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南民族研究学术研讨暨《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周年办刊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综述

2019-02-09 01:36周真刚熊晶洁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学共同体中华民族

周真刚 陆 刚 熊晶洁

(1.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2.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2019年8月19日至23日,由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南民族研究学术研讨暨《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周年办刊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的100多位院校、科研单位、期刊杂志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收录论文130余篇。在众多高校单位中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73所,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教育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25所,期刊编辑部有《民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25家。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石松江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学科,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3 位,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大数据享誉全球,“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深入人心,减贫和易地搬迁人数为全国之最,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力推动民族工作跨越发展,全省民族大团结、大繁荣持续巩固,仅2018年全省民族地区实现减贫人口87.09万人,占全省减贫人口的58.8%,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58%;继铜仁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后,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黎平县等49个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单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达到1256个,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赞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民族学研究的智库支持。

开幕式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蒙洪敏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二处张世保出席并围绕研讨会主题作了发言,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贵州民族研究》主编颜勇研究员介绍了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的基本情况。

在这次会议中,专家、学者们围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共建美好家园”等议题各抒己见,学术氛围浓厚。会议分为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报告,在每一个会场专家学者们自由陈述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议题探讨。该会议为党和国家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助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乡村社会治理、易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工作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参考建议,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盛宴。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在主题报告中,来自中国社科院的郝时远研究员从“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实践”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有着文化多样与发展差距的特征。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发展差距唯有尊重和缩小差异方可通行。郝时远研究员还认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中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正在和继续解决的问题。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从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均体现了尊重差异,缩小差距的理念方针政策。现今,交通、互联网的兴盛,人类社会多样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汇聚,也面临移民、气候、贫困、战争、难民、疾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挑战,全球应该秉承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应大力强调“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郝时远研究员的这一主张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肯定,一致认为中国主张的包容多样、互利共赢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共同体的最佳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从“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研究出发,通过图表梳理的形式展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不同时代领导人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发展路径,从而更深层次地回答什么是民族,以及如何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金教授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理论发展特点,认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不同时代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均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且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繁荣等为根本政策,促进了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协调,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研究》马俊毅编审在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民族研究”的主旨报告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对中华民族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是新时代民族研究发展的契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价值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样对我国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民族研究要具备国际视野,关注全球治理与人类社会的未来;要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优势和经验形成理论话语,在国际上发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反对各种形式的激进民族主义,也防止同化主义及共同体研究的教条化;既要加强有形的物质的共同体建设,更要重视抽象的无形的共同体建设;既要重视传统学科的积淀研究,又要与时俱进,拓展新的研究主题和领域,深刻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治理价值。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在内部继往开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治理体系、经验、价值,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建构国家团结,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贡献具有现代治理意义的思想;同时,在此基础上,在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领域,以自身的软实力,引领和践行具有现代治理意义的概念和思想。“一带一路”生动体现了我国平等、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其落实与展开将有利于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理念。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动内外的研究,能够推进中国的治理现代化进程,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提振与塑造中国人的共同体精神,对于中国参与、推进全球治理发展并推进其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李资源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谈起,认为随着少数民族文化对内对外开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将日益复杂。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给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李教授从“如何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辩证关系”“客观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成就与问题”“切实把维护好少数民族文化安全落到实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这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李教授在文中阐述说,在民族和国度文化存在差异的背景下,既要坚持没有开放就没有安全的理念,把文化开放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又要增强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借着“中国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等,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市场都空前地开放,通过“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市场。因此,在发展中维护少数民族文化安全刻不容缓,需要不断深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传播力度和拓展有利的文化市场途径。

对“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主题发言的专家学者甚多,于此摘要综述。李静教授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中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重要路径。当前,我们的民族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进一步加强新常态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将更加有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拉近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进一步增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与稳定发展。郝亚明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着紧密的理论与现实渊源。在理论层面,前者对后者有一定意义上的深化与超越;在现实层面,前者是对后者当前所面临挑战的一种回应。就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构性基础,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框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平维彬作了题为《历史、当下与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的发言,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宏观层面的重大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表述。尤金菊在《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中认为民族心态秩序是民族在既有价值规范体系下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反映。从民族心态秩序对民族情感进行合理的建设,从而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认同是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王慧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凝结探讨了基于文化特性和政治特色的中华文化“民族性”;从国内、国际视野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将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实质有机结合,凝结中华文化,从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实践。虎有泽认为,民族高校对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可以使各民族之间架起相互学习、沟通、理解的桥梁,构筑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外,在分组讨论中,张琳、张少春、赵刚、陈亚东、张金芳等均从不同的角度陈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方面的研究,与会专家一直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多元文化的共生,大家应时刻牢记从精神上团结、凝聚,建设新时代伟大的民族共同体。

二、民族学发展史研究

民族学这一学科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一代又一代民族学家前赴后继,不断将民族学这一学科发展壮大,为民族研究和中国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本次研讨会上,有部分学者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对各自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袁晓文研究员在主旨报告发言中,全面梳理了自2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藏彝走廊的研究情况,对近百年来的藏彝走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从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研究的关系,认真总结了藏彝走廊与西南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经验,并指出,藏彝走廊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来西南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旗帜、品牌与重心之一。人类学民族学视角下的藏彝走廊研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走廊理论、民族学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王希辉对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做了介绍,对李绍明先生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所做的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并肯定了李绍明先生所著《民族学》一书的价值,他认为,李绍明先生的《民族学》一书初步建构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学术流派、研究领域和主要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我国民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民族学学科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李绍明先生的《民族学》一书对推动我国民族学本科教育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等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此外,吴金光回顾了中国学者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历届会议的概况,对在中国昆明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举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黄成龙、普驰达岭、李芳兰等分别就新中国建立70年以来的汉藏语研究、藏缅语研究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发展史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把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放在脱贫攻坚上,力争做好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这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次会议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列入了会议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为国家和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中央民族大学宋才发教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就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内涵及路径问题展开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制度供给,土地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度。土地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耕地是亿万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是搞活乡村经济的制度设计。如果对乡以下的“村”级组织,主要是采取“村民自治”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治理,它能够有效迅速解决乡村出现的问题。随后,宋才发教授指出在现今乡村振兴制度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获取城市权利的障碍,土地“二元制度”是导致乡村失去发展权的根源,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发展权的瓶颈。这三个方面制约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若想解决此问题必须达到和实现乡村空间的活业、活人与活村。“活业”是基础,“活人”是关键,“活村”则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归宿。国家应该从制度上、经济上和秩序上为乡村的振兴提供保障,从而全方位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贵州民族大学杨昌儒教授从关系民生的饮用水进行研究,探讨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贵州省桐梓县、绥阳县、织金县、大方县等随机抽查其中六个村寨所反映的用水困难问题,发现贵州农村饮用水存在水源水流量不稳定,水质保障难度大;管网建设标准低,维修养护不到位;队伍建设不健全,专业人才培养难等问题。农村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在开展脱贫攻坚中贵州省政府提出要把解决饮用水问题作为“硬任务”和“最根本的民生底线”。针对此问题杨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统筹兼顾;建强队伍,保护水源;明晰产权,创新管理。最后,杨教授倡导大家多关注民生的研究问题,认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关注。

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角度研究执政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认同增量。在对宁夏的生态移民村、内蒙古的牧点、广西的山村、云南藏区的乡村的调查中认为,尽管这些田野点在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综合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又存在脱贫攻坚行动在日程、标准、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共性。这些共性主要表现在乡村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化上:当地党委、政府成为脱贫攻坚的组织者、推动者,基层党组织成为具体的实施者;硬性考核的乡村脱贫攻坚工作是通过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推动的;党组织的建设成效具体转化为脱贫攻坚行动。在脱贫攻坚中,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汇总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资源兑现为执政党的民生、民心工程绩效,是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行动的基本逻辑和模式,其核心作用是弥补了基层组织力、动员力、影响力的不足。他认为脱贫攻坚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的民生大事,增加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优化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建设的氛围与条件,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现场学者的高度认同。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教授从党和国家历来关注的民生问题出发,探讨少数民族就业机制的问题。他指出,促进少数民族就业问题关乎少数民族群众民生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各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和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大局。尽管我国各少数民族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各地相差依然比较大,大部分地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面临很多障碍,受地理环境、语言差异、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就业环境等影响,仍然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机制来保障就业实质平等的实现。在立法层面要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就业促进机制,例如,细化对少数民族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内容,决不允许出现歧视少数民族的就业招录环节。此外,吴大华教授针对我国目前仍旧在扶贫搬迁、高校毕业生、资源开发地区等领域出现少数民族就业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三点意见,分别是:建立少数民族就业报告制度,巡视和质询制度,强化政府职责以及完善行政和司法救济制度。吴大华教授的建议从法律上根治少数民族就业的不平等现象,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民族大学刘荣教授以滇东北民族地方的扶贫实践为例,指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更是实现教育公平化的价值取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获取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实现人才供需平衡,体现职业教育本质属性,促进个体职业社会化。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要以内涵提升为导向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创立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开放职业教育市场,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帮助人们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生获得走向社会的通行证,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发出来。

关注此类议题的学者专家还有庄晨燕、周晓芳、汤夺先、温士贤、杨继文、巫达、王俊、左岫仙、左邱宇、方素梅、马伟华、刘玲、纳慧、侯万锋等。学者专家们均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相关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中国社科院方素梅研究员基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J村的调查与分析,认为滇桂黔石漠化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贫困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片区。地处广西西北部的J村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村的典型代表,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返贫易的特点,从脱贫走向振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贫困治理的过程中,当地党政机构和群众通过采取易地搬迁和产业转型的途径与方式,取得了扶贫和脱贫的显著成效。J村的个案对于滇桂黔石漠化区的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研究及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庄晨燕教授以广西两个壮族村寨为例,从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视角分析扶贫政策在村庄场域内部的实践困境生成与化解机制。认为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发挥基层行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政策实践效率的保证,也是乡村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的来源。方素梅着眼于学术界关注的石漠化地区研究,以广西的一个贫困面积大、程度深、脱贫难的毛南族村寨为例,认为当地党政机构和群众通过采取易地搬迁和产业转型的途径与方式,取得了扶贫和脱贫的显著成效。在扶贫过程中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群众自觉,能人带动的经验总结对滇桂黔石漠化区的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研究及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目前,我国仍旧有一部分群众和地区未能脱贫,乡村民生生活亟需得到改善,需要更多的学者、专家把研究投入到关切社会发展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上,为国家建言献策,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群体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利。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研究员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和应有之义。云南省通过实施农村文化扶贫,在助力扶贫攻坚、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公共文化空间和历史风貌的改变,加之人口流动和主观认识造成的影响,云南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创新,实现农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推进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发挥新时代乡村新风俗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民族地区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

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人文地理和社会风貌,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记载所占比重较少。近几年开始有学者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献学研究和人文考古,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考古发现,有效地呈现了地方的人文生态,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云南大学教授刘正寅从《民族语文献与中国民族史研究》议题进行研究,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学特点鲜明,在文献中保存的民族历史资料极为丰富。首先在汉语文献中的甲骨文、金文等古籍资料中,有大量关于周边民族文化的记载;其次,在非汉民族语文献中,中国古代民族史志文献既包括数量巨大的汉文文献,也包括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如蒙古语文献、藏语文献等;最后,还有汉语文献中的多语种性,在民族史志的书写中语言较多,既有各民族现在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有古文字,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名物制度等的记载,较多用少数民族语文的译写,也就体现了其多语种性。正是在我国民族史研究文献中存在以上问题,刘正寅教授呼吁相关专家学者在对中国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应该重视对民族语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进一步认识到民族语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他的这一研究对民族学、历史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文化关注点和更高的要求,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呈现和民族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贵州大学杨军昌教授基于自己所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从生态民族学的角度研究乌蒙山区古彝族文献中的生态载述及价值,通过古彝文中所记录的地方自然环境、生计方式、民间文化等研究彝族地方知识。他对彝族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丰富,问题深刻。仰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情结、观念及其地方性知识闪耀其间,既是对古彝文献的重要价值呈现,也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呈现。但是目前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中,对彝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力度不够,尤其是将其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地方性知识与“三大主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研究更是少见载籍。在发言中他呼吁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彝族文献资料,关注民间传统文化,以服务于区域的“五位一体”建设,助推区域实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他的这一学术意愿得到了在座学者的肯定和赞赏。

贵州省考古所周必素研究员从考古学角度探讨播州文化。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这四种飞禽走兽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具有特殊的意象。从战国到宋元期间“四神”的分布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中有壁画、雕刻、墓穴等。根据播州“四神”出土情况,被分为A、B、C、D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分别分为:a、b、c等。在会上,对于每一种类型,周必素研究员都给与会专家进行图片展示并详细解读,调动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激情。随后展示黄植墓、杨嘉贞墓等不同时期腰坑中出现的四神图片,通过四神不同的形状、工艺等,她认为这时期播州地区的四神在腰坑里的做法已经普遍流行,并且已经有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最后周必素研究员推断出在黔北地区四神装饰经历了从墓室内雕刻向腰坑里实物遗存转变的过程,这与黔北地区墓葬装饰图案由宋至明逐渐简化的演变相一致。从贵州黔北地区四神乃至墓室雕刻深受川南地区影响的分布范围看,这一相似的因素,仅辐射到贵州乌江以北地区,且是一个完备的体系。近几年,考古学界呈现出播州热的研究,但从“四神”角度来研究的学者较少,“四神”的演变和发展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播州地方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贵州省博物馆李飞研究员通过长期对海龙囤的研究向大家呈现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民间存在对明代九关中的部分关隘名实不符的现象进行了再次考证。得出“铜柱关”并不见诸明代文献,而最早见于清人的记载,“西关”“后关”等关名则文献无证,出名更晚。明代九关中仅“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与“万安关”四关因匾额尚存(或较晚仍存)而关名确凿。李飞研究员的这一发现对于后续进一步研究海龙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五、“非遗”和生境文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属性,差异性的文化成为最大的非遗亮点。这些文化的差异受地方自然生境文化的影响,折射到日常生活中便体现在服饰、节日、艺术等方面。

清华大学贾京生教授在主题会议上以自己多年对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调研为素材给大家分享了题为《“非遗”中的精神·智慧·艺术》的报告。报告分为四个方面:“非遗”是什么?“非遗”中的精神;“非遗”中的智慧;“非遗”中的艺术。首先,他指出“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比如民间的传统技艺,刺绣、蜡染,以及社会活动、表演艺术等。贾教授呈现自己多年收集的蜡染、刺绣图片,生动地解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在社会中的应用。他认为应用是有形的、物质的、可见可触的、多样的、个性的、精美的、经典的;其次,在对“非遗”文化产品开发中一定要秉承“非遗”精神,个人、家族要具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努力做到一生一世、代代坚守和传承,在工艺上追求精细,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完美;再次,对“非遗”中的智慧,要秉着学习的态度去认知,并将其发扬光大。例如在蜡染中所用到的工具、材料等都体现了民族地方的生态智慧,材料的汲取有利于自然,用之有利于自然,弃之消融于自然。在生态技术中地方群体具有小型、分散、灵活、易行、普适等经济技术优势,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地域特长,维护生态整体性、文化连续性和人的完整性等深刻文化哲学意义。当地因地制宜的工具制作、因材施艺的材料利用以及巧夺天工的工艺技巧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后,在“非遗”中,体现在服饰的造型、图案、形象和品位上要做到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识别度强和精美绝伦,只有这样,才能够呈现服饰的多元。贾京生教授在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在其精神、智慧、艺术上的诠释和解读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体现了一名优秀的艺术研究工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虔诚和尊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还有贵州省规划院何思黔研究员,他以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为例,着重于探讨中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对于民族文化,要立足少数民族村寨的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整体风貌。民族非物质文化,要传承经典,彰显丰富多彩的民族特征,激活民族艺术,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以赋予民族非物质文化生命力。同时他主张依托新技术,实现民族村落文化遗产的智慧化保护,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在对非物质文化挖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够让非遗文化走得更加持久。

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从民族生境文化进行研究,为大家分享了题目为《生境·生计·生命:生境民族学研究的主题》的主题报告。罗教授从“生境”“生计”和“生命”三个关键词进行探讨民族地区的生境文化。首先,他依次梳理了以往生态民族学研究的环境决定论、文化生态学、新功能主义等相关理论,认为如何看待生态、生计与生命关系问题,如何实现这三者的制衡,达成这三者的耦合,是当下生态民族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目前,学术界单纯研究生态系统远远不够,必须把人类文化放进去,把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态位也放进去,从整体上澄清人类行为的对与错、权利与责任,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他指出“生态民族学”发展至今天需要进行转型,提出了“生境民族学”这一概念。其目标是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人类通过文化加以改造的生态系统,重心在于如何澄清“人”在其间扮演的角色,明确人类的担当和责任等。在会上他进一步论述生境是人类生计活动的基础、生计是文化应对生境的结果、生命在生态与生计耦合中循环往复,并举蒙古族“五畜”并存的游牧方式、湘西苗族“铺树造田”和藏族对雪域文化的适应等案例进行论证人类未来取决于生境、生计和生命三者耦合的和谐统一。因此,根据罗康隆教授的主旨发言可得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在自然界延续发展。

此外,徐赣丽、王平、海路等就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

六、民族类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周年办刊工作经验交流会是本次会议的主要会程安排之一。在会上,很多学者以《贵州民族研究》为例,对民族类学术期刊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对《贵州民族研究》今后的办刊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学报总编辑刘曙光教授认为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新特征,特别是最近的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催生了一些新期刊,也使得一些期刊提质量、调结构,期刊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学科是期刊的基础和支撑,学科发展是办好专业期刊的前提条件。由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与其他专业期刊相比,民族学人类学期刊起步也较晚,学科的支撑力不够强大,质量和水平提升的空间非常之大。并建议根据学术发展规律、期刊发展规律、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科融合、媒体融合,构建与期刊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问题研究》执行编辑顾海娥《当前民族类学术期刊办刊的问题及质量提升的建议》阐述了学术期刊在推动学科发展中的两个作用,即通过学术评价明确学科构建发展的方向与内容、通过平台凝聚学者,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文中提出了当前民族类学术期刊办刊存在“刊物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缺乏深度专题研究、探索性和评论性文章少”等问题;提出了在坚持学术性和专业性两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期刊要有格局观,树立历史使命感等办刊质量提升的路径。该文还强调要善于发现新的议题,倡导学术探索与学术生命;要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要多角度挖掘期刊的附加值,多渠道推广优秀学术成果。中国知网期刊合作部主任栾天琪的《突破传统出版瓶颈,提升民族学期刊传播效率——以〈贵州民族研究〉为例分析》简要介绍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目前收录的25种民族学期刊出版文献量情况,从出版指标、评价指标、传播指标、即年指标四个方面分析民族学期刊2012至2017年的指标数据。以《贵州民族研究》为例,从收录情况、基金发文量、栏目发文情况、学科分析、地区分布、作者分析、机构分析、文献分析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和传播进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同时,简要介绍了数字出版的特点和优势。马静的《〈贵州民族研究〉期刊“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栏目文献分析及社会影响》亦通过知网检索数据,对《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栏目发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贵州民族研究》的发展分为初期探索、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到成熟发展四个阶段,对每阶段所发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贵州民族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七、总结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南民族研究学术研讨暨《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周年办刊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研究机构、杂志社和编辑部的支持下圆满落幕。在前来参加的众多学者中,除了学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外,也有谦逊的青年学者,所讨论议题多元,涉及面广,既有理论创新研究也有应用型研究。此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民族研究的学术会议。此外,会上专家学者对《贵州民族研究》以往所取得的成果和贡献给予肯定和赞赏,同时也对民族类期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

猜你喜欢
民族学共同体中华民族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