,我国也不例外。病毒可以通过与受感染的动物(发生病变的动物)直接接触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黑蝇(蚋科)是最有可能的传播媒介。在流行地区,白蛉(罗蛉属)已证明是传播媒介。其他昆虫可以作为机械性传播媒介。在一群动物中的患病率普遍较低,为10%~20%,而其血清阳性率可能接近100%。表现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的家畜中检测不到病毒。许多脊椎动物血清学检测呈阳性,很有可能是感染的储存宿主。目前,尚未明确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储存宿主和繁殖宿主。
潜伏期2~8 d,之后通常伴有发热。等到出现其他的临床症状和检测出动物发病时,将很少有发热症状。通常最初的症状是流涎。在自然情况下口腔内的水疱很少观察到,这是因为水疱形成后很快就破裂了,因此,溃疡是检查中最常观察到的病变。牛和马均可见口腔黏膜的溃疡和糜烂,舌头上皮细胞脱落,嘴唇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病变。牛的乳头溃疡和糜烂并不少见,常导致奶牛乳房炎。牛、马和猪常可见足冠状带侵蚀性炎症继而出现跛行。该病暴发时,马出现特征性的口鼻、腹部、足鞘和乳房结痂病变。由于口腔病变,动物的短期食欲减退;由于足部病变,动物常见短期跛行。该病的发病持续时间短,10~14 d可自愈。虽然病毒血清中和抗体可持续存在5年,但重新接触病原可再次感染。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水疱性口炎是一种须上报的疾病。样品须送到外来动物疾病诊断中心或其他兽医监管部门和由政府正式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诊断的依据包括动物是否有典型症状、血清学抗体检测试验、病毒分离或分子技术方法检测病毒基因的结果。病毒分离可采集水疱液、病变部位上皮组织或取病变拭子。水疱性口炎病毒很容易在细胞培养上繁殖。3种常用的血清学实验包括竞争ELISA、病毒中和实验和补体结合实验。PCR检测也可被用于鉴别病毒。本病主要应与水疱性口炎相似,但更具破坏性的病毒性疾病,包括反刍动物和猪的口蹄疫、猪水疱病和猪水疱疹相区分。马不容易得口蹄疫。口腔发生病变时,必须考虑非感染性和传染性两种因素。
该病尚无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措施。供给病畜柔软的饲料。用温和的消毒剂清洁病变部位,有助于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在管理上应减少牧场放牧的时间,以避免与病毒接触的风险,在昆虫多的时期,应将动物饲养在房舍或谷仓中,并用杀虫剂,以减少昆虫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这些措施还包括动物的内耳廓,因黑苍蝇常在这里采食。受感染的动物应该被隔离饲养,禁止其他动物与感染动物混群。大部分地区,包括美国在内,水疱性口炎是须要上报的疾病,当怀疑该病时应通知动物卫生官员。在美国不允许使用商业化生产的疫苗,但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家畜疫苗可以使用。在美国,主要是由州农业部门对水疱性口炎病毒进行监测,继而报告给美国农业部。兽医是监控网络的一部分,因为他们需要在动物表演、展览会、比赛、洲际和国际动物迁移的活动中,对动物进行检测和出具兽医检验证书(通常称为健康证)。如怀疑动物发病,可采集黏膜拭子和血清样品,送交兽医诊断实验室进行检测。
水疱性口炎病毒是人兽共患病,可引发与病毒接触工作的人(如实验室感染、与感染动物的病变处直接接触)的流感样症状(头痛、发热、肌肉痛和虚弱),病程持续3~5 d。人在口腔和咽部黏膜、嘴唇和鼻子部位很少形成水疱。但也可引发严重的症状,如脑炎(很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