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祥 南向斌
(子长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陕西子长 717399)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由于粗放型经营方式的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推进。以前的生态环境污染多表现在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方面,但是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已经基本控制住污染趋势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现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畜禽养殖业的污水控制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水和粪污垃圾已成为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对污水进行控制、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下面将为畜禽养殖业污水控制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现今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完成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完全转化利用,仍有部分污水和粪污污染物存在,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业防治管理原则和思路。为了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管理,要坚持“综合转化利用为首位,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并行”的防治管理原则。借助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研发先进的生产和处理技术,在根源上减少污水和粪污的排放,完成产前控制的基本要求。另外要加强对已经产生的污水和粪污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转化利用,推进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从基本国情和生产技术水平出发,借鉴国外有效的生产经验,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行的防治管理思路,将畜禽养殖业责任化,努力构建适合本地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科学技术处理将污水和粪污转化成无危害、可利用的资源是完成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最有效的方法,这种转化方式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的新能源,还能完成资源的有效多级利用;通过建立能源生态工程,将不同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促进良性可循环的生态养殖业构建。综上要努力研发废弃物处理技术,推广畜禽养殖业污水和粪污的综合处理,加大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推进技术研发的进程,从已取得成绩的其他产业吸取先进的废弃物处理经验,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理念,努力完成减少生产成本、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转化利用度的防治管理目标,改进创新现有的生产模式,攻克畜禽养殖业污水和粪污对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的难题。
畜禽养殖业选址和布局设计要将生态科学养殖加入到考虑计划,根据养殖场污水和粪污处理能力合理的确定养殖容量。畜禽养殖场设立之初就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确保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走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之路。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其中包括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名胜保护区、城镇居民生活区和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畜禽养殖业建立的区域。畜禽养殖禁养区内严格禁止私立新建、改建、扩建,靠近禁养区建立畜禽养殖场的,需要和禁养区保持安全距离,设立于禁养区下风向位置,另外畜禽养殖场的排水和排粪系统要进行优化设计,加大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反向为禁养区输送新型资源。
畜禽养殖场的新建、改建、扩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按时进行环境质量测评;畜禽养殖业的污水控制和粪污处理设施必须配合主体建筑工程同时设计规划、同时施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让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在初始便能得到有效处理。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得到环保、水务、农牧等行政审批部门的合格验收,在已经依法制定排污总量的区域,畜禽养殖企业要向相关的行政审批部门申请排放并取得排污许可证,严格按照批准的排污限额排放污水和粪污量,超过申请标准的部分,要按照法律法规明令缴纳排污费,在法律和行政审批层面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水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加以支持和限定。
畜禽养殖业的获利程度不高,在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水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经济生产和污染防治并行。对为减少排污总量不得不关闭的养殖场经济补贴,对需要技术改进的养殖场资金支持,对引入使用先进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养殖场政策倾斜,总的来说就是鼓励支持畜禽养殖业走科学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提高控制国外畜禽养殖企业在我国境内发展的重视,防止畜禽业污染进口化,加大对国外企业污染的防治管理,要求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共同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畜禽养殖业污水控制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是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排放、加强资源转化力度、推进无害化处理技术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业防治管理原则和思路、努力研发废弃物处理技术、优化畜禽养殖业选址和布局设计、制定严格审批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防止污染进口是科学绿色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