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欣羽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而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1],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始终为中华儿女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其一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181;其二是“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2]181;其三是“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2]181;其四是交流互鉴中吸收的积极成分,“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2]158。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其系统的、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观,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从中国当前发展所处的新阶段、遇到的新问题和展现的新特点出发,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形成了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观点和基本立场在内的传统文化观,彰显出习近平深邃的思想内涵。
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习近平认为,在众多思想文化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1]。这些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进行全面把握。同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多次讲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实根基。
2013年,习近平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繁荣为条件”[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也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遵循。在习近平的系统论述中,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分为四方面:“以文化人”,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促进每一位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以文理政”,科学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借鉴;“以文筑梦”,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文立身”,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逐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永葆生命力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对此,习近平指出,“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1]他的论述明晰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第一步是需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在实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与其他外来文化沟通与交流,才使其能够不断获得丰厚滋养。文化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永恒魅力的强大支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所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首先,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优秀成分;其次,我们要在接续传统、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努力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历经五千年的岁月洗礼与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他们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时刻以深切的历史情怀和自觉的文化担当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始终牢记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文化记忆。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多次讲道,“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4]。
在他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它像温暖的阳光滋养着民族的繁荣昌盛,影响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一旦丢掉了文化传统,就等于切断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命脉,丧失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以继承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为历史逻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注重继承和发扬“协和万邦”的处世理念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邦交原则,挖掘和阐释“讲仁爱、守信用、重民本、求大同”的时代追求,吸取和借鉴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传承和发扬无数仁人志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启示。
习近平科学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论证了其传统文化观的第一重方法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这意味着,文化由经济和政治所决定且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优秀的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经济发展。但我们也需注意,“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能够发展出先进的文化。其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放眼全球,随着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已成为民族向心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之源,在各国的政治角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一直提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视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认为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从多个方面对中外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并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论述。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文化思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基础上,主张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倡导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江泽民提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进一步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胡锦涛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他提倡要科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他的文化观与前几位领导人的观点一脉相承,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丰富和完善,这也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第二重方法逻辑。
20 世纪末期,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提出了名噪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不同的文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同时认为“文明之间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差异显然植根于它们的不同文化之中”,等同于说,文明的冲突实则为文化的冲突。当代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文化冲突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它的波及范围。渐渐地,文化间的冲突演化为一场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占据优势地位的国家和民族则会使其民族自信心、认同感和话语权得到大大提升,反之则会被削弱。正如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所提出的概念,文化已被看作一种“软实力”,与传统认知中的硬实力相对应。2013年,约瑟夫·奈在谈到中国软实力的问题时也指明,“中国在目前最强的应该是文化层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非常有吸引力,西方人长期以来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吸引”①参见张兆端《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48页。。
习近平对此早有清晰的认识,他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制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输出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渗透。同时,要想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也进一步强调:“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5]。因此,习近平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其传统文化观的时代逻辑。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必然会尊重和延续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将其称为“历史确定性”。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直至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既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时代和文化的共同选择。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深刻洞察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由此而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实践逻辑。面对当前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形势,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交融碰撞,使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牢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刻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同时应始终围绕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充分吸收和借鉴历史上有益的治国经验和智慧,发挥传统文化的镜鉴作用,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进一步整合社会意识,充分凝聚民心,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积极借鉴各国优秀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着重体现出“三大”突出特点: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注重追溯历史,善于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倡导立足当下、积极观照当前的现实需求,促进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体现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显著特点。
第一,任何文化都是在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它内含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习近平多次强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竭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1]。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回溯历史、立足当下,更要展望未来,深刻洞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势。同时,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努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6]17。
习近平在准确分析当前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运筹帷幄,并对未来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判断。他强调运用科学、综合的思维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7]287
习近平强调只有牢牢把握现实,深刻洞悉世情国情,把准时代脉搏,准确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处的现实条件,才能真正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清晰地勾勒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方法论,清晰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文化软实力这一核心来统筹规划,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全面而又细致的部署。习近平运筹帷幄,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态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进而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这既体现出习近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又体现出对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借用《学记》中的这句古语,从人类文明共有属性的角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各国文化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借鉴的基本态度。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各有其长处,应采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和谐共生。这也正是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做到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包容性。同时,在吸收其他文化长处的基础上,必须时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把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被其他文化所干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开放的视角预判人类文明的发展态势,体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鲜明特点。
从文化功能论的角度看,根据不同的功能指向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含有以文化人、以文理政、以文筑梦、以文立身四个方面的功能。
人,从其社会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体现人的精神和价值。从古至今,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已证实,良好的个人修养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而文化本身就具有这种奇特的功能,即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无数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它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习近平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他曾强调,“文化是我们稳坐钓鱼台的根基,因而更需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164。他还说道,“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2]158在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依然对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习近平还提到,要想最大程度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必须要在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厚的政治资源,使之能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借鉴。习近平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由其历史文化成就、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决定的。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它蕴藏着丰富的治世经验。在我国古代,法治和德治历来被看作是一对矛盾,不可分离而又相辅相成。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历来强调“为政以德”,小到个人层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到国家层面的“协和万邦、平治天下”,都是其坚持的德治路径。但实际上儒家也十分重视法治的作用,孟子就曾说“为政要宽猛相济”,意味着要德治与法治并施。正如一提到法家,大家一定会想到其集大成者——韩非子,以及其著名的法治思想。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韩非子在反私德的同时也注重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公德,他提出要将“行公义”与“行法治”相结合。如此,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一方面强调发挥法律的警示、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德治的引导、教化作用,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国家的治理之中。因此,我们应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使之与新时期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对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有裨益;同时,积极营造讲道德、守诚信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使“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是一个从国家到民族再到个人的完整理论体系。它的提出,既观照了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更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的担当意识与深切的使命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数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要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滋养,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儿女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意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神聚气的强大功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来。只有善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聚集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所以,唯有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文筑梦。
其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立身之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究其根本在于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激烈。当前,综合国力的较量已经不限于传统的单纯比较以经济和军事为主导的硬实力,以科技和文化为主导的软实力地位已愈加重要。习近平曾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更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素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作用,认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必须保持高度重视。其二,良好的国际形象是立身之需。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习近平喜欢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和”思想的论述。他认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8]160,并且在众多国际场合中都作出明确表述,“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对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9]。习近平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价值理念,既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又为实现中国梦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更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关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述,既做到了不忘历史、观照现在和展望未来,又显示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显著特点,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深邃智慧,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