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统筹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2019-02-10 21:52成志杰
关键词:陆海陆地强国

成志杰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经过六年的推动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1]3,而且“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深化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新的谋划和设计。从内涵上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陆海统筹的理念,而陆海统筹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方式[2]9。因此,新阶段的“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在陆海统筹的理念下进行。同时,陆海统筹还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这些都说明陆海统筹的重要性。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不仅突出强调了海洋的重要性,而且要在陆海统筹的指导下展开实践。但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陆海统筹,都需要做到力量集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陆海统筹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原则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中国要更加重视海洋,并开发和利用海洋。为此,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原则是陆海统筹。

(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是发展经济

面向未来,中国能否成为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崛起具有关键意义[3]2。2012年11月,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说明党和国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得到空前的提高。海洋强国“既是指凭借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来发展海上综合力量,又是指通过走向海洋、利用海洋来实现国家富强,两者互为因果”[4]57。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5],主要是指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建立新的海洋发展模式等。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时期,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要地,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秉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重点,因为海洋经济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石[6]175和重要支撑。未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国家的规划是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海洋资源是保障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航运进行的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使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并造就了中国的全球性影响力。这些都说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特别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陆海统筹的核心主旨在于发展经济

陆地与海洋的关系一直是陆海复合型国家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对于西方来说,凭借长期形成的以海洋实现崛起的惯性,他们习惯将海权作为主导,陆权仅起到为其霸权提供战略支撑的作用。但对于陆海兼备的中国来说,做到陆海统筹是必然之举。一方面,改变长期以来“重陆轻海”的思维惯性,走向海洋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中国需要提高对海洋战略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海洋。为此,有学者提出了“海陆统筹、兴海强国”的理念,并逐步发展为指导我们实践的陆海统筹观念。

陆海统筹是指对陆地和海洋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进而实现陆海一体化协调发展。在当前的背景下,陆海统筹主要是指统筹考虑陆地和海洋,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陆海统筹是指从我国陆海兼备的国情出发,在进一步优化提升陆域国土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以提升海洋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为前提,以充分发挥海洋在经济发展、资源保障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为着力点,通过海陆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统筹协调,促进海陆两大系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增强国家对海洋的管控和利用能力,构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相容并济的可持续发展格局[7]2。

这样就可以看出,除了作为一个地缘概念,陆海统筹更加强调发展经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陆域经济长期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陆海统筹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海洋经济重要性的提升。在现阶段陆地资源开发过度和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发展海洋经济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和实践路径。在陆海统筹的背景下,需要以统筹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为途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中国海洋强国和陆海统筹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以强调发展经济为核心,特别是海洋经济,这符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也符合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实际需要。无论是“海洋强国”还是“陆海统筹”,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基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即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要由“以陆为主”向“倚陆向海、陆海并重”转变,实现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平衡[8]30。这明确了陆海统筹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陆海统筹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指导原则

面对中国陆海兼备的实际,推进陆海统筹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可以说,陆海统筹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中起到引领的作用[9]。而且,陆海统筹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要义和国家重大理念。在实践中,陆海统筹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10],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指导原则。

陆地和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两大主要载体,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目前,社会经济活动对海洋的压力和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以及陆海经济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影响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统筹陆海关系,加强陆海经济协调,已经成为陆海复合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3年7月,习近平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2014年3月,李克强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201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1]33。2018年3月,国家将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和机构的职责进行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实现了对陆地和海洋资源的统筹管理。这些都说明,陆海统筹越来越应用到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实践中,日益成为指导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原则。它对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陆海统筹谋划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陆地和海洋两个空间的思维。从本质上说,“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对外是中国的开放规划,意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践中,“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了陆海统筹的思路,力图实现陆地和海洋的统筹谋划和协调发展。

(一)多维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一种对外开放的规划,同时它又是中国对地理空间设计的一次重大尝试。

从经济上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一带一路”决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决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12]。

从地理上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地理空间的新颖想象[13]46,而且该倡议为21世纪中国发展指明了地理空间上的方向。“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面向陆地,而且面向海洋,是陆海统筹理念的体现。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真正的切入点是空间规划,是创新中国、联动世界的主导空间布局和策略[14]91。因此,它又是内外统筹理念的体现。这样,我们就需要从陆地和海洋、国内和国外的角度统筹规划“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理空间布局。

正如习近平所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15]115;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16]。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是重点跨越亚欧大陆的地理空间规划,意图实现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发展,补齐亚欧大陆地理空间中发展的“短板”。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从发展和地理两个维度进行理解,它是实现共同发展和进行地理空间规划的共同融合。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以促进发展为核心[2]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外开放上的延续,是以发展为导向[17]。在新的时期,发展的基础理念发生了变化,由以往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目标,到新时期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为目标。这体现了中国理念的变化,由被动发展到主动作为。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中国在对外理念上的第三次飞跃,也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深化。这些都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行为,但实质上是中国不断吸收借鉴西方理念的过程,是一个被动发展的过程;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是在以往融入世界的基础上,将中国的理念付诸世界,主动引领世界的发展。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世界上真正大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和平和发展问题。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所在。同时,他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18]105,282。可以说,和平是前提,发展是根本、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主旨所在。近代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共同现代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所在[19]16。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深度调整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20]306,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线所在,新时期要重点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构筑共同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此,中国主动作为,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并成立丝路基金,使它们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金融工具。截至2018年底,丝路基金协议投资金额110亿美元,亚投行累计批准贷款75亿美元[21]37-38。中国的这些举动有利于引导各类资金共同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践行了长期以来以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三)“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陆海统筹谋划

“一带一路”倡议和陆海统筹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辩证性。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陆海统筹的谋划。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别从陆地和海洋两个方向统筹规划了新时期丝绸之路的重点。另一方面,陆海统筹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陆海统筹,不仅有利于巩固与陆上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而且可以实现重心向海洋拓展,实现陆地和海洋的平衡发展。更进一步说,“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动陆海统筹的积极因素。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国是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陆海复合型国家,确切地说是以陆地为主,面对封闭和半封闭海洋的国家。相对于海洋来说,中国是居于海洋边缘地带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因此,与海洋型国家英国和美国相比,中国走向海洋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在古代,中国主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文明的影响,这导致陆地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重心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海洋的重要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不利处境和经济发展都主要来自海洋方向,中国的重要突破也在于海洋方向,中国最终走向世界更需要海洋。因此,中国需要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但是,鉴于当前人类在海洋方向能力的有限性,仍然需要陆地作为支撑和回旋的空间[22]。这就要求中国需要围绕亚欧大陆率先展开规划部署。

陆海统筹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方式。陆海统筹不仅是中国领土(包括陆地和海洋)范围内的陆海统筹,而且是具有一定全球意义的陆海统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国摆脱长期以来对西方通过海洋进行贸易的依赖,转而通过陆地引领亚欧地区特别是其中心地带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陆海统筹的谋划,是中国坚持陆海统筹理念的体现,这将有利于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三、力量集中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思路

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陆地和海洋、“一带”和“一路”作为一对矛盾分别被置于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两个概念中,这样在实践中,就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矛盾双方关系的问题。这就需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力量集中,因为力量集中是任何国家生存和取胜的前提[23]38-50。这对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更是如此。力量集中是相对来说的,需要根据不同形势进行调整,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以发展经济为核心

与“一带一路”倡议一样,陆海统筹也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目标和核心目的。从现实需求来看,现阶段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点就是要提升海洋经济的地位和作用[24]63。实践中,“一带一路”倡议较陆海统筹发展经济要更加全面,主要体现为促进中国周边的和平稳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1.促进中国周边的和平稳定发展

周边环境是影响中国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周边外交始终在中国外交中居于重要地位。2013年10月,中央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凸显了新时期国家对周边外交的重视。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以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周边的和平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和平和稳定才能真正保障周边的发展繁荣。中国是促进这一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国家,也是这一地区发展繁荣的引领者之一。首先,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建设,如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打造周边的和平稳定形势。其次,坚持陆海统筹思想,并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发挥中国的基建优势和金融优势,致力于发展周边经济,促进周边的发展繁荣。

2.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面对区域贸易发展增强的新趋势,中国加快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方面,立足国内,建设自由贸易港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和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立足国际,中国意图打造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沿线、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经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目前正在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和中欧投资协定等的谈判。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新时代,中国将探索更加实质、更大规模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即是这一思路的重要体现。与境内核心区相对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核心区——中亚和东亚都是中国的周边地区。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推动这两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此基础上构筑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如亚太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共同体等。

3.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新时代,“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将打造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与陆海统筹理念相一致,“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不仅面向海洋,而且面向陆地;不仅面向发达国家,而且面向发展中国家。同时,通过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层次挖掘国内地区对外开放的潜力,惠及国内百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努力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利用现有机制和平台,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仅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且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强化内功,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明确陆地和海洋的先后顺序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对此,古人有过相关的论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即强调起事于东南、成功于西北这样一个道理。从地理上看,中国的东面和南面是海洋,西面和北面是陆地。这寓意着中国处理陆地与海洋关系的优先顺序,即近期海洋优先,未来陆地是重点。按照这样的设计,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家注意力的分散,做到力量集中。融入近代以来通过海洋实现崛起的趋势,中国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都需要从海洋出发;但是,未来的中国需要继续重视陆地,尤其是亚欧大陆。

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重心在于处理好中国主权范围内领土与领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处理好全球范围内陆地与海洋的关系。

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一要坚持陆地的核心地位。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陆地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虽然科技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但是人类仍然是以陆地为根基从事各种行为和活动。当前人类的发展仍然以陆地为核心,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陆地的支持。而且,近代以来,海洋虽然成为造就欧美崛起的重要路径,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陆权的回归。同时,中国地理空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整体上呈现以陆地为中心的格局。因此,对中国来说,陆地仍然居于核心地位。

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突出海洋的优先地位。这是因为海洋的地位在提升。面对陆地资源枯竭和经济发展受限的困境,海洋无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因此,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首先需要明确近期海洋的优先地位,同时需要明确陆地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以陆地为核心是长期的,近期则突出海洋的优先性。坚持陆海统筹理念,未来的目标是实现陆海一体化,因为陆海一体化是陆海统筹的高级形态[25]6。

(三)注重发挥市场和政府在不同方向的作用

鉴于亚欧大陆的重要性,共建“一带一路”要重点布局亚欧大陆,通过“一带一路”发挥中国在亚欧大陆的重要作用。中国,无论是在海洋方向,还是在陆地方向,都处于一种拓展的状态,这样就需要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为避免国力的分散,需要在陆海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如何做到?基于中国的周边形势,陆地方向的作为要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和前提;海洋方向的作为要更多借助政府的力量,以维护权益为核心和前提。

在陆地方向,尤其是亚欧大陆中心地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命题。所以,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国家需要。但是,历史上西方国家的殖民让人记忆犹新,也会引起一些国家的猜疑。为了避免这种猜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中国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来推动陆地上“一带一路”建设。而且,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恰好证伪“新殖民主义”论[26]。在海洋方向,除了不断加强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发挥海洋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外,中国必须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目标,维护好自己的海洋权益,寻求与相关国家利益汇合点,推动世界各国共享海洋,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往往具有对内对外的主导性作用,是解决国家间问题的强大力量。在陆地方向,以市场力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也避免他国过度担心政府力量介入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格局下,借助市场的力量,放眼亚欧大陆,将真正实现亚欧大陆尤其是中心地带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根据国家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围绕重点方向、重点国家、重点项目进行具体布局,突出发挥中国的基建能力,重点做好“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使亚洲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建立和加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重要作用[27]。

四、结 语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都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秉承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思路,“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28]15。中国提出陆海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强大。另一方面,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需要辩证地处理陆地与海洋、“一带”与“一路”的关系。基于现实的需要,中国优先走向海洋;但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和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需要以陆地为依托,在海洋方向推行改革开放[29]47,同时要看到陆海统筹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0]9,“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如此。根据实际,陆地方向需要多发挥市场的力量,海洋方向需要多借助政府的力量。这样的设计和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力的分散,集中精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需要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实践平台,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高目标所在[31]212-214。

猜你喜欢
陆海陆地强国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陆海之纵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学习强国”礼赞
陆地开来“宙斯盾”
秦晋争霸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