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张曾平
胆囊息肉样病变为患者胆囊壁腔中出现的息肉状且不是结节石样的病变,有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两种,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开展及时诊断及治疗十分关键[1]。本文将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本医院诊治的55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收入研究资料,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诊断意义。
1.1 基础资料 将本医院诊治的55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016年2月~2018年10月为选择时间)纳入临床分析资料,女性和男性之间比例是30比25,年龄上限及下限分别为78岁和27岁,其年龄均值为(50.36±4.18)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由手术病理诊断证实存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数患者不具有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右上腹部位和剑突下位置存在疼痛,部分患者上腹存在反复性的疼痛;②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予以阅读且进行签字,项目计划往医院医学伦理会申报并得以允许。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全;②患者对检查不配合或不依从。
1.2 方法 对患者予以超声检查前24小时之内禁忌进食高脂肪饮食,且不可进食影响胆囊收缩功能的药品,在检查前一天晚上晚饭之后维持到检查当天8小时之上,使患者保持空腹受检。采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开展检查,将常规探头的频率设成3MHz~4.5MHz,将高频探头的频率设成8MHz~11MHz。使患者选择仰卧姿势或是左侧卧姿势,或是坐位姿势、站位姿势、胸膝位姿势等。采取多切面扫描患者剑突下面、右肋间位置、肋缘下面等相关胆囊和周围状况,当检出可疑病灶时需要仔细观察,了解病变位置、病变形态、病变大小、病变边缘、回声状况、病变内部和周围相关血流信号情况等。选择容积大小是1毫米×1毫米×1毫米,使血流和声速夹角应在60度之内,且测定其阻力指数。
2.1 统计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55例患者中,28例存在胆固醇息肉,占据百分率是50.91%(28/55),12例存在炎性息肉,占据百分率是21.82%(12/55),7例存在胆囊结石,占据百分率是12.73%(7/55),2例存在腺瘤,占据百分率是3.64%(2/55),2例存在腺癌,占据百分率是3.64%(2/55),2例存在囊壁腺体结构紊乱,占据百分率是3.64%(2/55),1例存在腺肌症,占据百分率是1.82%(1/55),1例存在黏膜下层软结节,占据百分率是1.82%(1/55)。
2.2 统计患者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结果 55例患者中,采取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检出良性胆囊肉样病变有53例,占据百分率是96.36%(53/55),误诊有2例,占据百分率是3.64%(2/55)。
胆囊息肉样病变包含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瘤等,主要采取超声检查、CT检查等,且超声检查比较常用。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的声像图表现主要是病灶具有比较小的直径值,表现为乳头状、团状、桑葚状等形状,大多存在高回声现象,其病灶中常没有血流信号情况;胆囊腺瘤病灶具有比较大的直径值,其基底比较宽,大多存在稍高回声现象,其病灶中可以观察到血流信号情况[2][3]。
高频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均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方式,存在一定诊断价值,不过,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病理形态、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具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而高频超声检查也存在诊断局限度,对部位比较深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效果比较差,且检查图像缺乏清晰性。本文数据体现出,采用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对良性胆囊肉样病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高于96%,存在较高诊断准确性,误诊率较低。表明在良性胆囊肉样病变患者中采取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可以将检出率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实施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展示了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