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辉, 王玉珠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题。什么是文化?西方学者克鲁博和克拉康在《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中认为:“文化是通过符号和形象所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1)参见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密切相关,“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每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中,必然包含着文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主题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和繁荣是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和稳定的标志之一。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与社会经济基础遥相呼应。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生产关系处在不断地调整和自我完善之中,国家的法律和政治,即上层建筑也在不断改革完善,因此改革开放也应有文化上的成果来代表中国的发展进步。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将其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在一起?因为中国选择什么制度、走什么道路,有中国自己的道理,文化也部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文化发展繁荣了,文化自信就建立起来了,文化自信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在文化上完成了自我认同和自我确证,社会主义制度就更加成熟和稳定。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实践上看,双方的竞争不但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也表现在文化上,如果我们建立了成熟自信的文化,资本主义就难以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文化是一种力量,现代社会文化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的论断。20世纪80年代综合国力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在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指标中知识资源越来越被强调和重视。到了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即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在能力。“软实力”的概念,集中说明了文化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意识形态。这一阶段从建国开始,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领域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政治领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同时也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因此,这一阶段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唯物主义等思想的统治地位,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建国初期,国家召开知识分子改造会议,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胡适、俞平伯等一系列活动都旨在强化意识形态建设。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精神文明。这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直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是这一阶段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理念。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建设领域一方面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强调解放思想,强调重视科学技术、知识、人才。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将培养“四有”新人称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显示了精神文明内涵的扩大,包含不属于意识形态的人类的共同文化。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先进文化。这一阶段始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直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2000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这个时期,我们对文化的认识是,中国现代文化包含意识形态因素和非意识形态因素,即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从意识形态方面讲)是超越资本主义的中国先进文化,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应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4]社会主义文化。为此,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及改革开放;同时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此战略目标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新任务,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先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5],并随后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和要求更为具体了。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和方向的论述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就初步形成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建设布局。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最初来源。在公民道德层面上,2001年,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内容。十八大所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看作是对这些道德内容的提炼和简化,将其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至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十八大后首次被列为全民价值观,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传统。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赋予前一时期建设“先进文化”的理念以具体内容。在建设“先进文化”时期,我们指导文化建设的方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个指导思想虽然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及文化的属性,但在具体操作时仍需对这种方向和属性进行细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这种指导思想的细化。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5]这就很好地说明了“面向”,也很好地说明了“民族的”“大众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先进文化”以具体内容,从而推动了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价值选择困惑和迷失。“从文化形态上看,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突出市场规律的大众文化,体现知识分子人文诉求的精英文化构成了我国基本文化生态。”[6]这三种文化作用和受众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同理想、党的领导等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由于国家的权威和政府的宣传在文化领域保持着主导地位,仍旧对大众产生着深远影响,起着凝聚国民的一般作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大众文化,以消费、娱乐、精神慰藉为特点,借助都市生活和现代传播手段迅猛发展,为普通人所追求和信奉;作为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的社会精英,在市场经济世俗化的文化浪潮中则仍坚守人文精神情怀,追求新的理想信念。这三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又都有其局限性。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意识形态文化形成了挑战和冲击,使意识形态文化影响力弱化。更为重要的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并存,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树立了多种价值尺度,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困惑和迷失。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新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价值观的批判继承,革旧立新。”[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就是从国家角度对思想文化领域价值进行整合,树立主流价值观,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价值冲突。而树立主流价值观关键在于从文化层面的建设入手,推动文化发展,形成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其实只讲了经济和社会两个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讲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除了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属性,还具有精神和社会上的属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使中国立国在更加文明和先进的基础上。
其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国家和政府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有56个民族,有13亿多人口,党和政府要带领人民干什么,确立的目标是否所有的民族都接受,是不是13亿多人都赞同,没有一个最大公约数不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和政治层面确定的最大公约数,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凝聚着全国的力量。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个价值观,就是保证党和政府始终代表各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
再次,道路和体制保障。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在当前,就一定要宣传“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种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
公民特性和国家性格密不可分。中国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就需要能够支撑这个目标和属性的个人。因此,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要从公民道德方面去理解,这是对公民个人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9]国家之所以确立这些价值观,是因为每一个价值观都有特定的意义。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中,个体爱国是维系国家团结的基本纽带,个体敬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个体诚信和友善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这四个价值观既独立存在,又有机统一,从而共同形成一种个人支撑国家的结构。
其次,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还需要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市场经济中大众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追求享乐、慰藉和各种潮流的快餐文化,面对意识形态等主流文化有逃离的倾向。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建为公民文化即大众文化的基本内核,可以对大众文化的偏差有所矫正,也可以支撑意识形态文化。“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0]道德是公民文化的第一要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全社会只有着眼于公民文化的形成,才能以此作为标准去衡量个人道德的普及程度和大众文化的进步程度。
首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的倡导之一。在三个倡导中,此一倡导最富新意、最为大胆,最能打动人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价值观上敢于借鉴和吸收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11]很多人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只从中国传统去讲而不讲借鉴了外来文化,是非常片面的。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大。一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经济占比逐步扩大,各种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都要求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二是随着政府职能和社会氛围的改变,知识分子群体和私营者阶层提出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现实政治、社会体制及其运作过程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有相当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和他们的精神追求就成为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实基础。
再次,正确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本涵义及其关系。“自由”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其基本含义是“权利”和“界限”,意思是说自由是行使权利,但是自由有其界限,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平等”是社会评价的一个价值观,包含形式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形式平等是一种身份平等,机会平等是每个人享有相同的起点或生活机会,结果平等是指事实上的平等。“公正”是指公平和正义或公平的正义,是用来平衡自由和平等的一个概念。因为自由和平等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自由社会往往在事实上不平等,效率和公平不能兼顾,因此需要用公正这个概念来矫正一下,在社会实践中让社会平等在事实上更接近平等。“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根本特点是法大于权。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言,自由与平等是公正平衡的内容与目的,公正是平衡自由与平等的手段;公正是法治的目的,而法治是公正的手段和形式。总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一个统一体,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指向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和谐社会。”[12]因此,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文化,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又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