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炳
中国传统上在用人取士方面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深究起来,此观点确有失偏颇。
“疑”者,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乃“不能确定”之谓也。从领导者的角度讲,所谓“疑”人,就是不能信任的人,有缺点错误和有过失的人,与其意见相左甚至有隔阂的人,或者说不是自己“圈子”内的人。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只用无“疑”之人,恐世界上几无可用之人了。况且领导者的“疑”人,与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眼光、胸襟皆有关系呢,故“疑”人并非不可用之人。历史上的明君贤相善用有“疑”之人而成就大业者不乏其例。《左传》载,春秋时期,秦缪公出兵伐郑,遭晋军伏击,兵败如山倒。主将孟明视死里逃生,回国等候处置。不料缪公非但没杀他,还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引咎自责:“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sheng,过错)掩大德。”并重用孟为正卿。四个月后,孟明视率兵攻晋,一举获胜而尽雪前耻,助秦缪公成为一代霸主。《东周列国志》载,齐桓公时,大夫鲍叔牙向桓公推荐管仲为上卿,有人疑管仲“德”之有“眚”而劝阻说:“与其经商,得利多收;随其征战,不敢向前;与其谋事,每不成功。”但鲍叔牙谅其有因,照样推荐,齐桓公也用之不疑。结果管仲尽心尽力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三国时,袁曹“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曹操从袁绍府中搜出不少其部下私通袁绍的密信,有人提出要查密信清叛臣,而曹操却将这些密信付之以烛,不予追究,可见曹操容人之量。唐太宗李世民用魏征更是用人之范例。魏征曾做过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并多次建议李建成早除李世民。但李世民当皇帝后,不计前嫌,放手委魏征以重任,并引为自己的一面“明镜”。魏征鼎力相助李世民开创了大唐贞观盛世。
“疑人不用”,其恶果就是将大批有用之才撂荒、浪费,甚至赶到对手那里去,而败坏了事业。历史上楚汉相争,本来西楚霸王项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稳操胜券。可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以致于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个个旷世之才,皆投靠刘邦。而刘邦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委以重任,终于战胜项羽,一统天下。
疑人要用,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心胸广阔,公道正派。对人才善用其长,不求全责备;不以瑕掩瑜,注重主流:不以个人好恶定取舍,而以事业需要纳人才;更不能以“圈子”划线,为我“不疑”者,无论好坏,均委以重任;而为我所“疑者”,即使本领再大,也让你靠边站。
“疑人不用”的另一个极端是“用人不疑”。比如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的升迁之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怀忠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到大队书记、乡镇长、书记、副县长、县长、书记、副专员、专员、地市委书记,直至副省长高位,平均每两年官升一次,所靠的完全是弄虚作假、贿赂、买官、卖官,直到被查处前,他的所谓“大政绩”从来没有被怀疑过,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透支了阜阳未来十年的财力”。“至少坑了一代人”!还有近年来揭露出的腐败分子中的“两面人”,之所以能带病提拔、边腐边升,也与个别部门和领导“用人不疑”、放松监督不无关系。
“用人要疑”,这个“疑”,不是疑神疑鬼、疑人偷斧的“疑”,不是无中生有、杯弓蛇影的“疑”,也不是吹毛求疵、捕风捉影的“疑”。这里的“疑”,就是对权力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就是放手用人的同时,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对所用之人,跟踪考察,及时纠错,不等问题大了再反思、惩罚。因为人是可以变化的,既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可能向坏的方面转化。有的腐败分子履历上也曾有过“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光环,结果却违法犯罪就是明证。因此,对所用之人,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扯扯袖、提提耳、打打针,使其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以保持肌体的健康。有的人本来“根红苗正”,可是经不起权力、地位变化的考验,挡不住权钱色欲的诱惑,逐渐长“歪”了,成了“歪树”“病树”甚至“烂树”。所以,在培养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就要像培育一株“成材大树”一样,要经常“修枝剪叶”,修正“歪枝”,清除“敗叶”,挖出“蛀虫”,这样才能根深叶茂,成长为歪风邪气吹不倒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