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丽
(江苏省张家港澳洋医院肿瘤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式,传统静脉穿刺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引发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系列并发症。中长导管静脉输液置管可为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为保护输注药物安全及患者血管提供有利保障。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1]。为保护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选用中长导管行静脉输液治疗,并积极采取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研究开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32例,女2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6±6.5)岁;疾病类型:胃癌患者20例,结肠癌患者14例,直肠癌患者15例,其他消化道疾病患者7例;置管静脉:正中静脉 32例,贵要静脉24例;导管长度:7.5—20cm。
1.2.1置管方法 置管时,使患者取仰卧位,手臂外展90°,选择静脉穿刺,对插管长度进行准确测量,并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确保无菌状态下进行操作。用等渗盐水冲洗输液管。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度角。针插入后,见血回,再针1至2厘米,松开止血带后向静脉缓慢推鞘。使用左中指对针尖前血管进行按压,按压时注意力度不可过大,用食指和拇指握住鞘,右手从针尖拉出。缓慢将导管送入血管内并进行长度测量,取出鞘管和导丝,用注射器抽回血液,导管连接血管内肝素帽,用75%乙醇和碘伏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用小明胶海绵固定。在穿刺点上吸收渗血,用3m透明膜和胶带固定,用等渗生理盐水将输液管冲洗干净后连接输液。
1.2.1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静脉炎:穿刺后1~7天,静脉炎主要由血管内导管的机械刺激引起[2]。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使用的导管类型与患者的血管不匹配,导致导管无法漂浮在血管内,材料太硬也可能导致静脉炎;其次,由于未能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反复性探刺严重损伤患者血管。因此,应注意静脉和导管型号的合理选择,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尽量减少同一血管的重复穿刺,并注意动作轻柔送管。建议患者不要过度移动穿刺侧肢体。②导管脱出:换药时,操作者需将导管末端固定,并向患者上臂将贴膜揭开,测量体外导管长度,换药后做好导管固定工作。同时建议患者应尽量避免置管侧肢大范围活动,以免将导管带出。③导管堵塞:如果冲洗不当,很可能导致导管堵塞。每日输液后,用2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然后用3毫升肝素盐水(10-100U/ml)冲洗导管,并在正压下密封。输血和高粘性液体后,导管必须用2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尽量避免从留置管中抽血。如抽血,应彻底冲洗导管。临床应用中应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输液速度减慢或不滴液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组置管时间10—50d,平均16d。出现静脉炎3例、占比5.45%,导管脱出2例、占比3.57%,导管堵塞1例,占比1.79%。
中长导管的成功留置与患者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此外,置管时必须保障无菌状态下进行操作,置管后确保敷料更换、冲管及封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4-5]。中长导管静脉输液置管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合理选择静脉穿刺部位: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时,不可选取肢体弯曲处。使用外周静脉导管的一侧上肢不应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②穿刺部位的准备:消毒穿刺部位后行血管穿刺处理。穿刺部位护理即观察皮肤一导管连接部分情况以及周围组织变化情况。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记录。③导管固定:为确保导管的完整性需对其进行良好固定,同时对导管移位或脱出等情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为保证对患者穿刺部位做出正确评估,同时不影响患者血液循环或药物治疗,进行导管固定时需遵循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在输液工具上覆盖无菌敷料,并在规定周期内及时进行更换,及早发现不完整的敷料并进行更换。每日注意观察导管与皮肤两者之间的连接情况,触摸敷料检查是否存在触痛感。敷料上需对日期和时间等基础信息进行明确标注。④导管拔除。如患者主诉出现有关导管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需进行准确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导管拔除后应注意密切观察导管的完整性以及患者穿刺部位变化情况,必要时需及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3]。综上所述,在中长导管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静脉输液质量,确保治疗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