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华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手术室,北京 101300)
我国特有的国情及医疗环境下,剖腹产率常年高居不下,部分地区超过60%,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产妇比例逐渐增高[1],分娩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急危重产妇已常见于产科病房,急危重剖腹产手术指产妇出现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妊娠合并冠心病、羊水栓塞等可危及母亲或胎儿生命安全的危重症[2],需要急诊手术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安全。急诊危重症剖腹产护理流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本项研究以我院实际操作为基础进行抢救流程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剖腹产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5±6.3)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60例,包括羊水栓塞2例,产前子痫8例,前置胎盘10例,脐带脱垂10例,胎膜早破12例,胎儿宫内窘迫48例,所有产妇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采用急诊危重症剖宫产护理流程,具体措施如下:1)手术室接到产科电话通知后简单了解产妇情况,迅速报告护士长,指定手术房间,另通知麻醉师做好麻醉准备工作。2)巡回护士准备好剖宫产所需手术器械、新生儿抢救物品、抢救药品。3)产妇到手术间立即开通两条静脉通路,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帮助麻醉师进行麻醉。4)手术准备工作需紧凑但必须遵循无菌原则,同时保持手术间安静,减少对患者及手术人员的外界干扰,使其精力集中于手术操作。5)对于术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巡回护士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并协助手术医师与检验科沟通,备好手术所需血液制品,并做好相关记录。6)手术完成后帮助患者清洁身体,做好保暖工作,患者由护理人员和麻醉师送至监护室进行生命体征支持。
在本组90例危重产妇的抢救过程中,手术响应时间为(14.2±3.6)min,手术开始时间为(14.7±2.9)min,手术时间为(76.4±15.2)min,术中出血量为(549.8±74.8)mL,新生儿Apgar评分为(8.6±1.2),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包括低血糖1例,肺炎2例,窒息2例,产妇并发症产后出血5例,总发生率为14.4%(13/90)。
每年全球有1亿产妇,约15%会出现危及胎儿及母亲的危重症[3],危急重症产妇起病急、病情复杂,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果十分严重。常见的危急重症包括胎盘早剥、胎盘前置、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妊娠合并冠心病、羊水栓塞等,临床治疗以剖宫产为最有效、安全的措施[4]。护理流程是指针对某一种或一类疾病而设立的程序化护理方式,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宗旨,提高患者抢救效率,
急诊危重症剖宫产手术方式专业性强,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后护士长分配任务,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准备工作按流程井然有序[5],另外通知麻醉医师、新生儿医师随时待命,助理医师做好迎接产妇准备。在危重产妇抢救过程中,手术室抢救流程由护士长负责制定,接到紧急电话后护士长负责整个救治过程的指挥工作,统筹护理、麻醉师、产科医师、儿科医师等多个科室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高效保证了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综上所述,手术室危重症孕产妇护理流程可使产妇和胎儿快速脱离危险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的安全性,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