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娜
水稻本田生产要严格遵守如下相关标准和准则,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T 5117—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GB 4401.1 粮食种子禾谷类,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1本田整地
为了保证水田整地质量,可适时抢早进行旱整地,使格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然后放水3~5天,泡透垡片后进行水整地,整地时捞净植株残渣,集中销毁,要做到深浅一致,搅浆整地深度12~15厘米,全田整地均匀一致。
2插秧技术
2.1插秧时间
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插秧,一般适宜插秧期在5月15日~25日,不插6月秧。
2.2插适龄秧
机械插秧适合用3.1叶~3.5叶旱育中苗,尽量不插3.6叶~4.0叶超龄秧。钵育摆栽适合用4.1叶~4.5叶旱育大苗,尽量不摆栽4.6叶~5.0叶超龄秧。
2.3插秧密度
机械插秧每平方米30~50穴,每穴4~5株,平方米基本苗数130~150株,株行距23.8×12厘米、30×10厘米;机械摆栽为30×12厘米,人工摆栽为27×9厘米,每平方米28穴,基本苗数100~110株。(见附表)
2.4插秧质量
插秧前把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打水状态,利于插秧机作业;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苗正行直,注意格田四周不要漏插少插,插秧后立即上护苗水,插秧同步补苗。
3施肥技术
3.1施肥量
因地施肥,土壤肥沃地块可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块瘠薄、肥力较差的可多施,并每亩增施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例如计划产量在550~600公斤/亩时,建议每亩施用化肥20公斤~25 公斤,生物硅肥5 公斤。
3.2施肥比例
常規生产田N:P:K参考施肥比例为2.2:1:1.6,例如亩施肥量26公斤,那么尿素为11公斤,磷酸二铵6公斤,硫酸钾9公斤。根据地力情况可适当提高钾肥比例。
3.3施肥方法
3.3.1基肥
用氮肥总量的30%~40%、磷肥的100%、钾肥的60%、硅肥的100%,在最后一遍水整地之前,随着搅浆整地耙入1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
3.3.2蘖肥
在水稻返青后,水稻4叶期时,用氮肥总量的30%施入。蘖肥可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全田施入蘖肥总量的80%,其余20%蘖肥在6叶期左右,施用在稻苗发黄细弱的地块。
3.3.3穗肥
穗肥施用时间一般11叶水稻品种在10叶、12叶水稻品种在11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用钾肥总量的40%,氮肥总量的30%。施肥时观察水稻长势,如果没有拔节黄、叶片褪淡现象,可以晚施;如果底叶有干尖和枯萎现象,可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3.3.4粒肥
如果在水稻抽穗后田间出现落黄现象,采取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粒肥,一般要在水稻抽穗后一周内完成。
3.3.5叶面肥
一般在水稻生长全过程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以酿造米醋、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为主要叶面肥,积极推广硅肥、镁肥等叶面肥。
4灌溉技术
4.1灌溉原则
早春截流桃花水、充分利用天降雨水、科学利用循环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2井水增温
为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井水灌溉需有给井水提温过程,晒水池面积要达到本田面积的2%以上,利用散水槽、长渠道、隔墙式晒水池、回水灌溉等方式将井水提温,在6月份水稻分蘖期,井水入田水温在15℃以上;在7月份水稻长穗期,入田水温17℃以上;为防止水稻障碍性冷害的发生,根据天气预报,如夜间有17℃以下的低温时,白天井水入田水温要在18℃以上,水深17~20厘米护胎。
4.3返青期灌溉
水稻在花达水状态下插秧后,及时放水灌溉,采取以水护苗,以水增温方式促进水稻早返青。水深为苗高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
4.4分蘖期灌溉
该阶段要进行浅水增温促蘖,保持水层3~5厘米。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80%时,要撤水晾田3~5天,田面呈湿润状态或微裂,以此减少和控制无效分蘖发生。
4.5长穗期灌溉
水稻晒田后进行间歇灌溉,灌3~5厘米水层后停灌,任其自然渗干,地表无水,脚窝有浅水时,再灌3~5厘米水层,如此反复。达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促叶、以叶保产的目的。
4.6结实期灌溉
水稻齐穗后由浅水层灌溉转入间歇式灌溉。
4.7停灌期管理
水稻进入腊熟末期停止灌溉,到黄熟期可将水排干。增加晒田次数,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抗倒伏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