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敏
(江苏泗阳县爱园畜牧兽医站,江苏泗阳 22370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幼鸭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笔者现就对某场发生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2019年4月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9日龄的番鸭2700羽发病,该场饲养员主诉:近期天气阴冷潮湿,4天前鸭群出现食量减少、嗜睡、缩颈,眼流出浆液性或粘性的分泌物,眼周围羽毛粘连或脱落:鼻孔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鸭群咳嗽加重,有部分病鸭表现脚软,少量病鸭出现扭脖子,然后鸭出现死亡。
经现场查看,该雏鸭群饲养密度高,湿度大,病鸭表现为嗜睡、缩颈、软脚、食欲下降,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绿色。眼的周围有湿润的分泌物粘着,故有“眼镜鸭”之称。鼻孔常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震颤、转圈、不停地摇头、点头、阵发性痉挛,向上仰望、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而死。还有的病例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跗关节肿胀等症状。病程一般为1-3 天。
经过对11羽病死鸭的剖检发现,大多数病鸭病变为全身脱水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内填充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时可见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肝周炎,肝肿明显大于正常,肝呈橙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肿大:肝脏表面覆盖有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呈干酪样不易剥离:气囊炎,气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可机化而与胸壁粘连,有时个别病例腹腔积液。脾脏略肿大,呈斑驳状,表现有灰白色坏死斑点,表面附着纤维素性假膜:部分病例肠道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表面有黄色胶冻样分泌物,直肠处可见白色或浅绿色稀粪:患鸭有神经症状时,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脑膜充血出血。
为确诊做了进一步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从急性期的患禽的肝及其渗出物中采取病料,在血液琼脂上接种,经37 ℃蜡烛罐中培养24 h出现菌落,菌落直径为1-2mm,菌落凸起、边缘光滑、透明、发光、奶油状,某些菌株呈粘性生长。挑取菌落涂片,经瑞氏法染色后镜检,观察到菌体两端浓染呈两极染色特性:经药敏试验,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敏感,对卡那霉素和多粘菌素B有抗药性。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根据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临诊上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应注意与大肠杆菌病、雏番鸭“花肝病”、鸭流感、鸭病毒性肝炎的区别。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患病鸭群发生本病时,常有60%以上的病群同时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病变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与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变非常相似:大肠杆菌病剖检时有特殊臭味,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厚,一般为干酪样(凝乳状),色较重,不易剥离,肝脏肿大呈铜绿色: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薄,一般较湿润,色淡:传染性浆膜炎病鸭表现头颈震颤、歪斜等神经症状,大肠杆菌病不表现神经症状。与雏番鸭“花肝病”的鉴别诊断:雏番鸭“花肝病”发生于7~35日龄雏番鸭,传染性浆膜炎多发生于1~8周龄各品种鸭:传染性浆膜炎还表现肝周炎和气囊炎,雏番鸭“花肝病”则没有肝周炎和气囊炎的变化。与鸭流感的鉴别诊断:其表现的神经症状与传染性浆膜炎有相似之处,鸭流感发生于各日龄的鸭,而传染性浆膜炎多发生于1~8周龄各品种鸭:鸭流感表现心冠脂肪、心肌出血,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或透明样液化灶等,与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变完全不同。与鸭霍乱鉴别诊断:鸭霍乱常发生于较大日龄的中雏鸭和成年鸭,剖检的主要特征是心冠脂肪布满小出血点,肝脏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灶。
目前用于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苗主要是氢氧化铝胶灭活苗,虽能取得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免疫时间短:灭活油乳苗的免疫时间会延长些而且免疫种鸭后可使其后代获得被动免疫,孵出的雏鸭保护期可维持约2周。加强日常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加强环境消毒的意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湿度、温度,及时清除棚舍的杂物及运动场的粪便等,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不同年龄的鸭群必须分开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在流行地区可在雏鸭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以控制发病,特别是有强烈的应激因素存在时更应加强预防管理。治疗方面,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氧嘧啶连续饲喂3天,效果良好。
鸭传染性奖膜炎病易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治疗时要考虑并发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取得有效疗效。由于传染性浆膜炎产生抗药性,用药前最好能做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本病一旦传入,环境不易净化,在今后的饲养中会反复发生该病,在空栏期要做好彻底的消毒。在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育雏室的通风换气、干燥防寒。适宜饲养密度、清洁卫生等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