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莉,章 玉,黎文媛
(成都军区总医院肾脏科,四川 成都 61008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护好这条“生命线”是我们专科医护共同的责任。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在内瘘狭窄方面的应用出现长足发展,经过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改善通路血流,延长内瘘使用时间,节约患者血管资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就我科在球囊扩张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月至 2018年4月内的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3-71岁,平均(56.11±2.25)岁;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科所行的球囊扩张术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具体操作方法:穿刺瘘体血管或上肢动脉,先后置入导丝、5F或6F鞘管,球囊导丝,超声监视下导丝通过狭窄段,在导丝引导下将球囊放至狭窄部位进行加压扩张,压力20-30个大气压,每次加压保持30秒,反复数次,直至狭窄血管腔扩张,狭窄段消失,血流增加。拔出导丝,球囊和鞘管,穿刺点加压包扎。
1.3.1 饮食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食优质高蛋白饮食,控制水分的摄入,避免进食水果和高磷食物,保证围手术期的内环境稳定;
1.3.2 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经济、年龄、性格和病情等,对每位患者均进行良好的心理评估,并且结合有关球囊扩张术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开导,在患者和家属充分认识到该手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前提下,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密切配合治疗的有效进行,减少心理不良情绪的产生[1];
1.3.3 术中护理:严格消毒术肢,大范围铺无菌巾,包括超声探头等所有用品和术者操作严格无菌要求,防止感染发生。
1.3.4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情况,防止血压过高或过低,以免导致出血和血栓形成;注意穿刺点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止血又能在近端扪及震颤为度,并遵医嘱按时松解压力,避免因加压包扎时间过久导致内瘘血栓形成,内瘘闭塞;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给予及时更换敷料并报告医生;术后3天至1周观察穿刺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并将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1.3.4 运动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适时进行术肢锻炼,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内瘘扩张和成熟。
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从形成血栓、伤口感染、局部血肿、内瘘闭塞、肿胀手综合征[2]四个方面来比较。
20例患者中,出现血栓形成1例(5%),局部血肿2例(10%),内瘘闭塞和伤口感染没有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为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最有效的血管通路,尽可能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我们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内瘘狭窄是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最常见原因,传统的外科手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可以利用的血管资源减少,并且新的吻合口还会再次出现狭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临床成功率高达90%,该技术不仅能有效保持血管的完整性,还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血管资源的利用率[3]。
超声下经皮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是解决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专科护理需要充分了解内瘘的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血管腔内治疗的基本原理、方法、效果评估及并发症,需要细致专业的护理手段,才能避免术后发生内瘘失功、感染甚至闭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