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丽,刘治军*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62)
糖尿病在老年群体当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且伴有共存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中风的比例也较高[1]。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让老年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对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选择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治疗糖尿病的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9.57±1.7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70.13±1.68岁)。两组基本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此后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糖尿病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管理宣传,并对患者的病情做全面的评估,制定优质的护理计划。
观察组使用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方法。①建立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为主要标准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包括有糖尿病研究专家,护理组长以及专业的护理人员,可以随时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整改护理措施,完善护理意见。还可以进行糖尿病专家的遴选,包括专业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以及护理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对护理老年糖尿病提出有效的建议,提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判断对应的结局指标,构建一个较为完美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②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治疗糖尿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并制作专门的糖尿病知识测试,以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意识到自觉管理的重要性,也能通过了解糖尿病减少对疾病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慌,提高护理的依从性,在患者确认出院后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提供帮助,以便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
③建立专门的护理咨询微信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专科护理和指导,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维护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等。④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在方案实施时,及时和患者、医生进行意见交换,将护理敏感指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依据。根据完成护理的具体过程,帮助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便可以加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护理后SDSCA评分来判断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将数据纳入SPSS1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前对照组SDSCA分值为(60.01±5.23),观察组为(67.69±6.11),对照组患者的SDSCA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t=5.2302,p=0.0001);出院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SDSCA分值为(70.24±5.44),观察组为(80.22±6.03),对照组患者的SDSCA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t=6.7308,p=0.0001)。(P<0.05)。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且较严重,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2]。虽然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很好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能衰退和心理较为脆弱的问题,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以便可以更好帮助患者治疗。
常规的护理措施也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针对性较差,对患者预后情况关注度较差,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与之相比,采用护理敏感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流程和护理工作的质量。这是一项用于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患者结果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量的标准,包括了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预后指标,是为了全面规划护理工作,及时完善护理的过程,也能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访关注,并满足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本文研究可得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分值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