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在社区急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2-11 02:10张欣雨王寅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程序化纠纷重症

张欣雨,王寅冰*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前 言

在医院为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常常需要收治到许多急诊危重患者,而重症患者往往因为路途较远以及医疗设备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当场实施救治,需要通过安全运转方式将患者运送至医院急诊室进行处理,而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引发悲痛结局[1-2]。为此本文展开了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在社区急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分析,以下为研究结果表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定为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前,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定为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后。参与本次研究人员为我院综合职业素养高、转运经验丰富的30名医护人员担任,其中护士8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3名。年龄最小的为24岁,年龄最大的为45岁,平均年龄为(33.6±4.8)岁。文化程度:中专文化4例、大专文化13例、本科及本科以上13例。护龄为2至10年,平均护龄为(5.4±1.7)年。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研究期间内没有生育计划的护理人员。

(2)能够确保按照需求完成研究的护理人员[3]。

排除标准

(1)短时间内有生育计划。

(2)待产护理人员。

(3)年假护理人员。

1.2 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定为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前,大致内容如下:此时间段护理人员按照以往转运方式对患者进行转运和救治。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定为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后,大致内容如下:急诊危重患者具有病情变化迅速、病情极为复杂等特点,在实行转运过程中将患者病情进行统计,确立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并准备好相关的医疗器械以及急救药物,并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事项说明,争取获得家属理解和支持。同时安排另一名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记录,将各项身体体征数据依实记录在册。随后通过无线设备对医院接收科室进行通告,并将病情告知对方,让其准备好相关的救治设备,并提前拟定救治方案。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运转的相关守则,防止意外发生。护理人员需要置于患者头部,对患者脸色、瞳孔、呼吸以及意识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血压、脉搏、心跳、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记录。与患者及医生进行及时交流,倾听患者表述自身感受,若情况发生不良变化则立即给予对应救治。患者安全运转至收治科室时,护理人员需要将运转过程中观察、记录的数据以及患者各项基本信息、病例信息等交与收治人员,并告知患者具体病情以及变化情况,减少收治科室再次检查的时间。待双方信息交换完成后,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保各项信息一一对应,并在交接单上完成签字。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模式实施前后[4]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纠纷以及缺陷人数、总体转运时间。护理模式实施前,共计转运50例患者,护理模式实施后转运例数同样为50例。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采集数据均使用SPSS22.0版本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总体转运时间,实行t检验,使用“%”表示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纠纷以及缺陷人数,实行卡方检验,若P值小于0.05 ,则说明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模式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纠纷以及缺陷人数为8例(16.0%)、总体转运时间为(45.6±6.4)min;

护理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纠纷以及缺陷人数为1例(2.0%)、总体转运时间为(30.2±2.1)min;

两组护理满意度、纠纷以及缺陷人数、总体转运时间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 论

社区急重症患者转运是医院为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过程,由于在转运过程可能出现异常多意外情况,极可能导致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结果[5]。为此本文特意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后,我院共计转运50例社区急重症患者,平均转运时间为(30.2±2.1)min,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纠纷以及缺陷人数仅1例,相比护理模式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社区急重症患者转运中实施程序化标准护理模式可有效的缩减转运时间,为患者救治带来巨大帮助,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程序化纠纷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