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9-02-04 16:14樊申元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新时代

樊申元

摘  要:回顾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进程,立足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以历史为镜,以现实为基,明晰了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使命,提出了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5个方面:推进党建工作、做好顶层理念设计、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深化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  体育社会组织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191-03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组织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未来可以预见,社会组织必将成为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从国家最高层面把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战略任务,彰显了社会组织的重要地位,促进了社会组织繁荣发展。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会组织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崇尚“强政府强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离不开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自然会更加重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并对其进行培育和支持。因此,回顾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歷史进程,立足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以历史为镜,以现实为基,寻找更优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路径,以更好地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明确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已迫在眉睫。

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历程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目前学界存在多种不同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发展与体育社会组织转型的重要节点,将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划分为复苏期、规范期、培育期、增长期4个阶段[2]。

1.1 复苏期(1978—1991年)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敞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空间与资源,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了契机与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社团的管理较为松散,社会团体得以大量涌现。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正式下发,进而使得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体育基金会涌现,行业体协数量迅速增长,大量草根体育组织自发成。这一阶段的中后期,面对社会团体迅猛发展,国家进行了政策调整,开始了对社会组织的进行初步规范管理。民政部成立了专门负责社会团体登记工作的社会团体管理司,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等文件,并于1990年开始了1年的整顿工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社会组织的无序状况和自由化倾向[3]。

1.2 规范期(1992—2003年)

前一阶段的分散管理,造成了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过热的局面。为引导社会组织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之路,国家初步加强了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1993年,原国家体委印发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对体育社团治理结构模式进行了“中心+协会”的构想,并于1997年基本成型[4]。1998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并重新修订并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001年体育总局下发了《全国性体育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责任,确立了以严格管控为目的的双重管理体制[5]。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进一步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了2次清理整顿,一些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完善的组织以及非法的气功类社会团体被大规模注销和取缔[6]。自此,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转入以规范管理为特征的发展低潮。

1.3 培育期(2004—2012年)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2009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以及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政策条文都对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做了专门部署。同时在扶持保障机制上不断的创新,在税收优惠上不断升级。这些改革政策、保障机制及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1.4 增长期(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一论断为体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和“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国家逐步加大了对社会组织培育和改革力度,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开始有意识地加快职能转变,全方位地实施多种手段措施来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使之成为体育治理的重要力量。

2  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多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数量上有了快速增长,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也在稳步提高[3]。从数量来看,1978年全国性社团仅有100多个,截至2017年底,根据民政部《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为76.2万个,其中体育类社会组织4.8万个。从质量来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结构渐趋合理,作用发挥愈加明显,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2.2 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勢。但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提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宏观背景下,我们也要明晰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还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与体育社会组织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关[2],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各种挑战。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基础还亟需加强,类别结构亦需进一步合理化;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和农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需要加强。

3  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新使命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育社会组织曾经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然有新使命。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体育社会组织必须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国家战略、公共服务、文化传播、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7],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助力。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应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参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体育强国建设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4  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

40余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应证了政府主导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崇尚“强政府,强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要想承担起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使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4.1 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管理制度,是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发展的关键[8]。无论是2015年6月1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还是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均有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的相关规定。要做到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四项工作必须做好。一是确保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以提升党组织覆盖率;二是发挥资源的柔性引领优势,确保党组织建设与社会组织形成合力;三是明晰党组织的权责定位,根据体育社会组织的特点调整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四是创新党组织领导方式,并以其内在组织力、凝聚力及影响力引领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内部体系建设。

4.2 做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顶层理念设计

体育社会组织在实践中发展的好坏与顶层理念设计息息相关。顶层理念设计指导着体育社会组织如何发展,因此如何对体育社会组织在国家整体的体育事业发展中进行规划、如何对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顶层理念设计进行把握和解读,成为体育社会组织实践发展的关键。体育社会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功能、职责、治理等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转变。因此,体育社会组织的顶层理念设计也必将是一个全局的、有高度的框架体系,且是动态变化的,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4.3 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

《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对社会组织的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四个服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9]。体育社会组织也应该遵循“四个服务”的要求,可以说,体育社会组织只有达到了这一要求,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能职责,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体育服务于群众健康,有效满足群众体育的需求。

4.4 建设高素质的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队伍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育社会组织人员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我们力争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引进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弥补因专业人才缺乏造成的管理缺位;二是在体育社会组织内部建设交流培训机制,提升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三是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人才选拔机制,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并避免组织内部人才的流失;四是健全体育社会组织内部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一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

4.5 全面深化体育社会组织改革,进一步释放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对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目标。这要求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克服行政化倾向,使体育社会组织真正成为为社会体育工作服务的组织。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各项功能,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5  结语

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来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历史,审视当下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及现实环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征程任重而道远。但无论怎样,体育社会组织唯有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书写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体育运动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3):17-22.

[2] 韩慧,郑家鲲.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回顾、现实审思与未来走向[J].体育科学,2019,39(5):3-12.

[3] 陈鹏.中国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前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2-27.

[4] 陆小聪,吴永金.体育与民情:国家与社会视角下近代中国体育进程的再思考——兼论对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的反思[J].体育科学,2016,36(9):3-9.

[5] 冯晓丽.我国社会体育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23-25.

[6] 陈丛刊,陈宁.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的历史方位[J].体育科学,2018,38(9):78-87.

[7] 张飙,刘亮,陈清.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功能嬗变与新时代的使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5):11-17.

[8] 高英华,高兆国.新时代下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J].兵团党校学报,2018(4):89-94.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EB/OL].(2016-08-21).http://www.gov.cn/zhengce/2016-08/21/content_5101125.htm.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新时代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