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锋, 耿德诚, 刘明峰, 王 平, 张显峰, 何 勇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神经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特发性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或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颜面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往往不能自愈,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可导致病情加重[1], 影响患者容貌,给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现阶段病因尚未明确,目前主流观点为血管压迫学说,认为多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系统压迫面神经REZ区,刺激面神经传导通路而产生异常神经冲动,进而形成HFS[2]。虽口服卡马西平等镇静类药物及注射肉毒素可缓解症状,但复发率高,副作用大[3]。随着影像学技术(如3D-TOF-MRA、3D-FIESTA等磁共振序列等检查)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可清楚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责任血管的解剖及位置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4-5]。目前,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一线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6], 其治愈率可达94%左右[7]。但是由于操作技术较难、器械及个体差异,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听力下降[8]、迟发性面瘫[9-10]、呛咳、脑脊液漏[11]、颅内感染、脑干梗死等,甚至导致死亡[12]。本研究探讨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微侵袭技术对视野暴露、神经及血管损伤、手术有效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原发面肌痉挛患者230例,男62例,女168例; 年龄32~68岁; 其中左侧痉挛157例,右侧痉挛73例; 病程2~5年。患者抽搐症状均由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扩展,波及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均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局部封闭、局部理疗等治疗经历,均疗效不佳或无效。术前均常规行肌电图及头颅3D-TOF-MRA检查,排除桥小脑角肿瘤或炎症、桥脑肿瘤、脑干炎症等引起的继发性面肌抽搐并可见责任血管。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者符合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面肌痉挛诊断标准[13]; ② 皆在本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且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心、肺功能较差者; ② 存在微血管减压术禁忌证者; ③ 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④ 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或使用仪器等过敏或不能耐受者[14]。
手术采用电生理监测[15], 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头低脚高呈15 °角,向健侧旋转10 °, 患侧肩部向尾侧稍牵引,充分暴露颈部及耳后乳突,经过乳突根部作垂直于乳突下缘的斜切口,上端过横窦约1 cm, 切口长约5 cm。开放骨窗为钝角扇形,尖端指向横乙联合,上缘为横窦下缘,下缘指向切口下端,斜倒“T”字型切开硬脑膜,打开小脑延髓池,缓慢放出脑脊液使小脑自然塌陷。分离暴露导静脉,自下而上逐步显露副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打开桥小脑侧池,显露面听神经及根部REZ区域,于面神经REZ区寻找和辨识责任血管,用Teflon棉垫开,如有穿支血管牵拉,予自制的垫棉枪垫入。手术结束后严密缝合硬脑膜,采用医用胶封闭硬膜切口,逐层缝合肌肉、肌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面肌痉挛术后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 明显缓解:面肌痉挛症状基本消失,只是在情绪紧张激动时或特定面部动作时才偶尔诱发出现,患者主观满意;部分缓解:面肌痉挛症状减轻,但仍比较频繁,患者主观不满意;无效:面肌痉挛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12]。
动脉血管、REZ区神经及面神经核存在压迫或接触关系,即认为是责任血管[7, 16]。本组230例患者术中均发现存在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压迫96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82例,椎动脉压迫11例,静脉压迫6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共同压迫23例,小脑前下动脉和椎动脉共同压迫12例。其中责任血管位于面神经出脑干区(REZ区)223例,责任血管位于面神经脑池段7例。
本组术后161例抽搐立刻消失, 57例抽搐明显减轻, 12例无效,无效患者中10例观察3个月至1年逐渐痊愈。术后出现面瘫12例,出院后半年内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听力障碍9例,观察半年内6例好转, 3例听力完全丧失; 脑脊液漏2例,局部缝合加压包扎治疗痊愈; 术后头痛、头晕16例,其中12例与患者不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有关,经休息治疗后均在1~3个月症状消失。
切口选择为骨性标志,可解决患者发际前移、后移问题,更符合医学临床解剖。垂直于乳突下缘的切口形态和头夹肌走行基本一致,对肌层损伤较小。本切口可以比较容易地打开小脑延髓池,等小脑塌陷后再打开桥小脑侧池,能减少脑组织饱满或颅底畸形患者小脑表面挫伤。此外,本切口与脑干走向大致一致,后组颅神经显露较好,无需脑压板、分离脑裂的情况下即可较好显露面神经根部及面神经丘,在显微镜下可以做到无死角,个别颅底畸形患者也能做到良好暴露,配合脑内窥镜,可以减少对神经的牵拉伤和穿支血管的损伤。
根据面肌痉挛中国专家共识,结束手术主要依据: 面神经4区探查完全; 所有与面神经接触的血管均已被隔离[12]。判定责任血管时,存在面听神经之间横跨的动脉和发出多支穿支进入脑干的动脉,由于空隙较小,在分离和垫开时存在一定困难,反复操作容易造成穿支血管的断裂及面听神经的损伤,造成一定并发症。操作中经过反复实践发明,垫棉枪能够有效减少神经及穿支动脉损伤。
副神经上端通常都存在着一条导静脉,需要予以保护。在释放脑脊液过程中严禁牵拉,不主张应用脑压板,应先打开小脑延髓池放脑脊液,待小脑塌陷后逐步显露导静脉后锐性剪开蛛网膜,可以分离保留此导静脉,避免出血,改善小脑静脉回流,预防术后头晕。显微暴露时,小脑牵拉方向是斜向后上,与面听神经方向基本垂直,有利于减少神经牵拉及面听神经损伤,减少出血[17]。患者合并椎动脉压迫时,椎动脉从来不是单一的责任血管,其与脑干、神经之间通常存在着一支或多支动脉[2], 术中需充分显露,探查完全以避免遗漏责任血管。由于椎动脉压力较大,可采用在延髓侧方自尾端向头端逐步分离垫开的方法,必要时可辅助胶水粘附或悬吊,从而暴露椎动脉与脑干间的血管并减轻椎动脉对脑干的压力[18]。常规电生理监测下,尽量采用弧形吸引器零牵拉操作,锐性分离蛛网膜,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应用[19-20]。常规显微镜下操作并配合脑内窥镜观察,可以有效减少责任血管遗漏,提高有效率。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且治愈率高[7]。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充分的视野暴露、责任血管的发现和充分减压。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微侵袭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