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人大” 保障代表履职

2019-02-07 05:36陈志国
浙江人大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代表基层

陈志国

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加快推进,深化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特别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必然趋势,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坚定、道路越来越宽广。

机遇:技术创造人大信息化广阔空间

一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为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化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以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高速度持续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使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人际交流方式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推广和运用信息化技术,为代表改变传统的履职方式,增强代表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开辟了重要途径。二是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督政意识,为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化注入了持久动力。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8.9亿网民,连续五年保持持续增长,人民群众通过现代信息平台来联系人大代表、表达个人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趋势越发明显,迫切需要我们搭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传递社会的关切。 三是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的客观需要,为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现代信息传输网络所特有的双向互动性,对加强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四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基本诉求,为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发展机遇。当前,全国和各省(区、市)人大已相继将现代智能会议系统引入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使人大会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代表履职的巨大牵引作用得到充分展现。同时,随着人大工作的发展,代表履职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履职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服务。

展望:实现信息共享、智能辅助、安全便捷

當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化建设已经驶上快车道,经济社会以及民主法治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加快基层人大信息化发展,推进人大代表履职方式、载体与时俱进,将成为推进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省市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决策部署,把握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实现信息共享、智能辅助、安全便捷为主线,坚持规划建设与规范管理并重、数据集成与功能应用并重,全面推进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高信息化的服务保障能力,为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基层人大履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作为引领,要根据全国人大提出的人大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区三级人大工作实际,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体构架和具体布局,坚持统一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二是需求主导、注重实效。推进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关键是要紧贴代表工作实际,把握代表工作特点,服从和服务于代表依法履职的实践需求。按照“互联网+”的工作思维,以代表精准履职、有效履职的实际需要带动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发挥信息化对于代表工作的“放大效应”“联动效应”。三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服务,为人大代表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要通过协同建设,加快实现上下级人大机关之间、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减少重复建设,使信息资源在流动和共享中发挥最大的履职支撑作用。四是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安全可靠运行。

路径:建立更优质、更快捷、更智慧的履职平台

一要强化认识,准确把握加强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第7项关于政治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赋予了人大信息化应用的任务和要求,就是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密切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畅通民意渠道与表达方式,创新人大的活动方式与工作方式。同时,中发〔2015〕18号文件对建设和利用网络平台,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作出了具体部署;浙江省委也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两联系”作为民主法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深刻认识人大信息化建设的新背景、新任务,把握信息化建设要为人大常委会履职服务、为人大代表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这条主线,深化落实共建共享、同步发展的基本要求,抓住时代机遇,建立更优质、更快捷、更智慧的履职平台,努力开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深化统筹,切实加强对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信息化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倍增效应,而且对民主政治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要建立常委会党组统一领导下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组建包括“一府一委两院”及其相关部门参加的人大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统筹和联席会议的工作协调作用,加强科学指导和宏观把握,着力加强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抓好阶段性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三要加强整合,有效推进代表履职公共信息库建设及利用。要结合代表工作实际,以立法信息资源库、监督信息资源库、人大代表信息库、人大基本知识库为重点,积极推进人大信息数据中心建设,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代表履职提供全面的信息保障。在信息库建设过程中,要研究建立相关数据标准,形成人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要加强人大机关各部门之间以及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及其组成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确保信息采集归类的及时完整、鲜活可靠。要以信息服务的全面及时,助推代表履职监督的精准深入,探索数据评价、数据监督、数据整合民意、数据辅助决策,为常委会及代表全面履职、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四要加快开发,扎实开展代表履职应用系统建设。建设人大机关的业务应用系统,是人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紧贴基层人大工作需求、紧扣代表履职实际需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以监督工作业务系统、代表工作业务系统和综合服务保障系统为重点,明确责任分工、稳妥分步实施,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一套符合人大工作实际和代表履职特点的业务应用体系,加强与“一府两院”相关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司法实践信息平台对接,真正实现社情民意的收集、归类、分析、处理的共建共享,为代表履职空间的延伸拓展和人大工作的创新实践创造有利条件。要顺应信息技术趋势,加快探索智能移动终端等技术应用,逐步提升人大代表掌上履职服务水平,更加有效地满足代表履职需求。

综上所述,推进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简易、实用、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既要做好系统的科学规划与开发建设、注重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整合,又要突出更好地为代表提供精准的服务保障、让代表的履职更加精准有效这个价值取向,在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代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基层在线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