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5301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范畴,其并发原因是冠状动脉闭塞而引发的持续性的心肌缺血[1]。临床表现主要以胸骨连续性剧烈疼痛。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其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心力衰竭及休克等负性事件,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影响。临床中急诊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方式之一,再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抽选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36例。探析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6.37±4.28)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26±4.68)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析组予以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方法如下(1)术前心理疏导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基本流程、手术目的以及手术必要性,提升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入院后要详细检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确保无异常情况。对于部分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需耐心与其沟通与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与恐惧等情绪。帮助其建立治愈信心。(2)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治疗方式与基本病理,增强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使其掌握基本治疗流程与治疗作用,提升治疗与护理配合度,增进医患感情。(3)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强化患者基本病情变化监测情况,遵照医嘱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严密观察局部出血情况。及时疏导部分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强化穿刺部位的护理与监察,防止穿刺局部感染等情况发生, 并与患者细心沟通,取得良好治疗及护理配合。术后护理时注重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基本特征,患者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进行补液处理,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等现象出现。并依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实施基础训练活动。(4)饮食与运动护理。具有针对性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住院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并利于消化的食物,合理进食,防止便秘。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在患者身体基本情况稳定后,同样为其制定具有特性的运动计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搭配不同的运动强度项目,如散步、慢跑等,以达到增强患者体能及免疫力的目的。
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情况。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指标,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呈正常状态;有效为临床状态显著改善,生命体征正常;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包含胸痛、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计算得出此次研究全部数据,(x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为36例,探析组胸痛2例、心源性休克0例、心率失常0例,占比5.56%;对照组胸痛4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率失常2例,占比22.22%;(x2=4.181,P=0.042)两组经过对比探析组不良反应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为36例,探析组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34例,占比94.4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26例,占比72.22%;(x2=6.400,P=0.011)两组经过对比探析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情重、发病急等特征,严重时会直接引发休克及死亡[2]。PIC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安全且高效的进行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利用机械原理将患者闭塞的血管进行充分开通,使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正常状态[3]。施以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测患者生命各项体征,及时备好急救物品,如护理中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作紧急处理。在术后护理中药鼓励患者多饮水,保障造影剂及时排出。指导并帮助患者了解正确的体位变换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要告知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引发便秘等症状。本研究中探析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其正确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应用意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