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书

2019-02-06 04:04高文美
延河·绿色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炕头闲书小人书

高文美

父亲是极愿意让我们苦读书的,他几乎十年不添一件新衣,终年不沾荤腥,却愿意为我们读书3.5分揭贷款;但他也是极厌恶我们读“闲书”的,就是当今老师提倡孩子们需要多读的课外书。谁要读“闲书”,他就骂谁不成器,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劲。而我却恰恰不争气的特别喜欢“闲书”,但我也是万万不敢在家里,在他眼皮底下读的。挨骂事小,书被没收了事就大了。

那时候,书籍相当匮乏,全村也找不出几本像样的书来。好在,有户原本姓杨的人家,过户给姓高的,是我们的邻居,听说他们家在大城市有很多亲戚。他们出一次门总会带回来许多无前因也无后果的小人书(现在我才知道是连环画),我就会用家里偷来的猪香油、油馍馍、酥鸡肉、毽子、羊关节,甚至未使用的新本子上撕掉几张纸以供他们叠飞机,跟他们换取小人书。换回来的小人书是有时间限制的,我就如饥似渴地爬在他们家炕沿上看,总也忘了时间,天黑不回家,被大人喊叫的时候才知道惊恐。

我不知如何是好,丢下小人书,明天我该偷什么?不丢小人书,哪里藏它?他们家的女主人我的大奶奶看出我的窘样,她说我给你藏着,明天你来了自己找。她把接过去的小人书,压在炕头的袼禙之下,我飞似地跑回家。

第二日,抽空从袼禙之下抽出小人书,爬在炕沿上继续看。

也许因他们家起初姓杨的关系吧,小人书全是《杨家将传》的节选部分,《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智审潘仁美》《平定西夏》《女将出征》《山寨招亲》等等。虽然无头无尾,看得多了,也能渐渐理出一些头绪,但是没有结果的故事,终成为心中小小的遗憾。

小人书犹如逢年过节的美食,总是不常有的,我就爬在我家纸囤上看。那里有父亲母亲的结婚证,像奖状一样;也有泛黄泛白的旧报纸,几年前的旧新闻,看起来依然津津有味,爬纸囤也只有夏日粮食起虫母亲要晒死虫虫们的时候才会有的福利。母亲要我帮她捉虫,我便捉着捉着爬起纸囤来。母亲一直认为我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不免有些傻里傻气。

纸囤也没得爬时,就跟小朋友们疯玩。一日,到一个小朋友家死命疯玩的时候,发现她们家墙壁上张贴许多纸画。每张纸画上面又有多个小图画,图画下方有文字解说,每四张纸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一下就被图画内容吸去了灵魂,一张张看下去,脚地上站着能看到的都看完了,抬头看着炕头之上的纸画不知如何是好。数一数,八张,刚好两个故事,心理踌躇不定……

“咣当”一声,镰刀扔在石锅台上清脆猛烈的声音,紧接着“文美,能回家吃饭了”从一个中年妇女拉长了脸的嘴里吐出来。我的脸“唰”得热得滚烫,即刻蔓延到脖子里,背却汗毛直竖,急忙跳下炕沿趿拉着我那双倒了后跟的花布鞋飞跑到我家院子门外,久久不敢回家。父亲是出了名的严厉,女儿不经别人允许就立在别人家炕头,不打死我才怪。他要问我咋到人家炕头上,我是着实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直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上去的。

人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没几日,我便又惦记起那些个纸画,上次看到武媚娘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那以后呢?她后悔了吗?她伤心了吗?皇上发现了,会不会用鞋底子抽她?这些疑问萦绕在我心间,绕得我日夜不得安宁。只得询问那个小朋友她们家的画哪里来的。买的呀,过年买的,艳艳家有,花花家有,飞飞家也有……合着,就我们家没有。我们家总是这么穷困,这么清贫。我便在心里暗暗励志,我要好好學习,长大了好好挣钱,挣好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的纸画,把我们家贴得满满的。那里那里都贴,绝不只贴一圈,窑顶也贴,炕栏上也贴,把那个“一家之主”的对子也撕掉,改贴纸画,我睡着躺着站着都能看,看个够。

在我没有长大没有挣钱的现在,我还是想去看看那些纸画。上次那家肯定不能去了,她说,我们上次玩得太嗨,把她家里糟蹋得不成样,她被挨了一顿狠揍。她说你喜欢的话我们去别人家去看。也不记得我们去了多少个小朋友家,去了多少次,耗了多少时间,担了多少心,才看完这些故事。看完以后才知道,每家每户的故事有很多重复,都是过年时节从集市上成沓买回来的,不为阅读,只为装饰。它也不叫纸画,叫“年画”。

也许编辑故事的人对唐朝情有独钟,全部故事都围绕唐朝人物,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杨玉环等等,但到现在我清楚记得的不是一代君王的大事件,而是两则小故事。一则为魏征有意拖死李世民藏于袖袍里的鹞鹰,另一则为房玄龄夫人不畏死喝掉皇帝赐给她的“毒药”,实为有趣。

我读的第一本真真正正的“闲书”是初中一年级寒假之时,在家翻出一本《杨家将传》,那是一本完完全全的没有半点破坏的书。黄皮行书字体《杨家将传》写于封皮的右上方,剩余地方画着有关书籍内容的素描画。书由后往前读,内容自上而下由右至左,毛笔字,繁体,读起来特别费劲,差不多用掉了我整个假期。我猜想这是爷爷的书,只可惜现在找不到了,许是当破烂卖了。

在家里读,总免不了藏匿不好,露了马脚。一日,读得正上瘾,父亲担一担水回来,瞅了我一眼,没吭声,随后走了。我猜想他暂时不回来了,谁知不一会他又回来了,担一担水,再瞅我一眼……

终究是孩子大了,不好再出口相骂,更不好拳脚相加。这本书读得苦涩,家长的无声阻挡,内容之庞大,繁体字过多,语言介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现在想想,当初实为一无书可读,二有些叛逆,要不也不会下苦功攻读,要是把它插入语文课本当中,或许我还会讨厌它。这样一本“闲书”认认真真读下来,不仅仅让我学习了杨家精忠报国的精神,更是对我日后阅读课外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我可以三天读完《飘》,一天读完《平凡的世界》,两小时读完琼瑶的一本小说。它不仅使我涨了读“闲书”的本领,同时,在我以后求学的生涯中,无论是对阅卷的速度还是答题的速度都有帮助。同时,它也改变了父亲对“闲书”的偏见。

责任编辑|李 瑾 刘思雨

猜你喜欢
炕头闲书小人书
童年的小人书
中国哲理画
蹭书
回家读“闲书”吧
一本小人书
热炕头
一盘土炕挨娘坐
别把飞机当“炕头”
庆幸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