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康复期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02-08 01:59:38黄拥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经颅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黄拥军

受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老年人口数量明显激增,进而导致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提高。认知功能下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如何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以往临床对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多采用功能锻炼等方式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并不能满意当今临床的需求[2]。随着医学临床的不断进步,非侵入性脑刺激方法逐渐在脑卒中后并发症患者中得到有效应用,如经颅直流电刺激或经颅磁刺激等[3]。其中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对患者细胞代谢、定性及分化错误等产生影响,阳极刺激可增加患者细胞兴奋性,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4]。本次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104例。纳入标准:(1)均满足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诊断;(2)入院时意识清醒,且病情稳定;(3)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4)首次脑卒中发病。排除标准:(1)存在心、肺、肝、肾等其他大器官功能障碍;(2)伴有恶性肿瘤;(3)存在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4)既往存在器质性脑部疾病;(5)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按照数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7.6±2.1)岁;卒中至康复治疗时间15 d~3个月,平均(1.3±0.3)个月。研究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平均(67.5±2.3)岁;卒中至康复治疗时间13 d~3个月,平均(1.5±0.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为患者进行神经营养治疗,改善患者微循环,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训练、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及改善步态锻炼等,每次锻炼时间为30 min,每周进行5次锻炼,连续进行2个月的恢复锻炼。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经路直流电刺激治疗,具体如下:功能锻炼方式、锻炼频次及锻炼强度与对照组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使用磁场刺激仪(德辉,CCY-Ⅲ)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取患者仰卧位,采用直流电刺激模式进行治疗,阴极目标为对侧肩部,阳极目标为脑区,在进行直流电刺激是叮嘱患者进行上肢活动,对于活动肌电达到阈值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肌肉收缩能力恢复增强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设置刺激强度为1.0 mA,刺激时间为20 min,每周进行5次直流电刺激治疗,在进行电刺激治疗时应当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降低外周对于患者治疗的影响,同样接受2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两组炎症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抽取患者空腹上肢静脉血,采用离心机对所取样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设置为3 5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获得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循环酶法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检测。本次研究所使用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公司提供,并且由同组人员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2)对两组智力、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智力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量表进行评估,该评估量表功包含核心分测验10个,其中包含知觉推理、工作记忆、言语理解、加工速度、认知效率及一般能力6个方面,患者所得评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智力恢复情况越好;认知功能障碍采用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量表(HDS)进行评估,该评分分值总分为32.5分,重度认知障碍为0~10分,中度认知障碍为11~20分,轻度认知障碍为21~29分,30分及以上为认知正常,患者所得分值越高,证明患者所存在的认知障碍轻度越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活动量表(FAQ)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针对于老年患者,本次研究主要纳入患者均为60岁以上患者,有较高的使用效度,该量表评分越低,证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改善情况越好。(3)对两组认知功能改善疗效进行分析,疗效评定根据患者HDS评分量表得分改善情况进行划分,显效为治疗后患者HDS评分提高5~9分;有效为治疗后患者HDS评分提高3~4分;无效为治疗后患者HDS评分提高2分及以内或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IL-6、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TNF-α、IL-6及Hc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s)

2.2 两组治疗前后HDS评分、WAIS评分、FA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DS评分、WAIS评分、F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DS评分、W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A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DS评分、WAIS评分、FAQ评分比较[分,(x-±s)]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因脑卒中所导致的多种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常见,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多建议早期接受康复治疗,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认知[6]。目前临床所使用常规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属于单一、重复锻炼,产生的临床疗效并不能满足当今临床需求[7]。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指出,采用经路直流电刺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8]。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手功能及上肢功能障碍研究,结果发现,对患者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促进患者肌肉张力恢复,使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而且对于脑局部活动的同步性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功能障碍[9]。

经颅直流电刺激属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安全性较高,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侵害性损伤,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10]。有刺激输入控制软件、阴杨电机组成,阳极对于大脑皮质可以起到兴奋作用,而阴极对于大脑皮质兴奋可以起到抑制作用,阴阳电极通过采用微弱电流刺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增加患者伸进突触的活动两,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目的[11]。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进行分析,因为在脑卒中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中均有炎症反应的参与,良好纠正患者炎症反应状态是存进患者预后改善的关键,也是降低患者继发性损伤的关键。在巨噬细胞被激活后TNF-α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当TNF-α达到一定水平时则会对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从而加重细胞损伤,延缓患者康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高水平TNF-α可以产生细胞毒性作用[12],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神经系统TNF-α可以产生神经毒性,高水平TNF-α对神经细胞凋亡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会加重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不利于患者康复[12]。高Hcy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人体内S-腺苷基甲硫氨酸的代谢产物,Hcy的过氧化物及成氧自由基对造成内皮细胞功能结构的损伤。Hcy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即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Hcy水平可作为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IL-6属于前炎症因子,在细胞免疫、机体炎症反应中均有IL-6参与,对于机体最初的炎性免疫瀑布可以起到诱导作用,导致大量炎性细胞在病区聚集,加重局部炎症反应。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当神经系统发生损伤后,IL-6水平会出现明显升高,且损伤范围越大,IL-6水平越高[12]。hs-CRP属于机体比较敏感的炎症反应因子,在一定程度hs-CRP水平可代表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hs-CRP、IL-6及Hcy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配合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状态可以起到调节作用,这可能与其治疗机制存在一定联系。

本次研究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特对患者进行各量表评估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HDS评分、W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A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对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经路之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状态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对于机体炎症反应状态也可以起到改善作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颅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4:06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4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7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