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竹漂运动文化特征以及功能价值研究

2019-02-09 01:36赵成彬梁美花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黔北运动文化

赵成彬 梁美花

(凯里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黔北独竹漂是流行于我国贵州省黔北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在该项运动当中需要人通过站在单棵竹子之上完成水上漂流,因其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同时又可以开展竞速比赛,因而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和喜爱。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上芭蕾以及一苇渡江等。经过长期发展,黔北独竹漂已经于2009年正式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我国2011年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并于由于黔北独竹漂所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够生生不息。因而探明黔北独竹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表达,对于人们深入认识该项传统民间体育运动,推动黔北独竹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黔北独竹漂的历史变迁

(一)黔北独竹漂的起源

独竹漂这一传统民间体育运动最早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水运皇木”,当时将用于建造各种中央级别建筑如皇宫、皇陵的上好木料,称之为“皇木”。接受朝廷指派命令的大臣通过前往各地寻找和采办合适的名贵木材,随后利用水路将其运输到中央,因而称作“水运皇木”[1]。在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盛产此类“皇木”,因而先后有众多朝廷大臣在贵州区域强征百姓采伐“皇木”。考虑到运输路途较为遥远,加之当地水系发达,因此“皇木”在采伐之后一般多采用水路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采伐后的“皇木”从采伐地运输至小溪处,即为“点水”,而后再从小溪河将“皇木”一路运输至大江大河中,最终送达中央政府。受自然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每年汛期贵州地区的赤水河等河道水位迅速上涨,此时最适宜进行水运“皇木”。由于“皇木”本身极其珍贵且专供朝廷使用,因此专门负责采办“皇木”的官员通常会委派专人负责水运“皇木”。此时运送“皇木”的人员需要抱着“皇木”沿山区小溪顺水源河道向下漂流至长江后,编筏、制作伐木舟继续前往京师,后期再沿运河或是至出海口由专船将“皇木”运送至北京。

由于在将“皇木”从小溪运输至长江的这段水道曲折狭窄、水流湍急,且河道两岸石壁突出,在浅滩位置处经常有暗礁存在,且运木人在抱运“皇木”时难以灵活掌控方向,进而使得运木危险性大大增加。后期运木人为求自保并顺利完成运木任务,选择直接坐在或站在“皇木”之上顺水漂流,当遇到突发情况或危险情况时则立即跳水自救,从而保障自身安全。而为了能够在运木过程中更好地掌控方向,勤劳智慧的运木人手持一根细木杆用于划水,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运木人身体平衡,另一方面也可帮助运木人随时调整方向,进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虽然在后期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已经不需要再使用此种传统方式运木,但这一独立站在或坐在单棵木上顺水漂流的技艺得以保留下来并经过传演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独木漂。

(二)独竹漂的发展变迁

1.民间发展 自然传承

最早诞生于贵州黔北地区的独竹漂原本为运木人为保障自身在水运“皇木”时的安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艺。但之后人们发现广泛生长在贵州赤水河周围的楠竹相比木材具有更大的浮力且便于人们掌控方向,因此后期人们通过使用楠竹代替之前的“皇木”,从而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独竹漂。在初始阶段,主要只集中于贵州黔北地区一带,呈典型分散发展特征。在此过程中除了作为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在端午节等节庆日中由当地人自发组成比赛队伍,在河中举行独竹漂比赛之外,因贵州山区众多,相比陆路交通,水运交通更为便利,因此当时经济条件一般的当地人还将独竹漂作为一种常用的水上出行方式,在抵达目的地后还可直接将楠竹转卖赚钱,久而久之独竹漂甚至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的生意。在当地人长期采用独竹漂出行下,独竹漂技艺得到持续改进,使得独竹漂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在传统节庆日中独竹漂也被作为娱乐活动项目,使得该项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

2.一度禁止 几乎绝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号召,为响应这一号召,黔北地区的人们曾专门开展了独竹漂表演活动。之后在某些特殊的纪念日当中,贵州黔北地区也先后举办了多次独竹漂表演活动,使得独竹漂的受众范围和传播范围得到了一定扩大,在当时甚至曾一度掀起了学习独竹漂技艺的“浪潮”。但后期部分县市为了避免在举办和表演独竹漂等水上活动时出现意外事故,开始逐步限制、禁止举办独竹漂等水上活动[2]。直至1976年这一禁令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执行,此时独竹漂运动几乎完全退出舞台,从事和参与这一活动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也直接影响着黔北独竹漂的传承和发展。当时黔北独竹漂运动基本已经濒临消亡。改革开放之后,贵州黔北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国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陆路交通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当地人开始从长期的楠竹水运转为陆路运输。尤其是在大力引进各种现代化的运输机械设备下,更是大幅提升了运输和劳作效率。此时黔北独竹漂作为一种常用劳动生产方式和出行方式的属性已经完全消失,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独竹漂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传授和学习独竹漂的人数骤减。当时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998年仅仅只有贵州黔北地区个别县市还在继续开展独竹漂运动,而当时掌握这一技艺的人数不到30人。

3.逐渐恢复 重获新生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中,贵州省代表团需要准备相应的表演项目,此时独竹漂这一失传已久的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再次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重新寻找掌握独竹漂技艺的当地人并进行精心编排后成立了贵州省独竹漂运动队,在民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更是吸引了社会各界对黔北独竹漂的广泛关注[3]。当时包括央视媒体、地方媒体等在内的各路宣传媒体纷纷用各种形式对独竹漂进行大力宣传,有效扩大了黔北独竹漂运动的宣传范围,提高了独竹漂的影响力。在2005年贵州申办第九届全国民运会时,考虑到现有水上竞赛项目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决定将独竹漂从原本的表演项目正式改为竞赛项目,并对其进行大力发展。随后当地政府部门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其他相关协会、部门进行积极沟通,通过大力搜集整理各类有关独竹漂的资料。并参考同为水上竞赛项目的龙舟项目,制定并出台了与独竹漂有关的裁判法、竞赛规则等,使得独竹漂运动的传承和发展得以更加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从2009年开始,贵州省还开始着手建设培养专业独竹漂人才的培训班,为促进黔北独竹漂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持。同年,贵州省还将独竹漂运动列为本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其与龙舟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共同举办了全国级别的邀请赛。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史上首个独竹漂运动协会、首支女子独竹漂运动队先后建立,大大激发了当地居民参与独竹漂运动的积极性。在新时期,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号召,黔北独竹漂所使用的器具也从楠竹逐渐转变为纯玻璃纤维编织物,以更加方便这一运动的开展和大范围推广、传播。

二、黔北独竹漂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性与地缘性

从明朝的“水运皇木”开始,黔北独竹漂已经经过了650年的沧桑变化,从最初的运木方式逐渐成为当地人常用水路出行方式,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成为今日以观赏表演和竞技为主要目的民间体育运动,黔北独竹漂悠久的历史这一文化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回顾黔北独竹漂的整个发展历程,可知其最早出现在贵州黔北地区与当地特殊的地缘条件有着紧密关联,正是由于当地崇山峻岭、水系发达,人们在运输和出行中选择沿赤水河顺流、逆流而上更加便利,因而成为了当地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可见,黔北独竹漂还拥有地缘性这一文化特征。

(二)艺术性与原生态

黔北独竹漂同样还具备原生态和艺术性这两大文化特征。独竹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最初的习性、环境和特征。自从明代在端午节前后频繁开始进行“水运皇木”,使得独竹漂运动初步形成以来,在黔北地区一直保留着端午节举行独竹漂文化习俗活动的传统民俗[4]。并且活动地点一直为当地的天然河溪如赤水河等,所使用的活动器材也大多直接取自本土盛产的楠竹,长期以来由黔北地区的村民作为独竹漂的文化主要传承人。虽然发展至今,独竹漂的器材等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总体来看仍然保留着明显的原生态性。黔北独竹漂运动要求人赤足站立或坐在直径为16cm到18cm之间的漂浮体上,对人的平衡感、力量以及柔韧性等均有着较高要求。在独竹漂表演活动中,表演者需要在狭窄的漂浮体上做出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如“金鸡独立”“一字马”等等。而在独竹漂竞赛活动中,则需要参赛者通过利用划杆赤足站立在细小漂浮体上快速漂流,无论何种运动形式,黔北独竹漂均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三)健身性与娱乐性

无论是最早的“水运皇木”还是后期发展形成的黔北独竹漂运动,最初均并非只是作为一项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而主要是当地人谋生或主要水路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但随后国家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并且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运用下,才使得黔北独竹漂正式脱离了生产劳作,成为一项专门的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在端午等重大节庆日中,人们通过举行独竹漂活动作为庆祝,其热闹的活动气氛、多样的活动形式等吸引了众多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休闲文化,对满足人们多元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5]。独竹漂竞速比赛,带有强烈的健身性,人们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运动体能。

(四)传承性与流变性

经历650余年的发展,黔北独竹漂仍然生生不息,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也表明黔北独竹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传承性。并且黔北独竹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不断将当下的时代元素融入其中,在基本保留其传统文化形态特点的基础上,主动对独竹漂活动的目标、价值取向等进行改变和创新。比如说独竹漂器材便从楠竹转变成可重复使用且耐久性良好的玻璃纤维编织品,表演形式也从人单纯赤足站立、坐在独竹上顺水漂流,转变至增加“金鸡独立”“一字漂流”等各种繁复、技巧性和观赏性极佳的表演动作,反映出黔北独竹漂具有强烈的流变性文化特征。

三、黔北独竹漂的文化表达

(一)独竹漂立足地方文化

黔北地区作为黔北独竹漂的发祥地,拥有极为深厚的独竹漂文化底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黔北独竹漂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最早的独竹漂是在黔北地区人民劳作生产和生活中孕育而成。受黔北河运文化的影响,当地人勤劳质朴且充满智慧,为了能够在水路运输中保障自身安全而逐渐形成的黔北独竹漂,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充分反映出了当时黔北人民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征服自然的精神气概。立足于黔北地方文化基础上的独竹漂运动,就是在当时特殊时期黔北人民同艰苦生存环境进行抗争的直接体现,而黔北独竹漂运动在器具、运动形式等方面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当地人民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二)利用文化物化与活化

黔北独竹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将黔北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根本基础,通过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如发达的水系、雨水充沛、盛产竹材等,在有效丰富黔北独竹漂文化表达形式的同时,也为其在新时期的发展、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多种途径。比如说在当地积极举办大型独竹漂运动会、独竹漂表演活动与竞速比赛等,可以通过依托具象化的黔北独竹漂表演形式,将更多当地特色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以充分展现黔北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别样的文化风采。例如在当地举办的独竹漂表演活动中,表演者身穿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服装,赤足站立在细窄狭长的漂浮体上,利用一根细细的划杆保持自身平衡[6]。时而做出劈腿、弓步等高难度动作,时而加入转呼啦圈、转绢布等表演动作,将当地少数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优秀的黔北水运文化等融入在精彩绝伦的独竹漂表演当中,充分体现出了黔北独竹漂的文化特性和地域色彩。

(三)独竹漂文化的群众性

黔北独竹漂来源于当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也使得黔北独竹漂文化具有强烈的群众性,所有民众均可以直接参与到黔北独竹漂活动当中,而这一特性也在其多样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例如贵州省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中将黔北独竹漂作为一项专门的运动项目,经过专业培训和层层选拔后,构成了一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专业独竹漂运动队,通过为广大民众奉献各种各样的精彩运动表现,使得黔北独竹漂运动可以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互动。除此之外,随着黔北独竹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除黔北地区之外周边其他省市地区也开始全方位地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独竹漂文化活动,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直接参与独竹漂活动,深入感受黔北人勇敢、拼搏向上的精神与意志品质,体会独特的黔北独竹漂文化。而在不断扩大群众基础的同时,黔北独竹漂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支持[7][8]。

(四)独竹漂文化持续创新

黔北独竹漂文化的持续创新也是其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大重要原因。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黔北独竹漂实现了与当地人生产劳作和日常生活的完全分离,转变成一项纯粹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和竞赛项目。如在现有的独竹漂表演当中,通过将布依族嫁娶文化融入其中,两名表演者分饰新郎和新娘,通过身穿当地传统民族服饰,两人同乘一根竹竿完成拜天地、揭盖头等各项布依族婚嫁仪式活动,使得观众能够充分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当前黔北地区还将独竹漂发展成一项特色旅游项目,通过积极培养专门的表演团队、承办各类活动比赛等方式,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地体会黔北独竹漂文化。

四、结语

作为贵州黔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黔北独竹漂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因其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等文化特性和多种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使得黔北独竹漂受到的关注不断加大,吸引了一大批喜爱黔北独竹漂文化的受众。在新时期,当地还需要通过继续立足本地文化,充分发挥黔北独竹漂文化的群众性,积极对其文化表达形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黔北独竹漂能够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黔北运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不正经运动范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黔北六县茶产业发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