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曼,张海钦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重、死亡率高等特征,患者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休克等现象,若没有及时予以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极易发生其他并发症,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1]。同时在临床治疗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文章将均于2016年04月份-2018年04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样本,探究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影响,总结如下:
本次所选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于2016年04月份-2018年04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4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的例数有48例,女性患者的例数有32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30.67±3.23)岁,梗死部位:前壁、下壁、其他的患者例数分别有35例、35例、20例。经过诊断,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WHO对AMI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关于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分析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参照组40例采取常规方式护理,具体包括: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氧疗、病情实时监控、叮嘱患者遵照医嘱进行药物镇痛和抗凝等,以及基础的生活护理措施。研究组4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伴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且具有较强的濒死感,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使得心肌缺血现象更加严重,扩大了梗死的面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故而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其心理负担,增强优质的心理干预力度。
1.2.2 环境护理
医护人员应注意保证患者病房环境温度、湿度的适宜,并确保病房环境的良好通风性,另外病房内的光线要适宜,以免强光照射影响患者休息;维持病房的安静,对探视人员予以限制;严禁在病房内吸烟,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使得患者的休息舒适度得以增加。
1.2.3 生理护理
患者初入院时,医护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予以镇静剂或者止痛剂,并严密关注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定期按摩患者的腰背部,四肢可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均衡饮食,依实际病情适当摄入新鲜水果、蔬菜,适当按摩患者的腹部促进肠蠕动;若患者的排便出现困难,可以使用开塞露或者食用低压盐水进行灌肠[3];对患者进行健健康宣教,增强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参照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判定两组消极情绪,评分愈低,提示患者心理状态愈佳。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
针对统计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百分数、(x ±s)加以表示,使用X2、t值进行检验,并录入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若P值小于0.05时提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护理前参照组抑郁评分为(65.28±4.21)分,焦虑评分为(57.25±5.69),研究组分别为(68.30±4.32)分、(57.33±5.71)分,护理前两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对比缺乏显著的差异。护理后,参照组抑郁评分为(50.96±5.88)分,焦虑评分为(53.74±6.24),研究组分别为(35.21±6.28)分、(32.18±6.18)分,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是(3.44±2.30)次,研究组是(1.89±1.50)次,研究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好于参照组,P<0.05。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迅速,临床症状明显,属于临床多见心脏病,若不尽快实施救治,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重视医护工作的实行[2]。常规护理指的是医护人员通过基础的护理措施,配合医嘱对患者施予护理干预,存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使得患者的心理、生理都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但是采取综合性护理可以增强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有益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长,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本次研究中显示,护理前两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对比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是(3.44±2.30)次,研究组是(1.89±1.50)次,研究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好于参照组,P<0.05。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