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飞 李苏燕 胡丽涓
摘 要:通过对近三年的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新模式,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稳定发展,只有从学生的基本心理诉求出发,形成上下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我院实际,构建“五个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心理”技术,完善“一人一册”动态档案,将心理育人贯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心理普测;心理育人;“五个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人一册”动态档案
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能否保证学院稳定发展、能否保持教育秩序正常的大事。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具体到每个高校,由于培养模式和高校办学性质的不同,对心理育人的具体要求应做到因校制宜,开展符合校情生情的心理育人工作。尤其是被称为“千禧一代”的00后已走进大学校门,“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思维更加开放灵活前卫,价值观受网络思潮影响,呈多元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他们个性独立,更加自信开放,追求创新,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强;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期望过高,子女的压力大,对权威的服从更弱。本研究拟从我校实际出发,学生男多女少;生源层级多样,家庭背景多样化;工科生为主,他们总体呈现内向缄默又思想活跃,冒险进取又理智务实等心理特点,分析我校近三年(2016、2017、2018三年)来心理普查的数据结果,以探索我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我校近三年心理普查的结果分析
(一)我校心理普查工作基本情况介绍
心理普查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基础,可以全面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去。我院自2007年开展心理普测工作,在新生正式上课的第二周进行心理普查,采用上机集体测试加面谈甄别两种方式,采用全省统一要求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及根据学生特点自行使用的心灵CT两套量表。UPI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UPI问卷本身, 共有60道题, 每题1分,其中4道测谎题不计入总分,满分56分,得分越高, 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第三部分是附加题, 主要了解被试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心灵CT分为无法回答(Q)、谎言(L)、伪装(F)、防御(K)、抑郁症(D)、反社会人格偏奇(Pd)、偏执狂或妄想狂(Pa)、精神分裂症(Sc)、躁狂(Ma)等八个因子,并添加了固态评估和动态评估因子,用以筛查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机测采后按照UPI国内高校统一筛查标准、危机干预系统筛查标准和心灵CT筛查标准,组织专兼职咨询师对量表结果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甄别并根据专兼职咨询师集体讨论建立“重点关注”、“次重点关注”和“一般关注”学生心理档案。
(二)近三年我校心理普查情况分析
近三年我院心理普查参测率基本上达到100%,具体参测情况,见表1。
近三年,我院新生总人数不断增加,心理普查在学校和各系部共同配合下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参测率,由于学院男女性别比例处于失衡状态,在做心理育人工作时,需考虑性别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多样性。
(三)近三年我院各系部参与面谈甄别情况分析
上机测试完成后,根据量表筛选标准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对量表结果异常学生开展面谈甄别工作,具体情况见表2。
近三年来,学校总体参加访谈人数在增加,各系部参与访谈人数比例总体在增加,各系部之间差距缩小,需要访谈的人数在各系部都有分布。
(四)近三年來心理普查后A、B、C三类学生的总体情况分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对筛选出来的量表结果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结合个人谈话及专兼职咨询师讨论,最终确定A(重点关注)、B(次重点关注)和C(一般关注)三类需要关注的学生,具体分布见表3。
近三年来总体需要关注学生分别为64人、59人和74人,其中A类和B类学生逐年增多, A类学生需预约咨询或前去医院就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周或隔周面谈一次,直至症状减轻。B类各系部对这部分学生提供帮助,如发现异常建议其及时咨询或就诊。C类学生需要辅导员在平常的工作中给予关注。
(五)心理普查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表现
1.曾经有过有过自杀和自伤(残)行为(想法)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18例,2017年21例,2018年29例,人数逐年增加;
2.在入学前,已被送医就诊,诊断患有(过)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3例,2017年5例,2018年15例,很多新生是带着心理疾病走入高校,这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学生心理咨询诉求提高。近三年在心理普查时主动提出心理咨询的人数分别为25人、29人和54人,学生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和需求度不断提升,对心理咨询专业程度要求也不断提高。
4.家庭因素逐渐成为导致学生心理困扰的第一大要素。在三类关注学生中,每年因父母离异和家庭氛围冷淡或对抗而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1人、45人和40人。
5.此外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扰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人际关系不适应、时间管理能力差、情绪情感困扰等。
三、对近三年心理普查数据分析后探讨我院心理育人模式科学有效性
在多年的心理健康工作过程中我院逐步形成了“五个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树立“四级”工作目标,打造“四级”教育网络,形成“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完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四方联动”长效机制,逐级逐层,全方位推进,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一)定位“四级”工作目标
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为“立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构建四级工作目标:第一级,心理素质培养是指为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完善人格、挖掘潜能的平台与空间;第二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创设接受良好课内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均等机会;第三级,心理困扰疏导是指为每一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扰的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第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危机现场,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恶性时间的发生。
(二)打造“四级”教育网络
我院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打造“四级”塔形教育网络,建立了“院心理健康中心—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四级心理防护网络。针对不同层级的工作网络,安排相应的工作技巧或专业技能培训,以便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相关信息的同时及时介入,及时干预,从而确保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意外事故率为零。各层级网络相互交流,定期沟通,对需要层级提供支持与帮助,确保形成四级网络联动长效机制。
(三)形成“四位一体”工作模式
我院兼顾课堂教学、咨询服务、宣传活动、队伍建设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为中心任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了“1+X”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咨询室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主要依托3大系列: “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 “青春自护”月及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为强化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借助“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建立精、专、尖团队。
(四)完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依托“互联网+心理”技术,建立“一人一册” 学生心理基础档案。根据普测结果、春季排查、咨询记录、日常关注等数据,形成学生心理动态画像。从学生知、情、意进行描绘,具有普适性、动态性、教育性等特点,并能够根據现实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致力于危机预警,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五)构建“四方联动”长效机制
为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心理健康发展,我院建立了“学校+家庭+医院+社会”长效机制。在学校,如遇重大问题,非咨询中心处理范围,充分发挥“医+校”的基地作用,及时进行转介,尽快获得专业医生的治疗。医院将我院学生就诊情况定期与校心理咨询室沟通,并安排专业医生来我校坐诊,提供专业服务。通过在线课程等形式为家长提供相关心理知识培训,使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积极影响力发挥至最大。定期与我校学生实习的工作场所沟通,了解心理发展状态,确保良性互动机制。
注释:
① 心理普查面谈筛选标准:
(1)、UPI量表分数>=30分;(2)UPI测量中第8题“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选择“是”的学生;(3)、UPI测量中第25题“想轻生”选择“是”的学生;(4)、UPI测量中第68题“自觉有心理问题”同时第67题“曾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学生;(5)、UPI测量中第68题自述有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同时UPI 测量异常的学生;(6)、UPI和心灵CT量表结果显示都异常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马川.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480(03):97-101.
[2]程勤华. 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7):62-63.
[3] 廖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4] 朱水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定位及其实效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4-26.
[5] 向凯,党喜灵.关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2(5):60-61.
基金项目: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党建科研课题:以学生问题为导向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项目编号:A-0106-17-016)。
作者简介:杨秀飞(1990- ),男,汉族,安徽滁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道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