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生态人类学 (Ecological Anthropology)孕育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今人类学较为活跃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以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内容。生态人类学既关注人类生物属性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重视人类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1]。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贫困问题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相生相伴,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共同面临的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20世纪中叶,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增收致富,但只是一种偶发的、附加的行为。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旅游扶贫(PPT)的概念,标志着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自身发展得到广泛关注。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可持续旅游消除贫困(ST-EP)计划,通过经济资助、项目示范、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将可持续旅游作为减贫的重要手段。世界旅游联盟(WTA)发布的《世界旅游发展报告2019》指出,以产业植入和文化建设推动生态旅游扶贫,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
中国的生态旅游扶贫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原国家旅游局才确定我国第一个“生态环境旅游年”。2000年,在六盘山建立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200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首次在中国实施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ST-EP)项目,旨在援助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以实现脱贫致富[3]。近年来,旅游扶贫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据中国扶贫办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旅游扶贫带动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扶贫人数达1000万以上。然而,贵州、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集聚地区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尤为突出,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主战场和“最难啃的硬骨头”,迫切要求把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问题,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成效、机制、问题与对策、模式和路径等方面[4],从生态人类学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中洞苗寨为个案,首先阐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然后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重维度剖析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生成,最后提出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破解之道。这可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格井村麻山地区,既是贫困地区又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因地处上洞和下洞之间而被命名为“中洞”,除中洞为半封闭洞穴外,上洞和下洞均为通风溶洞,不适宜居住生存。中洞海拔约1800米,洞深约230米,洞宽约115米,高近50米。洞内现有民房17间,教室4间(已荒废),篮球场1个。洞内地面平整,从两侧形成一个巨大的拱形顶棚,属于自然形成的袋状型喀斯特洞体[5]。此种洞村属于贵州麻山地区特有的苗族村寨。目前,中洞苗寨住户主要为吴、王、罗、梁四个姓氏18户人家,且均为苗族。洞内房屋以木柱竹篱作为基本建筑材料,分散四周搭建而成。洞口植被以绿竹为主,极为隐蔽,常被中洞苗族人家作为遮风避雨的天然屏障。因中洞苗寨地处喀斯特山地地貌,周边环境多为裸露岩石,石漠化严重,土地匮乏贫瘠,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通往中洞的多是怪石嶙峋的崎岖小道,山高路陡,交通状况实为不便。由于地处麻山深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具有旅游开发的客观自然条件。
中洞苗族从清代进入麻山地区的“下洞”居住,为躲避战乱、土匪劫掠以及苛捐杂税逃入深山洞穴繁衍生息,从而发展为苗族聚落。由于地处国家行政统治的化外之地,山高路险,与世隔绝,荒无人烟。他们依山而寨,结穴而居,挖坑为灶,生活过得十分清苦艰辛。新中国成立以后,中洞苗族才由生活条件恶劣的通风溶洞“下洞”集体搬迁至可遮风避雨的“中洞”生活,开始与外界逐渐有了些许联系。地处麻山地区的苗族具有常年迁徙、反抗斗争的传统,作为当地苗族祖先的亚鲁王,以其为题材传唱的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中洞苗族依旧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娶亲仍然按照周代传统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丧葬则邀请鬼师演唱苗族古歌来为逝者送魂,这些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均可作为旅游开发的独特文化资源。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信息不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当地为实现“赶超型发展战略”,仍然采取盲目开荒、过度开采、乱砍滥伐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局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湿地枯水季节开垦耕地、退耕地复垦、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问题。这主要归因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经验证据表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实质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也可以说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亦是重点保护和大力发展生产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转变成对美好生活特别是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如何将外在的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内化为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动能,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悖论”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实质就是不仅要让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元素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而且还要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以产业化运作方式转化为金山银山。我国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通过发展传统农业和工业显然无法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相对于资金扶贫、政策扶贫、实物扶贫等“输血式”扶贫方式,以当地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社会文化融合发展为载体,聚合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类发展要素形成的生态旅游扶贫方式,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阈值内,既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还会反哺环境保护事业。
2015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明确将贵州定位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并提出加快构建大生态与大扶贫深度融合、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6]。尽管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区位劣势并存,但也不乏独特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等宝贵的资源财富,这对于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城市居民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内生比较优势。
首先,生态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成本收益比。与传统农业和工业相比,旅游业这一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投资较少且回报率高的特点。由于许多岗位(如售票员、驾驶员、管护员等)并不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这使得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新路径。贫困人口既可以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也可以聘任适宜性岗位获得收入。
其次,生态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发展要素融合能力。旅游业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当地社会,特别是贫困人口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实现经济上的创收增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富余的问题。
最后,旅游业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本质上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统一。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既可以克服生态环境脆弱的天然劣势,也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随着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将会逐步认识到“乡村景观、传统文化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7]。
随着格凸河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洞苗寨逐渐为外界所知晓。早在1998年6月,贵州省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就将格凸河沿岸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促进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制度措施。2005年12月,经国务院审批,将格凸河穿洞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后被评为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并成功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入选地[11]。如今,中洞苗寨已被规划进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在网络系统上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工具、手段和产品,缺乏先进的系统恢复、备份技术和工具等原因,是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当地生态旅游开发中。依靠提供旅游服务,中洞苗族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提供游客住宿餐饮。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当地旅游部门还为中洞苗寨打造“穴居部落”的旅游名片,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此外,当地政府也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以及配套力度,修建通往中洞的缆车和道路,为中洞的旅游服务提供财政补助,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旅游风景区建设格局。中洞苗寨正是在实施生态旅游扶贫战略这一背景下,借助一系列旅游开发手段和措施达到扶贫之目的。
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带。生活在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缓慢的地区。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除了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以外,往往也受制于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匮乏和思想意识保守等精神层面问题。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洞苗寨尽管已经开始探索生态旅游扶贫模式,但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参与受限、开发层次不高、配套制度不完善和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的典型个案,对其生态旅游扶贫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多维度解剖,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第一,配套制度不足。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当地岩溶遍布,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且种植结构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难以满足中洞苗族的基本生存需求。其次,用水问题严峻,通过政府财政扶贫修建的蓄水池收集雨水,这样的“望天水”无法满足中洞苗寨正常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严重匮乏。再者,当地煮饭、烧水、取暖都借助火塘烧柴实现,而木柴是从各家各户划分所属的山地上取得。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中洞苗寨的村民从中洞下山需要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砍柴点,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砍柴后留下的树桩,周围只剩不到杯口粗的小树。村民无法承受日常所需的燃料花销,特别是到了寒冬,火塘一直保持燃烧的状态,为维持屋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木柴资源。这就导致当地本就资源匮乏的自然生态环境处于更加恶劣的境地。中洞苗寨的“人、地、山、水、林”矛盾极为突出,进入一种“环境脆弱—生活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怪圈[9]。由于中洞苗寨村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只能依靠原本贫乏的自然生态资源维持日常生计。这种不平衡的依附关系导致自然生态资源遭受过度开发和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尖锐。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给予的配套政策不足以维持中洞苗寨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模式。
第二,精准扶贫不力。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既要重视物质上的扶贫,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扶贫。忽视精神扶贫,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将永远走不出贫困圈。当然,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例如,当地政府拨出专款在中洞苗寨洞内修建多个蓄水池解决人们用水难的问题,接着又在中洞的山脚下修建21栋砖石新房免费提供给中洞村民居住,作为扶贫改造实施整体搬迁,从而帮助中洞贫困人口迁移到条件更好的地区实现异地脱贫。但却未能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求,除4户自愿外迁异地安置,其余村民又都陆续搬回中洞居住。
据中洞村民介绍,政府在山下修建的安置房存在屋顶漏雨、质量较差和水源未到户的问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未能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求,达不到基本生活居住条件。因房屋质量不过关前后已整修过两次,建房占用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且安置房离村民砍柴、取水、耕地路途遥远,生产生活都极为不便。另一方面,中洞苗寨的基础设施在外界的支持下已逐渐得到改善,而且村民能够较好地适应中洞的自然生活条件,冬暖夏凉且便于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应对喀斯特恶劣生态环境的生计模式。由于对中洞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而不愿外迁,中洞苗寨的村民依然选择穴居的传统生活方式。政府很难动用行政权力使之搬迁,异地安置实施难度较大。正是因为缺乏对“社会文化实存”的深入了解[10],同时未能考虑到被扶贫村民的实际需求,才导致异地安置扶贫失效。仅仅通过捐赠物资、财政救济等“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洞苗寨贫困人口的燃眉之急,离真正的精准扶贫还有很漫长的道路。
旅游市场是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载体和基础。中洞苗寨需要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给予的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益,实现民族地区真正的脱贫致富。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面临诸如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等现实问题。
第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发展要素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参与开发。中洞苗寨位于偏远的民族地区,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经济发展落后,由此导致的旅游开发风险较大、获利空间存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开发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要借助企业这一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外来资金、市场信息和专业人才等,从而加强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企业的参与支持不仅能够助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将形成生态旅游扶贫的动力源泉。中洞苗寨的生态旅游扶贫具有对内主动、对外开放两方面内容。与此同时,企业将定期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开展从事旅游行业技能的培训,将民族文化、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同要素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当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中洞苗寨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可极大地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投身参与到旅游产业建设,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当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第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当地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较好地结合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互联网+以及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均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生态旅游开发仍停留于表面。
具体而言,中洞苗寨村民在政府、企业还未关注之前就已经开展农家乐从而实现经济增收,旅游开发还停留在自发性的初级阶段,旅游服务与旅游能力都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据笔者调研所见,中洞苗寨的农家乐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两三户人家,只提供简单的床位、饮食,门口摆放一排自制简易登山拐杖,旅游产品趋于同质化,没有突显出任何中洞特色。洞内几乎没有娱乐,无法让游客停留多日进一步旅游消费。如何促进商机开发利用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本土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中洞苗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一直以来,中洞苗寨发展旅游对资金都有着强烈需求,但因其先天地理区位劣势和经济实力薄弱,其自身经济能力的局限性必须依靠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作为资本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注定了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从而保持中洞苗寨生态环境的良好性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当然,生态旅游扶贫不是短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注意进一步深度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延长中洞苗寨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深度和广度上将中洞苗寨与当地更大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挖掘生态自然、民族文化与人文资源,从而带动周边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发展,更好地在市场机制运转中实现生态旅游扶贫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格凸河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洞苗寨被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扶贫成为中洞苗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既得利益者往往是投资企业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许多无法分享绿色发展利益的贫困村民仍然生活在较低水平的生活中。
第一,社会组织培育不足。中洞苗寨的村民在社会组织帮扶救助下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开展生态旅游扶贫奠定了基础。根据访谈得知,早在1984年就有民办教师来到用玉米杆围成的“中洞小学”教室给18名学生上课,后来陆续有志愿者来到中洞支教献爱心。2003年,美国老人胡兰克·博德看到中洞村民贫困窘迫的生活条件,捐款10多万人民币架通从山下到中洞的输电线路,中洞苗寨从此摆脱黑暗,过上有电的生活。2006年湖南卫视围绕中洞苗族人家贫困生活和现实问题播出《洞穴之光》,紧接着2008年又播出《变形记——爱在远山》,中洞苗寨更多为世人所知。在这之后,广东的一家社会企业在山下捐建一所希望小学。2010年春节后,中洞小学全体师生就搬到格凸河旅游景区附近,大部分学生都包吃包住,中洞的孩子也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然而,个体理性驱动下的慈善行为的作用范围着实有限,当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业已成为重要动因。如何充分调动社会组织推动和开展民族地区的减贫脱贫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第二,贫困人口主体性缺失。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的缺失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11]。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扶贫开发中获得的收益比例很小,没有真正参与到当地的旅游产业开发,更多通过依靠提供食宿等旅游服务来获取微薄的经济收益,其受益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而原先选择搬出中洞住进政府修建新房的几户人家,已然失去依靠中洞苗寨发展旅游的机遇,形成所谓的“旅游飞地”,从而错失旅游扶贫的大好机遇。中洞苗寨的旅游开发应以人为本,倘若丧失民族主体性,只留下那些毫无生命力的生活场景,以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呈现,这样文化空壳化的旅游开发只会是本末倒置。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的精准扶贫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不同的贫困受众群体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贫困人口的脱贫也有待于自身的觉醒,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旅游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的战略中。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激活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最大限度地将旅游扶贫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衔接起来,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注重当地贫困人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当然,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旅游企业更要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共同坚守“保护”和“发展”的底线,形成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生态旅游扶贫意识。开发旅游产业既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要对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要严格以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目光定位生态旅游扶贫,走环境友好型道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须注重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和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多种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只有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树立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才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和谐与经济水平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指导和规划作用。借助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旅游扶贫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切实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现实利益,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针对当前民族地区突出存在的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不仅要在生态旅游品牌建构上注重区域特色生态景观和民族民俗文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的差异化的生态旅游产业,而且要在运作模式、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类型和特色。
同时,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态旅游扶贫要进行经济上的扶持,加大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提供贷款以解决发展旅游的资金难题,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决策度。地方政府还需发挥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短期旅游开发规划和长期旅游扶贫规划,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态旅游扶贫在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问题的关键在于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而非一味的“输血”式扶贫,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贫困人口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双脱贫。许多贫困人口或者缺乏参与意识或者参与受限而无法分享生态旅游绿色发展利益,较为合理的突破路径是健全贫困人口与生态旅游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生态旅游合作社的形式,鼓励贫困户以入股、合作等方式成为股东分享收益;另一方面,为贫困户以自营、租赁、流转等方式加强自身发展能力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通过开展民族地区参与式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开发中洞苗寨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价值。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借助参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环节,从而在旅游扶贫发展中主动获取相应的切身利益。本着维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利益的基本原则,将一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扩大贫困人口创收增收的机会,并逐步实现最终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12]。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贵州省民族地区更是一个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贵州省部分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还有效地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贫困问题。同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催生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城乡间的要素双向流动和绿色利益分享机制,也是时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地处贵州民族地区的中洞苗寨是典型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长期相生相伴。由于地理区位僻远,中洞苗寨土地资源稀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遭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民族特性,也由此得以保存较为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原真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客观现实条件。中洞苗寨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特色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反贫困问题有机结合,走出了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尽管先天条件的不足使得中洞苗寨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重张力,但这也是民族地区在培育绿色发展动能的康庄大道上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基于以上对少数民族村寨有关生态旅游扶贫的个案探讨,可以对民族地区如何衔接生态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