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化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宫颈癌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为开腹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尿潴留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反复或长时间的滞留导尿管可使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显著上升,同时给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 有效地干预和处理尿潴留具有较为实际的临床意义。本文中旨在探究采用中医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
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0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且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根据术前的组织病理学标本明确诊断;(2)均采取全子宫切除+盆腔全面淋巴结组织清扫术;(3)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症状。排除标准:(1)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不平稳;(2)其他原因造成的尿潴留;(3)存在治疗上的禁忌症。最终总计纳入研究对象96例,根据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8.9±4.2岁、67.8±3.5岁,癌症组织类型腺癌18例,鳞癌16例,腺鳞癌14例,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基础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根据医嘱的内容给予导尿术处理和必要的护理,对可能存在的感染进行提前抗生素预防,其他无特殊;观察组患者则在相同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的干预措施,主要为穴位的注射治疗,选择的穴位包括三阴交穴和阴陵泉穴,针刺后患者应出现会阴部针刺样的放射感,注射维生素B1Z注射液1 ml,间隔1日进行,总计治疗2周。同时诊疗期间配合全面的护理,包括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消极或抑郁的心理情绪状态,通过穴位按摩推拿的方式辅助患者消除术后的消化道不适及疼痛等,保证充足的睡眠,调节患者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充足,大便通畅等。
(1)临床疗效分析:分为基本治愈-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可基本自行排尿,B超检查显示膀胱残余尿量少于50 ml,有效-患者基本可自行排尿,膀胱内剩余尿量低于100 ml,无效-膀胱内剩余尿量超过100 ml,无法自行排尿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等。(2)诊疗满意度评价:在诊疗结束时由患者本人就诊疗护理过程给予客观评价,总计10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程度越高。
研究中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基本治愈24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整体有效率为95.8%,对照组内基本治愈13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整体有效率为85.4%,显著低于观察组(P=0.035);满意度评价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分数分别为87.8±2.4 vs 96.5±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
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风险目前的文献报道中结果参差不齐,有报道显示其发生几率可达40%左右[2]。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宫颈癌术中子宫切除合并盆腔淋巴结和软组织清扫手术难以避免损伤神经,加之老年患者的会阴区软组织松弛,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长等,因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几率显著升高。另一方面尿潴留和尿路感染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从而加重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不适感受,延长治疗过程[3]。
中医在这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经验,穴位注射能够刺激盆腔神经,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从而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研究过程中多数患者对诊疗的接受程度较高,并且未出现与治疗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手法治疗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