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工艺专业跨学科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9-02-07 05:31陈灵娟高峰
职业·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龙泉青瓷工艺

陈灵娟 高峰

“中国陶瓷之父”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是祖先留给今人宝贵的文化瑰宝。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捧回“人类非遗”证书,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进入21世纪,青瓷等工艺品因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工艺的独特和造型品质的完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推崇。浙江省龙泉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龙泉青瓷龙泉宝剑经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思想,提出打造“百亿产业”目标,一手弘扬剑瓷文化,一手培育剑瓷产业,全力推进“人才立剑瓷、品牌树剑瓷、科技强剑瓷、文创兴剑瓷、旅游促剑瓷、市场壮剑瓷”的工作举措。

龙泉青瓷产业的发展,对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了解到,新时期青瓷技艺人才要求德、技与艺全面发展,具备青瓷制作及创作相关技能,具备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具体来说,青瓷工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青瓷专业技能,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能够进行青瓷成型、装饰、施釉、烧制等基本技能,能进行作品创作,具有一定青瓷营销和市场开拓能力。

因此,融合培养,成为新时期青瓷工艺技能技艺型人才培养的途径选择。融合,不仅要求产教融合、学做融合,还要求学科融合、素养融合。为开展新时期青瓷工艺专业学生融合培养的实践,在产教融合、学做融合的基础上,探索青瓷工艺专业与语文学科融合培养。跨学科融合培养以素养融合为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制作工序,还要学会创作,并以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驱动,知晓创作之源,丰富创作之思,表达创意之美,从而满足新时期青瓷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模式构建

“青瓷+语文”跨学科培养以素养融合为基础,确定青瓷工艺专业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交叉融合区块,从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入手,打造青瓷工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生态链。其中,课程建设以融合化为体,综合化、情境化、特色化为翼,开发基于青瓷专业与语文素养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学生培养以复合型为本,素养兼顾学生的生活必备、职业必备和生涯发展;师资队伍以跨学科为基,通过明确目标和搭建平台实现团队教师的知识扩容,以达到讲师、技师和人师三个维度的融合培养;评价体系以多元化为目标,着眼于多主体、多角度、多层面,通过“以展促评、以评促学”,实现对课程、学生和教师的融合评价,从而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制度保障,实现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建构中均以制度化为保障,确保实施开展与效果呈现。

二、青瓷工艺“专业+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1.课程开发

根据调研,确定青瓷工艺专业的核心素养为青瓷成型、青瓷装饰、青瓷烧制、青瓷创作、青瓷鉴赏几个方面;根据教育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职语文的核心素养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参与。根据青瓷工艺专业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点,确立它们交叉融合的部分,即创作审美、思维创新、文化传承和创意表达。在“青瓷+语文”的课程开发中,以素养融合化的课程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着眼于学生融合素养的培养。在具体项目设置中,体现為综合化、情境化和特色化。综合化即以设计典型任务为主,典型任务体现综合、多样和开放的特点,综合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多样呈现融合方式,开放连接课堂内外与校企之间。学生通过典型内容的学习,体会综合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体验典型的思想情感,呈现典型的学习成果;情境化指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内容对接学校、企业和市场情境,通过情境导入、情境问题和情境方案等,唤起并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色化主要指课程体现青瓷工艺专业的“非遗”文化与“非遗”技艺传承的特色,体现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体现语文的语言与审美的结合。

在课程开发中,课程设置以青瓷工艺几大核心素养为主线,分设传统造型、创意造型、装饰艺术、作品鉴赏和创意命名五大板块,各板块以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为基础,分层次有侧重显示青瓷工艺创作、装饰、鉴赏及文化等方面与语文的融合点,并以课例的形式展现素养的融合。每个板块3~4个课例,从语文视野体现青瓷专业学生的创作审美、思维创新、文化传承和创意表达。

2.学生培养

龙泉青瓷协会会长陈爱民曾说过,龙泉老一辈的制瓷人大都是上世纪原上垟国营瓷厂或者是家庭作坊师带徒培养出来的,现已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希望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成为造就新时代大师的摇篮;他指出在学校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工匠精神、学生创新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当下龙泉青瓷产业虽蓬勃发展,但总体而言,其产品存在设计原创不足、仿造较多,在技术及艺术上突破还不够等问题。

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注重基础技能与素养,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意识及设计能力,并使之具有一定的青瓷营销和市场开拓能力。学生首先成为青瓷工艺的“匠人”,了解熟悉青瓷工艺制作工序,能独自完成作品制作,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然后成为“艺人”,成为龙泉青瓷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新生代,在制作的基础上还要会创作、创新,并赋予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厚度。语文学科与青瓷工艺学科的融合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文化挖掘、创作淀积和创意解读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做好青瓷文化的传承、挖掘和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中,以青瓷工艺专业核心素养某一内容为依托,融合语文核心素养,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以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项目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以情境化问题解决为载体,通过情境化方案呈现,融入生活情境和职业情境,融合青瓷专业学科与语文学科素养目标,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素养的培养实践。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布置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实现与资源互动;课中学生以项目任务为依据,以合作和探究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等方式,完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迁移探究,融入语文核心素养;课后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为导向,开展多元评价。

3.师资建设

为配合青瓷工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素养提升为基,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融合发展机制,实现“五个一”,即引领一个专业发展,联系一家企业,参加或指导一项技能大赛,开发一门课程,主编一本教材,并以“讲师、技师、人师”三师融合为方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是前提,了解跨学科融合的相关知识和方式是提升,具备行业发展的前瞻眼光和理性认知,并具备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热心和能力是亮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使用和管理并举,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建设机制,完善激励与评价,培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精神,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不少于1个月的规定;文化课教师深入所教专业,深入专业课的实习实训场地,深入企业调研每年不少于2次;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组建合作共同体,如项目组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开展融合培训及考核,建立文化课教师跟岗下企业制度。建立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师融合发展模式,在“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名校中的青瓷工艺专业建设、浙江省青瓷工艺优势特色专业、张晞大师工作室,均采取专业课与相关文化课教师合作模式,共同进行项目申报、共同开展项目实施、共同参与项目考核等。同时,强化制度保障,建立教师培养、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制度。

4.创新评价

为满足青瓷工艺专业学生融合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校创新评价方式,实现多主体、多角度、多层面评价融合。该评价以“以展促评、以评促学”为实践载体,通过展示、展销和展演,对学生技艺及作品在各层面、各场合开展评价。课程的融合化、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与素养、学生的复合型培养最终以学生技艺、作品接受行业、市场检验的方式完成评价。

多主体主要指改变原来由教师主导的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呈现教师、学生、企业人员、社会人员等多方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并注重学生主体之间的互评;多角度指改变原来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把作品展示评价与课程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统一;多层面指面向班级、学部、学校和行业,从四个层次把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比,为学生搭建不同的专业展示和发展平台,学生作品从面向教师走向面向大众,评价标准越来越接近行业标准水平,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三、小结

《浙江日报》曾这样评价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这是一所学校,又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这里成立了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研究中心,这里是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这里有龙泉青瓷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甚至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也设在这里,因而被誉为青瓷人才的‘孵化器。”(青瓷人才孵化器)融合發展,是青瓷工艺专业的今天,更是它的明天。青瓷工艺专业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培养,着眼于当前,更着眼于未来。以人文为底蕴滋养,我们将为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大师审美”“大师思维”“大师素养”的青瓷技艺人才而求索前进。

(作者单位: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龙泉青瓷工艺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龙泉青瓷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龙泉青瓷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