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2-11 13:06袁源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宗教观马克思主义科学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覆盖面不广,宣传力量的薄弱,以及教育内容的脱节等等,使得此项工作快要跟不上当前我国宗教发展的形势。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水平,以应对新时期我国宗教的新局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科学无神论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宗教问题所得到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作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思考,在此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对宗教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遵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对宗教的科学认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特别强调。

首先,宗教是一种扭曲的世界观。

恩格斯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存在,但是这种反映是虚幻的、颠倒的,因此宗教是一种扭曲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一切宗教本质的基本观点。

其次,宗教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因此宗教的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体现,是自然异己力量和社会异己力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以及人们对这种支配的不理解与依赖所造成的。甚至在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之后,宗教也还可能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在宗教产生的土壤没有完全消失之前,简单的限制宗教、抑制宗教、甚至消灭宗教,都是无法实现的。当前的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尚未完全消除,所以从社会存在的层面而言,宗教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最后,合理性不是必要性。

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并不等同于必要性,合理性只能证明宗教有存在的可能,或者说宗教的存在是有其社会现实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必须要存在,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需要宗教。同样的土壤,可以长出宗教之花,也可以长出科学无神论之花。应对自然和社会的异己力量,可以躲进宗教里逃避,也可以用科學的武器来战斗。在当前的中国,我们更需要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关于这一点,在宣传教育的导向上,一定要有旗帜鲜明的态度。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理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事实上,在被不断的弱化和边缘化。各级政府有的热衷于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有的热衷于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最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上,却鲜见领导们的表态。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推动,一件事必定会被弱化和边缘化。

其次,教育对象覆盖面不广。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重点是放在党员领导干部和大学生。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是中国事业的中坚力量,而且党的纪律也不允许党员信教,因此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很有必要。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而且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同时也处于三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很有必要。可是除此之外呢?中国大约有8779.3万党员,有2625.3万在校大学生,然而中国有138271万的人口,去除党员和在校大学生,再把大约2374.4万(高中),4312.0万(初中)和9692.2万(小学)的在校中小学生去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都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按以上规定,组织、引导、支持、允许、纵容中小学生信教、参加宗教活动,必然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执行,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其行为均属违法行为。 因此本文不讨论中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问题)依然还有110487.8万(以上数据均截止到2016年底,且党员数与在校大学生数有一定的重复)。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教人数迅速增长,主要是在这个群体发展信徒。虽然相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大学生而言,他们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但他们数量众多,如果他们大批量地被宗教所吸引,势必改变中国社会整体的思想,会形成强大的宗教势力和社会氛围。一旦大环境改变,党员领导干部和大学生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在中小学生中,也会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

第三,教育队伍与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队伍的现状,有句话非常形象: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宣传宗教思想的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有动力,有激情,还有对宗教的切身经验。而反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者,基本上就是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老师,不仅人数少,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教育宣传工作,没有精力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和宣传。根据北京科技大学都基辉和张卫冬在2014年对北京52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数据,这52所北京高校一共只有28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专任教师。高校尚且如此,遑论其他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仅从事的人数少,而且素质也相对不高。大多数此类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背景,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宗教的理论与知识。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知识积累,而且要有宗教学的相关知识,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教师自身的昏昏,岂能让学生们昭昭?

此外,宣传教育相关的平台也匮乏。随手网上一搜,各类宗教网站唾手可得,各类宗教人士谈宗教的文章铺天盖地。而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网站呢?微博呢?微信公众号呢?两者相差之悬殊,是否应当让我们警醒?

最后,教育内容说服力不强。

衡量教育宣传是否成功,要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效果不佳,却是不争的事实。有神论有人信,无神论无人信。有神论理直气壮,无神论遮遮掩掩。个中原因,自然有前文所述的重视不够,覆盖面不广,队伍和平台缺乏的原因,但仅从教育宣传本身而言,关键还是内容的问题。

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经典论述中对于宗教的历史,本质,规律的阐述。这样的内容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一上来就说这些内容,有多少人能理解并接受?

相对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传统,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文化的国家,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碎片化、直观化地接触到一些宗教行为、场所、仪式和经文之外,基本上没有系统的宗教知识。对于缺乏基本宗教知识的人来说,要么对宗教充满好奇,从而被虔诚的布道者所吸引,要么根本无法理解经典著作对宗教的阐述,因此也不会相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和教育。文章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本身最大的问题所在。

宗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对宗教的解释却分为科学的解释和宗教的解释,从而形成科学的宗教知识和宗教的宗教知识。所谓科学的宗教知识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有关宗教的本质、特征、规律、演变等方面的知识;而宗教的宗教知识就是信教者从自己的主观体验所理解的宗教知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的宗教知识的普及,只有建立在掌握科学的宗教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理解并信服经典论著和党的方针政策对宗教的阐述。如果我们不去普及科学的宗教知识,那就只能被宗教的宗教知识所普及。如果国人首先接触到的宗教知识,都是宗教的宗教知识,而非科学的宗教知识,并从而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再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效果可想而知。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首先,宣传教育部门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加强。

所谓加强重视,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科学无神论的氛围。要重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思想来武装国人的头脑,要用科学精神来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用科学的知识来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

宗教有神论泛滥,已经在事实上影响到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抑制宗教有神论的扩张态势,当然需要通过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来逐步消除其产生的土壤,但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也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加直接和有效。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基石。捍衛中国共产党思想阵地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位置。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工作中,要大力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

我们要意识到“宗教热”背后的意识形态风险,要正确认识宗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之间的关系,要看到敌对势力借宗教进行蛊惑和渗透的事实。信教自由不能成为无神论宣传的阻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应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接受的教育。

其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对象要做到全覆盖。

之所以把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重点对象,除了前文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他们都相对集中,能够较为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人,相对分散,难以集中,也难以开展各种宣传和教育。

因此,要想做到全覆盖,就只能在教育的形式上有所创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利用各类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平台,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传递出去。要把科学无神论作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一个方面,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同时要重视在文艺作品中的相关导向作用,多一点科学,少一点怪力乱神。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不仅在各大高校中要有专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师,而且在各级干部培训机构中,也要有相关教师。鉴于此类教师多半出自思想政治专业,相关宗教知识较为缺乏,需要组织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宗教知识方面的培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师,一方面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还要有宗教知识的积累,要对各大宗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比较好的掌握,不仅能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角度理解宗教,还要知道教徒是如何理解宗教,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令人信服的回答各种学生的问题。

最后,优化教育内容,增强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必须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要了解人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科学的宗教知识,但是对宗教有好奇心,一旦条件合适,就容易被宗教所吸引。比如当人生遭遇挫折,生活陷入低谷,又无处排遣,就会想到从宗教寻求慰籍,如果再遇上虔诚的布道者,很容易被其打动,从而走上信教之路。因为宗教的世界虽然虚幻,其教义也往往不合逻辑,但其营造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却是日常生活中很难感受到的,再加上布道者虔诚的态度也让人感动,于是宗教成为了一些人精神上的救命稻草。等到这个时候再听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与教育,就很难再有效果。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科学的宗教知识的缺乏。笔者认为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最短板。没有科学的宗教知识的基础,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从而使得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但没有科学的宗教知识的基础,却反而有利于宗教的布道与宣传,从而使宗教影响越发扩大。

因此,笔者主张,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在内容上首先要普及科学的宗教知识,尤其是具体的,科学的,客观的知识,不能只是笼统的给宗教下个定义,或者走马观花的吧每个宗教点一遍。因为没有接触过宗教的人,之所以对宗教感到神秘,就是因为对这些具体的知识不清楚。把宗教解释的越透彻,细节越具体,历史越情绪,角度越客观,越能打破宗教神秘的光环,越能消除人们的好奇心。只有知道宗教是什么,各大宗教的历史是什么,教义教规是什么,并且破除了对宗教的神秘感,才能进行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否则,按照现在的模式,科学的宗教知识方面一带而过,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上,受众根本无法理解后面的结论,只能当作教条去记忆,而对宗教的疑问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对宗教的神秘感依然存在。宣传教育就是要让人信服,不能理解的教条,没有回答的疑问,依旧存在的神秘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普及科学的宗教知识不是宣扬宗教,而是为了正确的认识宗教。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让人好奇,越是让宗教的宣传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越是了解宗教,越能明白宗教的扭曲之处,也就越不会把宗教作为解脱的法门。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当前中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人的思想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之下变得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的影响逐步增强,信教人数不断增加。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包括宗教在内的其他各种思想就会去占领,尤其是宗教,近十几年来,其扩张的势头十分迅猛,其潜在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另一方面,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宗教观去教育国人,用科学无神论应对宗教的挑战。只有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关于宗教的科学认识,才能更好的配合党的宗教工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 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3] 都基辉,张卫冬.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观察思考[J].2016,1.

[4] 李健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 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袁源(1976- ),男,汉族,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

猜你喜欢
宗教观马克思主义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