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张思森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又称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即让学生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立体教学法(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是教师把教材中知识结构的组成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性的内容,经过周密的构思加工成概括清晰、系统全面、有机联系、多元结合的立体式知识[2]。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CTTM)是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影像资料及电化教学等方法,结合三维重建和多媒体技术,对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资料和教案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并拓展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其在某些临床领域已取得相对满意的成果[2-3]。
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高质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至关重要,低质量CPR不仅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甚至带来更多危害。传统的标准心肺复苏(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不能适用于所有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ctive abdominal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ACD-CPR)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性CPR技术,弥补了胸外按压禁忌症、无法兼顾呼吸等STD-CPR的不足,并可与STD-CPR协同救治CA患者[4-7]。因此,学员仅仅掌握STD-CPR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高效学习和掌握AACD-CPR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为CA患者带来生的希望[8]。培训目的是使学员在学习STD-CPR的基础上,了解STD-CPR的禁忌症和掌握AACD-CPR的适应证,为临床工作中的特殊情况提供最佳的救治方法。鉴于CA发生时间无法预测,急救技术很难在真实危重患者身上展示,采用CTTM教学法解决了急诊教学的难题、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笔者旨在探讨CTTM教学法在AACD-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8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入组学员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学员工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女性22名,男性8名)和对照组(女性19名,男性11名),分别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05)。年龄、STD-CPR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郑州人民医院AACD-CPR培训两组学员基本情况
两组均采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考核评分的教师为不参与此次教学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2名。1名教师负责所有学员的技能考试,另1名教师负责理论考试、试卷评阅、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具体如下:(1)理论考核(单选题20题,5分/题,共计100分,时间20 min)。(2)技能考核(时间10 min):要求学员根据提供的病例资料,模拟CPR急救场景,选择正确的CPR方法,高质量完成考核量表的所有项目。考核项目详见表2。(3)问卷调查(时间10 min)。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是否认可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等9个方面,选项包括同意和不同意。该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939,属于高信度;KMO值为0.873(>0.7),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4)对成绩和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表2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实施的异同点
表3 郑州人民医院两组AACD-CPR培训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分)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两组在认可教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方面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实验组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深化学习印象、增强思考主动性、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郑州人民医院AACD-CPR培训两组学员考核成绩的比较(分,
表5 郑州人民医院AACD-CPR培训两组学员对其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论是理论成绩(t=-2.38,P<0.05),还是技能成绩(t=-4.04,P<0.0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伟丽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从综合成绩来看,实验组(86.43±4.43分)高于对照组(81.57±4.13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P<0.05)。但是,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认可教学方法、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的满意度,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能原因:(1)学员已经习惯了长期沿用的以教师讲座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而AACD-CPR的理论知识相对简单,操作要点较少。(2)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配备的仪器设备面对规培学员全天候、全方位开放使用,使其能在教师理论和技能授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技能训练时间和内容,帮助其巩固相关的理论及技能知识。因此,在认可教学方法的同时,为达到自身发展的学习需求,学员也能达到掌握AACD-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目标。(3)本研究实验组是在CBL的基础上,结合立体教学法,将CTTM教学法应用到AACD-CPR培训中。而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CBL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还是仅次于“临床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11-12],但鉴于研究证据不足,Thistlethwaite等[13]纳入173篇文献,对CBL在卫生职业教育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CBL确实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此外,中医系统评价[14]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综上所述,在教学方法认可度差异不大、达成培训目标的基础上,CTTM教学法应用于AACD-CPR培训有利于提高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
本研究问卷结果显示,在提高思维能力、增强思考主动性方面的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一是培训教程发放给学员的时间距离培训时间太短,规培学员临床任务繁重,两组学员均未能预留足够时间去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二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座为主,对学员提问较少,导致学员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实验组采用CTTM教学法,教师会针对案例中的各个模块提出问题,组织全体学员进行讨论,吸引和鼓励学员思考。三是传统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化,而CTTM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立体多维度展现培训内容,既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也重视培养学员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能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 15]。因此,CTTM教学法应用于AACD-CPR培训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增强思考主动性。
本研究问卷结果表明,在增加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印象、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的满意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增加学习兴趣、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这与祖雄兵等[15]的研究结果类似,表明CTTM教学法不影响学员对各项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深化学习印象方面,以往的研究提示,CBL已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供准备从事临床和临床在岗人员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CBL更有助于知识的保留及其应用,有助于学员在工作后回忆相关知识[13, 16-20]。而CTTM教学法是在CBL的基础上,结合立体教学法,也在多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3, 15],显示出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成功实现由单一化到立体化的转变,集多种教学法于一体,同时发挥多角度、大信息量和系统性的教学优点[1-2],深化了学员的学习印象。而针对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本研究的实验组采用CTTM教学法,通过展示内容新颖丰富的教学课件,分模块提问及讲解知识点,帮助学员回顾AACD-CPR案例的发病情况、复苏过程和转归,以及教师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技能示教,重现案例中的急救流程及场景,这都体现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
尽管在AACD-CPR培训中采用CTTM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该教学法使用时间短、范围较小,学员对该教学法的认可度不太高。要想在今后教学中更好地发挥CTTM教学法的优势,不仅对教师教学理念及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修正与完善CTTM教学。该教学方法经过进一步充实后,可能会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