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节选)

2019-02-06 04:00儒勒·凡尔纳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旅行家梅斯凡尔纳

【法】儒勒·凡尔纳

《从地球到月球》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28章。作品于1865年9月14日~10月14日连载于《辩论报》,同年10月25日出版单行本。

凡尔纳在创作《从地球到月球》的时候,正值美国内战结束,考虑到战争结束之后,那些闲置武器的处理问题,他听从一个朋友的建议,写出了关于大炮送人上月球的故事。故事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本次节选的故事就出自该书的第26章“开炮!”。

这时候,那三位勇敢的旅行家出现了。一看见他们,叫声突然间更响了,美国国歌从所有激动的胸膛里飞了出来,真正是众口同声的大合唱,几百万人合唱的《扬基歌》像怒吼的暴风雨一样,升上大气层最高的边缘。

接着,这阵不可抗拒的兴奋消失以后,歌声也刹住了,最后的合唱慢慢地消逝了,喧闹的声音也停了下来,随后是悄悄的低语声笼罩着激动的群众。这时候,法国人和那两个美国人穿过围栅(围栅没有开放、所以无数的群众都聚集在栅栏外面)。陪他们一起进来的,有大炮俱乐部的会员们和欧洲各个天文机构派来的代表团。巴比康冷静沉着,安静地发布最后的命令。尼却尔紧闭着嘴唇,两只手抄在背后,迈着坚定整齐的步子走着。米歇尔·阿当跟往常一样悠闲,穿着地道的旅行服装,脚上一副皮绑腿,腰里一只猎物袋,一套肥大的褐色丝绒衣服,显得空落落的,嘴里叼着一支雪茄,一路上走过来,不停地和群众热情地握手,跟王子一样大方。他总是兴致极好,精神愉快,一面笑一面说笑话,不停地和高贵的秘书梅斯顿开玩笑。一句话,直到最后一秒钟,他一直是个“法国人”,或者还要糟,一直是个“巴黎人”。

十点的钟声敲过了,现在该到炮弹里去了。下井,旋紧门板的金属扳手,挪开起重机,拆除哥伦比亚炮口上的架子,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一些时间。巴比康在下井以前把他那只误差不超过十分之一秒的计时器和莫奇生工程师的对了一下,工程师负责用电流开炮的工作。这样,三位被关在炮弹里的旅行家用眼睛盯着从容移动的时针,就能够知道确切的动身时间了。

现在该分手了。这一幕非常动人连一向狂热、快乐的米歇尔·阿当也受到了感动。梅斯顿从他那双干枯的眼皮底下找到了一滴老泪,毫无疑问,这是他准备在这个机会使用的。他把它倾注在他那亲爱的、正直的主席前额上。

“要我一起去吗?”他问,“趁现在还来得及。”

“不可能,梅斯顿老兄。”

过了一会儿,三位旅伴安顿在炮弹里,他们从里面旋紧门板的螺丝钉。现在,哥伦比亚炮口已经摆脱了一切障碍物,自由自在地指着天空。

尼却尔、巴比康和米歇尔·阿当终于被关在金属车厢里了。

这时群众的热情已经达到了最高峰,谁有本事来描写月亮在一尘不染的天空里慢慢地走着,一路上把闪闪的星火都熄灭了?这时候,它正在穿过双子座,已经走到了地平线和大顶山中间的地方。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我们应该瞄准目标前面的地方,正像猎人瞄准他所等待的野兔一样。

可怕的寂静统治着一切。大地上没有一丝微风!胸膛里没有一点气息:心也不敢跳了!所有惊慌的目光都盯着哥伦比亚炮的炮口。

莫奇生的眼睛追随着计时器的秒针。离开炮的时间只有四十秒钟了,每一秒钟长得好象一个世纪。

到了第二十秒钟,所有的人都打了一个寒战,群众突然想到那三位关在炮弹里的旅行家也在一秒一秒地计算着可怕的时间呀!突然传来了一个孤独的叫声:

“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開炮!!!”

莫奇生突然用手指推着电闸,接通电流,把电火送到哥伦比亚炮炮底。

立时传来一阵从来没有听见过的、不可思议的、可怕的爆炸声,不论是雷声,火山爆发,还是其他的声音都不能给这个声音一个概念。像火山喷火一样,一道火光把大地的内脏喷上天空,大地仿佛突然站起来了,在这一刹那间,只有有限的几个人仿佛看见了炮弹从浓烟烈火之中胜利地劈开天空。

哥伦比亚大炮能够发射巨大的、能打到月球上的炮弹,它究竟有多大?这么巨大的火炮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三位旅行家最后到达月球了吗?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小读者们,你们想知道吗?

如果喜欢《从地球到月球》这个故事的话,那就快去找原著读一读吧!

猜你喜欢
旅行家梅斯凡尔纳
小水滴旅行家
风儿是个旅行家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拒绝做广告的凡尔纳
狂野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