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涵,高文宇
(东北大学,沈阳 110819)
东北,是中国位于东北方向的国土范围的统称,主要包含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区、丘陵、平原以及江河等自然风貌,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度交融的民族文化又有着相似的开发历史、密切联系的经济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且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东北地区亦是抗日战争重要战场,抗日14年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英勇抗战,历经九·一八事变、旅顺大屠杀等重要历史事件,有力地援助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体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
地域背景孕育文化倾向,良好的地理位置与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自然、质朴、率真、保守的东北文化。东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多年抗战使得东北地区形成了具有独自地域风格的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这就为东北抗战红色文化产品设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1931年,日本以九·一八事变为借口,开始局部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国内各方势力因为利益纠纷以及政策失误,没有对日本的侵略进行有效的抵挡与抗击。东北地区被攻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为谋划扶植伪满洲国做准备。日本为了掩盖自身罪行,实现向中国的殖民,选举溥仪为“国家元首”,而其他伪满洲国成员也已沦为日本人用来压榨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从此,中国开启了被日本和伪满政府共同操控下的长达14年的被殖民统治。
这一时期中国受尽外国列强的屈辱,国耻至今不能忘怀。但这一时期的东北地区,经济文化方面亦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启侵华战争,人民群众对这段历史的含糊印象往往是东北军奉命不抵抗,将祖国山河弃之于人。事实却并非如此,军队主体不抵抗,并不代表所有人员不抵抗,且在东北军官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的同时,民间的自发抗日也是风起潮涌,各界爱国人士组成的抗日联军,到处点燃抗日烽火。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抗日红色精神也因此发扬,贯穿于14年的抗战之中,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是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依托,东北亦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闯关东”时期,山东、河南、山西、江浙等地以及西方移民促使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融合,奠定了多元的新型东北地区文化根底,民国建立以后,最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根基,多种文化交融共同发展的东北特色文化。
红色文化产品设计必须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才能可持续发展,融入了地区文化的红色文化创意产品也将具有自己的地区独特性。且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与红色文化产品的传播,能够实现对地区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及运用,实现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合理运用东北地区文化的多元性、兼容性、包容性及开放性,结合抗战历史,提取设计元素进行创意再设计,突出东北地区特色,是东北抗战红色创意文化产品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东北抗战红色文化诞生在东北抗日战争年代,是所有抗战中国人共同创造且蕴含着丰富的抗战精神的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及属性的先进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某个侧面。抗战红色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成分,红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同时也是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铭记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而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是体现红色文化价值的最好方式。
红色文化产品设计必须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才有机会得到持续性发展,融入了地区文化的红色文化产品也将具有自己的地区独特性,将红色文化赋予到产品上,可将抽象的红色文化具体化,从而更易被大众接受并铭记,且更易于文化的传播。但无论是精神层次还是物质层次的产品,其设计与开发都要适应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需要与审美,应有目的性地开展。
东北抗战时期是我国抗日战争历史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而东北抗战主要力量——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战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中国革命胜利有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有来自于不同职业岗位的人民群众,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民间组织,期间亦是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如视死如归的杨靖宇、忠心为国的李杜等。这些革命烈士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鼓舞着我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挖掘抗战历史,塑造抗战形象,对抗战英雄人物进行卡通化,不仅可以向人民群众再现那段辉煌的东北抗战历史,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历史时期的消费者。
1.打造时代产品,将区域特色与红色精神结合
东北抗战红色文化本身便拥有着区域独特性、传承性及时代性,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便要牢牢依托于东北抗战红色文化特点,将当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融合,利用新的设计理念与思维方式,从而以更多的思考维度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新科技的发展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结合新科技,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红色精神文化融合,是迎合新时代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打造具有亲和力的产品,迎合消费者心理
东北抗战时期已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如何唤起新一代年青中国人的“抗战心”,让消费者感受到亲和力,契合其消费目的及预期并引发心理共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打造亲和力产品,塑造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设计色彩明快的产品,从而引发消费人群的关注,拉近买卖两方的距离,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及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发扬抗战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传承中的核心,因此进行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推广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及发扬东北抗战的红色精神。为了提取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红色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建设祖国和政策改革的过程中,把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所遵循的理论、坚持的理想和崇尚的信仰转化为生动形象可传承的红色实践精神。而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是以红色文化为依托,进行素材提取,在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的产物,因此亦需传达出红色文化精神。
抗战14年间,是什么力量支撑抗战烈士们无所畏惧、前赴后继地奋勇向前?是什么力量让无数烈士与日本倭寇进行殊死搏斗,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殊死搏斗,建起一座座人形防御?又是什么让敌人望风而逃,让人们钦佩?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初心!在新时代,利用新科技、新方式、新思路创作新的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传承抗战革命精神,激励新时代的年青人不断反思,不忘革命初心,更好地去奋斗,把爱国之心变为报国之根本,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该民族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及力量支撑。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14年抗战史中,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及辛苦磨砺,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时代的教科书及清醒剂。抗战时期是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英雄岁月,是中国历史上璀璨恢弘的荣耀,是中国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获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源泉。而红色创意文化产品自身便具备文化性、历史性、社会性,可反映过去的峥嵘岁月,且通过传播呼吁群众牢记这段屈辱的抗战历史及艰辛的抗争奋斗过程,从而忠于祖国、忠于信仰。
产品形态是产品信息的载体,抗战红色创意文化产品的形态表现除了满足消费者的视觉美感,还有引发消费者心理共鸣的效果。将红色文化及红色抗战史实符号化,通过对产品的外观、风格、形式、材料及功能的设计来强化产品的教育意义,从而实现传承文化、教育民众的目标。
东北抗战红色创意文化产品是对东北抗战红色文化深入解读分析,进行素材提取,在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再创作的产物,因此抗战红色创意文化产品揭示了红色文化的本质性内涵,亦是抗战红色精神的再表达。积极弘扬爱国精神、红色精神,传承历史展望未来是东北抗战红色创意文化产品的设计目标之一。
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业本身便具备着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属性,因而对于传承独特的抗战红色文化、宣扬抗战勇士的红色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一代青年设计师,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新时代为立足点,推进红色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东北抗战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及模式,将红色文化符号化、具体化,从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永不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