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宁
(泗洪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宿迁 223900)
患者,女,65岁,因“窦性心动过速2小时”于2017年12月2日08时收入我院心内科。值班护士在患者右前臂植入24G套管针一枚,固定稳妥。立即遵医嘱予5%Gs50ml+盐酸胺碘酮0.3g以6ml/h持续泵入,12月5日10时患者症状缓解予停止用药,拔除留置针,患者穿刺处皮肤完好,无红肿、渗液。12月7日8时患者主诉右前臂疼痛,检查发现原穿刺点处出现红肿,可摸到2*2cm的硬结。立即予抬高患肢,硫酸镁纱布湿敷,每日3次,每次1小时.于12月8日08时患者诉疼痛加剧,红肿范围面积增大,硬结面积增大约6*8cm,颜色较前一日变深,使用0.5%碘伏纱布给予持续湿敷,三个班次分别更换一次碘伏纱布,并及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硬结的变化,同时患肢抬高,处于功能位,并指导患者握拳、屈腕等运动。12月10日患者主诉疼痛减轻,红肿面积较前缩小,约为4*5cm,12月13日面积为2*2cm。12月16日硬结约为豆粒大,肿痛消失,前臂出现脱皮。12月20日创面愈合。
胺碘酮的PH值是2.5~4.0。血液正常PH值为7.35~7.45,静脉输入各种强刺激性的、高浓度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组织损伤的发生。微量泵静脉注射胺碘酮浓度不应超过2ms/mllo[3],此患者是予5%Gs50ml+盐酸胺碘酮0.3g以6ml/h的速度持续泵入,也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原因[4]。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有压痛,组织损伤、坏死,影响患者的休息与康复。胺碘酮注射液只能单药注射,而需要注射胺碘酮的患者往往需要两路液体以上,因此在持续泵入胺碘酮过程中,每4~6小时相互交换输液通路,从而减少静脉炎发生的几率。
①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护理人员对胺碘酮药物的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不全。盐酸胺碘酮说明书明确说明尽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而临床护士往往忽视,没有接受特殊药物的使用培训[5],从而选择外周血管进行输注,强 长时间刺激血管导致药物性静脉炎发生。另外由于进针角度固定方法不当使针头与血管形成不适宜的角度,使针面紧贴血管壁,机械摩擦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充血、水肿,造成药物渗出性静脉炎。留置针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由于针管及某些药液对血管的刺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渗漏现象也随着增加[6].
②冲管不及时:4~6小时未及时冲管
③巡视不到位:胺碘酮注射液通过微量注射泵输入,高浓度胺碘酮经外周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成正比。值班护士对高危人群及输注强酸性药物未每小时巡视病房,观察不仔细。
④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不到位,留置针被衣袖覆盖,袖口过紧致血液回流不畅,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压加重,致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
①患者血管弹性差②皮肤松弛③患者不配合,躁动不安
3.1 心理护理
主动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告知家属床边陪护,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硫酸镁湿敷
临床上发生输液外渗,护士常规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热敷[7]。硫酸镁可以拮抗钙离子,钙离子参与平滑肌收缩,硫酸镁舒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平滑肌,降低毛细血管血压,使局部渗出减轻。镁离子为强极性物质,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以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3.3 用0.5%的碘伏纱布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60分钟,湿敷范围大于外渗的范围,并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对胺碘酮外渗引起的静脉炎者,有一定的疗效[2].碘伏主要成分是碘和聚醇醚复合,其中游离碘具有光谱抗微生物作用。碘伏治疗胺碘酮静脉输注引起的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疗效,主要作用是细菌对碘伏不易产生耐药性,机体也不易产生变态反应[8];碘伏对皮肤黏膜无刺激,能迅速减少创面的分泌物,并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从而达到修复、收敛、消炎的作用;碘伏本身具有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9],进而改善组织细胞代谢,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3.4 护士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前臂穿刺处皮肤的变化,做好交接班。
3.5 做好健康宣教
合理制定患肢功能锻炼。抬高患肢,肘下垫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使患者保持舒适,消除水肿,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鼓励患者活动患肢。先活动手指,做握拳和活动腕关节,再前臂做屈伸运动,最后后动上肢。活动时间及程度以患者耐受为主,循序渐进,每日3次,每次20~30次。
经过13d的精心护理,患肢活动良好,硬结消退,患者痊愈,康复出院。
5.1 选择正确的输液工具。盐酸胺碘酮属于高渗性药液,要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应该从中心静脉输入,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如从外周输入,应短时间使用。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5.2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指导其自我观察,尽早发现外物外渗,及时处理
5.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加强责任心和专科知识
5.4 输液期间加强巡视,重视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等,严格交接班,一旦外渗应立即封闭并密切观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