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企业家的焦虑:如何不被这个时代抛弃

2019-02-10 13:11刘先生
中国商人 2019年12期

刘先生

四十岁以前,我从来都觉得,挣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挣钱,只有自己想不想,没有能不能。哪曾想,在这知天命的年龄,每天的焦虑,竟是如何找挣钱的生意。

商海摸爬滚打多年换来“竹篮打水 ”

我是重庆某商贸公司的董事长,今年正好五十岁。初中没毕业,十几岁的孩子,就跟着村里人出来闯荡。

二十岁左右,我便从朝天门批发服装和玩具,贩卖到重庆下辖的几个县城。慢慢地,赚了些钱,有了个样儿,我便琢磨着把规模做得更大。我雇了十来个亲戚和村里人,把批发来的服装和玩具转卖到贵州、四川等偏远地区;又从这些地区批发天麻、腊肉、白酒等特产,转卖给城里人。

就这样,像模像样地搞了个商贸公司,之后慢慢增加了其他板块的业务。巅峰时期,公司有八百多人。曾几何时,我也春风得意,眺望着自己的商业帝国,带着舍我其谁的霸气。期间,公司经营虽偶有风雨,但还是强劲挺过。就这样风风火火地经营了二十余年,导致我一度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跟着我的路子,传承我的事业。

从42岁开始,公司的业绩便开始下滑。起初,我还抱有侥幸,以为和往常一样,只是又一个小波浪,我仍然可以带着我的团队挺过来,一路高歌猛进。面对此种境况,我并没有去变革传统的业务模式,而是继续铺设线下门店,加大广告营销力度,扩展销售团队。但是这一次,公司的业绩却没有相对应地显著增高,成本支出却节节攀升。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我没有听过的节日——光棍节,年年刷新成交额的记录;直到身边的人戏称那个叫马云的为马爸爸;直到我48岁,公司的业绩已经跌落至新的低谷,整个公司在风雨中摇曳。我才明白,自己终于被那个姓马的干掉了;我才终于明白,这几十年,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是公司的业务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和突破。在既定的安逸的舒适圈游走,缺乏创新,这也是导致我失败的根本原因。

曾经赚钱的生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曾经赚钱的生意,突然不赚钱了,不知道重新去哪里找赚钱的生意。重新出发,不是喊口号,需要实打实的资源和经验,需要看准方向找准突破口。可我这些年,摸着石头过河,一头扎在零售批发上。业务模式老套,思维传统固化,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节奏。隔行如隔山,重新经营个赚钱的生意,难!

公司每天都在亏损,入不敷出。而家庭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导致经济压力逐年攀升。我必须及时撤出来。

没有选择余地,我关掉了公司。看着熟悉的面孔,这些人都是跟着我干了几十年的。他们,早已不仅仅只是我的员工,而是我的伙伴、挚友,是我生命痕迹的见证。转眼间,各奔东西,未来飘渺不定,在知天命的年纪。

公司倒闭了,自己突然闲下来。观望整个环境,我像只无头苍蝇,格格不入。感觉人人都可以对我加以指点,一副看笑话的姿态。前所未有的,对自我的极度否定,在自己圈子话语权的丢失,所谓的面子,对未来的恐惧,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心理煎熬远远大于物质的奴役。从高处跌下来的伤痛,不言而喻。

焦虑、恐慌、迷茫,不期而至。

病急乱投医,无路可退  

我把公司的倒閉定义成滑铁卢式的失败。之后,我只要沾手,那样生意必然是亏本。不管怎样折腾,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

起初,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互联网软件开发公司的90后老板。相比之前做的传统商贸,在我这个“夕阳人”看来,互联网软件开发是个妥妥的朝阳产业。经历上一次失败,我深知创新的重要,互联网恰巧就是一个玩创意的行业。

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一根救命稻草,生怕难得的机会溜走。我拿出积蓄,投了好几百万给那个公司。

开头几个月,确实能拿到分红。我也天真地以为,自己这场翻身仗打得漂亮。可好景不长,这个90后老板,虽然想法可圈可点,但经验还是比较欠缺,在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和方向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生意惨淡,经营面临巨大考验。此外,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直接导致业务发展遇上瓶颈,加速了公司的倒闭。

这样的境况,真是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哭都哭不出来。能怎么办?生活还得继续。

适逢老家县里面,为了招商引资,吸引本土企业家在自家地盘上搞工厂、办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县城的人力成本、厂房租金都比较低,是个难得的机会。汲取上一次的教训,我找来家人和朋友商议,大家都比较支持。

于是,我抵押了房子,筹到了几百万,风风火火地搞了个做钟表零件的工厂。人力成本和厂房租金确实比较低。但我却没有想到,低薪酬无法换来高质量人才,导致产品质量一般,缺乏市场竞争力。货销不出去,就没有收入,每天都在亏损,公司只能关闭。

折腾来折腾去,却是一天不如一天,犹如王小二过年。一连串的打击,不给我生的喘息。我对自己更加否定,精神上的焦虑一度让我患上重度抑郁。

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在商海起起落落几十年,经历了千锤百炼,在各自曾经从事的领域,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但是,我们对于商学的理解、市场规律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公司管理和经营的知识等,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这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看似偶然的结局,实则是必然。

我的教训,希望能够给大家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