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林
(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0)
脑卒中是临床上高致残率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其中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能力的是步行能力[2],这一能力的恢复成了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而CPM作为目前临床新进的康复手段之一,已得到了临床的肯定。本文就CPM对脑卒中后下肢瘫痪康复的研究新进展作以下综述:
“脑卒中”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3],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因疾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四高”特点,它已成为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下肢运动功能发生明显改变:(1)脑卒中之后中枢运动抑制系统失调,γ运动神经元在于α运动神经元的平衡制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导致下运动神经元过度释放,脊髓反射活动增加,一方面使得原动肌肌肉出现过度活跃、活动失衡,肢体的准确性失调,最后造成严重的肢体功能失能[4];另一方面使得肌肉张力异常,肌肉的痉挛状态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5],造成失去支撑运动正常所需的肌力。(2)脑卒中之后运动传导通路受损,使得大脑的运动指挥命令传达不到相对应的靶器官,让本体失去运动的控制能力[6],各关节各肌肉失去大脑的动作指令,最终导致患者的肢体失去控制,发生偏瘫。
对于偏瘫患者,目前临床已开展了大量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OT、音乐疗法、水疗、镜像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等常用的方法,这一系类的康复手段均对偏瘫后肢体障碍有效果。近年来发现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持续被动运动(CPM)技术,此技术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也是得到了证实。
持续被动运动(CPM)是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骨科专家Salter经过大量实验提出的,即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7]。此理论是一种新的生物学理论,是指肢体在连续的被动活动作用下,能够起到加速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和肌腱的愈合。
CPM理论最早运用在骨科手术后保持或增加关节活动度上,近年来,这一理论在关节功能的康复应用上越来越广,正逐渐被运用到身体的其他关节部位。通过CPM的康复训练,可增加关节液的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关节软骨的愈合力,起到预防关节内粘连的作用,因而避免了因制动所致的肌肉萎缩[8]。
CPM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后,调动神经系统休眠细胞进入功能状态,发挥代偿作用,取代已破坏的神经通路,使神经运动功能重现。冀磊磊,吴建贤[9]的临床研究得出CPM不仅可以刺激周围神经,改善中枢神经功能,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活性以及它的反应能力,从而恢复对骨骼肌的正常支配;同时还可以通过刺激关节的关节觉、位置觉,进一步促进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提高肢体的平衡能力。
CPM可持续被动活动痉挛的肌群,不仅能维持关节活动度,且能通过长时间持续大范围的运动对抗肌肉短痛,减少肌梭敏感性,减少牵张反射,有利于痉挛的改善,诱发下肢分离运动。陶亮[10]在国际康复学术交流时指出早期使用下肢CPM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针对于踝关节,它可以改善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甄希成等人[11]通过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传统康复过程中加入持续被动运动训练,结果发现加入CPM技术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萎缩恢复程度更好,同时可以替代临床中一些下肢大肌群的手法治疗,进而可以减少康复治疗师的工作量。粱敬红[12]等人的研究得出早期使用CPM技术,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的活动度,还能减轻痉挛及失用性萎缩,发生肌肉韧带挛缩;而后期使用CPM可以减少牵张反射,有利于减轻痉挛;再因为抗阻力量均衡,缓慢的作用,能有效促进运动的分离,提升下肢功能,指出CPM技术是值得推广的康复干预方法。
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主要基于大脑的可塑性,而反复进行外周肢体的主被动锻炼对大脑的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CPM就是利用外力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的被动运动,它的优点在于它缓慢、持续、匀速,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相关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建立良性的循环,促进骨骼肌恢复正常[13]。据文献[14]报道,CPM对髋关节、膝关节功能等的改善有重大意义,可减轻疼痛、缓解肌肉张力、维持及改善关节活动度、延缓了骨性结构的改变等。康复治疗指出关节长时间的运动减少,会导致关节内粘连、关节僵硬,甚至强直发生,所以根据CPM运动的优点结合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需要有机结合,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