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山西省陵川县平城兽医站,山西陵川 048306)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提出的多样化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较以往相比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其中最明显以及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市场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畜牧业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若想真正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数量和肉制品质量,除了要顺应时代发展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外,还要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以此降低养殖风险,保证动物在饲养员的精心饲养下健康茁壮成长。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对防疫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技术手段落后,或是无法满足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就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当前,虽然我国许多地区和部门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其中的技术手段却缺乏先进性,部分防疫单位为了降低防疫成本,采用效果低下的技术,非但无法提升动物的生长质量,还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从而使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
通过日常工作发现,在进行动物检疫工作时,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这些设备的有效运用,能够提升基础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换言之,防疫设备与仪器的使用质量决定了防疫工作的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防疫单位对设备及仪器的重视程度不高,并未对有关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降低了防疫工作质量。此外,部分单位未建立防疫数据采集系统,防疫数据收集工作停滞不前,部分收集的数据缺乏合理性,容易防疫人员的工作产生误导[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难度,该工作对防疫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防疫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熟悉设备仪器使用流程,明确各类动物疫情的发生与发展机理。但是,当前我国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高素质人才匮乏,部分防疫人员是从其他岗位借调过来的,对防疫工作内容及操作手段一知半解,无法满足工作需求,难以保障防疫工作的质量。
若想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技术水平进行改善,将国外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进行引入与实施[2]。此外,还要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奠定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保证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成功地进行。除此以外,要全面的做好动物防疫监测工作,并培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先,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并明确各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促进防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解决责任制等制度的健全与完善,避免发生互相扯皮推诿等情况。其次,增强对基层防疫部门的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把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做好,确保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地应对。最后,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督机制,联合政府部门与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成立基层动物疫病预防小组,对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实施不定期的检验监督。
首先,紧扣建立完善的功能、反应快捷的动物疫情监测、物资保证和兽药质量监察与残留监控等动物防疫系统;其次,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网络,实现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再次,本着推陈出新的原则,将传统的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要完善工作中的规章制度;最后,做好重大动物疾病防疫工作,建立针对性的应急方案与机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若想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除了上述措施的运用与实施外,还要提升防疫人员的素质水平。首先,努力建造出优良的环境,对人才实施吸引,从大专、本科毕业生队伍中吸收人才、挖掘人才,增强、壮大防疫队伍。其次,从有关高校中选拔人才,并实施专业知识的培训,设立从业资格考试。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实施定期的专业学习,以保证业务水平的提高。最后,鼓励防疫人员进行外出交流活动,实施技术之间的交流和革新,引入优秀的动物防疫技术,使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基层站在承担畜牧管理、动物疾病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取得了许多管理成果。因此,在进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时,防疫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在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唯有此,才能够推动防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循环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