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述评:理论、监测与路径

2019-02-11 01:10李春根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

李春根,夏 珺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可见“小康”这个概念迄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小康社会”作为中国语境下特有之说,近乎对应国外关于现代化以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表述。我国始终不懈探索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先后经历了毛泽东“四个现代化”战略、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以及习近平“中国梦”的提出[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因此,在理论上深刻认识“小康社会”的思想根源,构建全面、科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监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和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内涵、实现路径等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本文就国内现有相关研究展开述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指标体系

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思想不断发展,学界既有从国家层面又有从地区层面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在构建指标体系上,由单一指标逐渐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指标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越发详尽,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界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里,“全面小康”指向一个内容更广而深,要求更严格的小康社会。“全面”在内容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制、道德、环境、国防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的是全国人民都要实现小康生活,不能有极差的个别家庭和个人掉队,否则与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不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从时间上看,是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即上承总体小康,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空间上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异、城乡差别、地区差异逐步缩小的过程。从质量上看,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的过程,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建设”与“建成”仅一字之差,但其中内涵发生很大变化。十八大提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重点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可见,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精神是准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依据和政策标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深刻、标准越来越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迈进步伐越发坚定而执着[3]。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设计制定了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城市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农村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开创了国内对于小康社会定量研究的先河,其含有60项指标,设置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1992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包括经济水平、物质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个方面16个指标;城镇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水平、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社会保障5个方面12个指标组成;农村标准由收入、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社会保障与安全6个方面16项指标组成[4]。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反映小康水平。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

由于农村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性,很多学者构建了衡量农村全面小康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国社科院2003年构建的农村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社会结构、生产条件、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生活质量5个方面27个指标组成。浙江大学课题组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国农调总队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则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6个方面18个指标组成。2008年,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提出6个子系统23个指标,并以此测算了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该套指标体系被国内学界众多学者及实践部门广泛认可并随后予以再修改利用。

201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它包括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个指标,并对东中西部区域设定了不同的标准。肖宏伟[5]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民主法制、生态文明5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李燚等[6]认识到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需要进行定量的度量,必须要有精确的度量尺度。赵紫燕等[7]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起由40个指标组成的全面小康指数体系。王健[8]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作为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每个二级指标下设置三级指标。朱启贵[9]依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设置了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评价指标。

除了研究国家层面的指标体系,国内学者尝试制定了不少地区层面的指标体系。夏玉森和袁爱荣[10]运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对河北省11个设区市2011年指标截面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黎明泽和林佩红[11]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构建了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共29个监测指标,既全面科学测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实现程度,又体现地区差异。丁赛等[12]认为应增加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率指标。杨莉[13]根据2014年宁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监测报告,构建石嘴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监测与重点难点

近年来,学者们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度,同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度

就全国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情况,张启良[14]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述、新要求,较详实地解读了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新的“两个翻番”在统计指标数据上的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提出要建立小康监测部门联席制度,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对监测方案进行适时修订与调整以及加强对小康指数的宣传。魏后凯和张瑞娟[15]根据测算得到目前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程度最高;人民生活指标实现较好;社会发展指标进程各地差距较大;政治民主指标仍需继续完善和提高;农村环境指标水平偏低。

学者还积极探求各地区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度。施凤丹[16]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五大方面入手,选取一定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描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分析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特点。李飏等[17]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文明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广东省欠发展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中。胡美林[18]提出河南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全国多数省市相比,河南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任务更为艰巨,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李晓园和陈武[19]分析了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有:监测指标中达成指标少且主要集中在权重较小的指标,权重较大指标达成目标难度大;经济欠发达与科技创新能力低以及城镇化率低与工业化进程缓慢的两个不良循环;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形成产业优势。刘生胜等[20]将小康社会评价指标分为“同步”和“够格”两大方面六大类23项,定量测算了陕西省及其十市一区的小康实现程度,并分析了其优劣势和制约因素。预测了陕西省“十三五”小康社会的进程,ETS模型、ARIMA模型与组合预测的结果表明,陕西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活质量等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宋林等[21]测算了2005—2014年间陕西省及其各地市的小康实现程度,提出应通过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步够格地建成小康社会。

总的看来,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究更多偏向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使用模型进行数据测量多局限于某省范围,全国层面或中东西区域内的测算较少。此外,地区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情况的研究较多,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未能体现地区差异,由于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设定以及权重设计也应有所区别,动态、多维、差异化的标准及权重才能更好体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葛守昆[22]认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应该把解决“三农”问题、辅助弱势群体提上议事日程。厉复魁和徐晓海[23]总结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表现为农业自然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的难题;农业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生产经营方式陈旧等难题。郑杭生和李迎生[24]提出我国的农村“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应对农村弱势人群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张雷声[25]认为没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产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徐芳[26]认为由于西部农村的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遇到比东部和中部农村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民收入、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是构成影响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郝玉宾[27]解读了山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建议。

徐学庆和胡隆辉[28]提出目前我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短板,“三农”、民生和生态是最突出的短板。李培林和蔡昉[29]提出应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重心置于民生这一项短板上。魏后凯和张瑞娟[15]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于农村,而社会发展、政治民主和农村环境是短板中的短板。任远[30]提出社会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四大挑战:物质财富迅速增长而社会领域进步不足、社会结构分化扩大而社会利益协调不足、社会力量日益成长而社会动力运用不足和社会空间日益扩展而社会管理支撑不足。

朱玉福[31]指出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有22个,他们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应该给予人口较少民族更多的关注,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吕海梅[32]提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民族地区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梅燕京和张广昭[33]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差距大;居民收入分配差异较大;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供给不足,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仍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辛向阳[34]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上的“高血压”病症、收入分配上“瀑布落差”、科技创新的“阿喀琉斯之踵”以及依法治国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等。

目前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研究更多是经验性的判断,缺乏数据支撑。构建具有动态、多维、差异化特点的标准及权重的体系,搭建全国省级、地市级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监测平台,充分利用所监测到的数据,更能有理有据地提出各区域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短板。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

国内不少学者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分析,普遍认为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纷纷就此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具体综述如下:

(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选择

方言[35]指出实现三化同步对于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李培林[36]在第八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陈永堂[37]解读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为农村贫困地区要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就应找准路子、増强内生发展动力、抓好下一代教育。总的说来,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

胡鞍钢和王洪川[38]通过新疆与内地的横向比较及新疆南北部发展的纵向比较,分析了新疆小康社会建设的情况,讨论了新疆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姜英华和王维平[39]厘清西部欠发达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成绩以及存在的资源环境、经济现状、产业递进、发展环境等制约因素,提出缩小区域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蔺国勤[40]提出酒泉必须着力突破移民乡村难点,解决“三农”问题。李晓园和陈武[19]基于江西省小康社会监测结果,提出江西省应当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挖掘改革红利;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协同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郑长德和钟海燕[41]研究得出民族地区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和减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就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言,学者普遍认为积极寻求经济发展途径是此类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基本路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定后,近些年,学者围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总体路径的研究主要有:

肖贵清[42]从制度保障层面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运行制度是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的根本。张晖[43]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文化软实力;突破资源环境制约。马建堂和王军[44]仔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宏观调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从需求端入手,加速向中高端水平转变;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建立健全与跨入中高收入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增长、社会发展政策和机制。杨宜勇[45]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举措,即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必须牵好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社会建设亟待提速,必须构建新的政府和社会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必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李建国[46]从历史演进角度,提出现实路径应按照“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覆盖全部地区的本质要求,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重点和关键,补齐短板、提高质量,确保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应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补齐民生、生态文明短板。王玉鹏和苗小露[47]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并明确提出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要转换发展机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创新发展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张建[48]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

李桂花和张鹏[49]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辛向阳[34]提出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短板和突出问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体制基础;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除各种障碍;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安丰东[50]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贫困问题,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摸清致贫原因,开展针对性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陈立[51]分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刻认识到“四个全面”红利释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城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机遇,提出着力转方式、补短板,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关键抉择。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找准要点、把准路径,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路径:一是抓重点,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及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二是补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是强弱项,持续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经济发展中完成任务较为艰巨的重要指标,如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比重等,持续聚焦发力。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