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9-02-03 09:34王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能力

王鹰

[摘           要]  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双创”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创业意识但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有创意想法但务虚创业;有创业兴趣但资本不足,疏于管理。通过分析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为提高“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作参考。

[关    键   词]  “双创”背景;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314-03

在国家提倡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怎样去培育大学生“双创”能力,成为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指针。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以及不同创业方式的发展,使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兴趣的大学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代、新形势、新的创业就业政策下怎样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爱好的大学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现状,在创新兴趣培养的基础上,为提高“双创”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策略。

一、“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

在世界各地各类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教育中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预示着从国家层面给每一个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都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迅速做出反应,下文要求各高校尽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更能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新时代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个性彰显的特征。同时教育也应注重发扬每个人不同个性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培育,促进个人的发展,而且现阶段国际教育也非常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更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才华的展示、个性的彰显,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良好的创业能力培养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根据2017年对中国不同种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报告显示,“985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仅为6%,“211”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为15%,普通本科学校为51%,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为28%。由此看来,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中有较高的创新创业比例。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繁荣,服务当地发展,彰显地方发展特色。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自我能力评估调查报告显示,有意向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占32%,认为自己不想创业、不满足创业条件的学生占35%,没有想法、现阶段比较迷茫的学生占37%,从数据显示出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创新创业的兴趣。自我评估个人创新创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也可能低估了个人能力。大学生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创业意识但传统就业思想根深蒂固

根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或较为有兴趣的学生比例占70%,不太感兴趣的比例仅为3%,完全没兴趣的比例约2%。可以看出新形势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非常高涨,有创新创业想法和兴趣的学生人数众多。但在现阶段教育背景下,具有保守观念的学生依然有较大的数量,但家长对就业行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比较好的归宿,有稳定的收入是家庭的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使大多数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更为趋向进入传统行业,趋向找到稳定工作,使创业的兴趣得不到发展。大学生想要创新创业,首当其冲,要使社会、家庭对传统的就业观念得以根本的改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需要快速的改变,思想解放,其任重而道遠。

(二)有创业意识但没有创业所需的技术及经验

我国的教育特点以应试教育为主,主要的教育方法是以老师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主要的知识来源于课本,学生仅停留在试卷上,为了考试及格死记硬背过关而已。我国这种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差,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再加上社会上各种各样技术的区别,使现阶段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计划当中,无法有效地认清市场的需求,也无法掌握市场所需要的技术,非常容易导致创业的计划失败。

(三)有创业想法,务虚创业

大学生是伴随信息化而成长的一代。他们具有丰富多彩的兴趣和爱好,视野更加广阔。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使学生具有更丰富的条件来发展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更快、更迅速地了解国内外事件发生的动态,掌握最新信息,这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非常多的不良影响。首先,网络上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带给大学生不真实的虚构想象空间,使学生生活在不贴近现实的美妙世界里面看不到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劳动。其次,信息化的普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主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碰到问题时,首先不是独立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本质现象来发现规律,而是直接上网找答案。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各类网页吸引着他们,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使涉世未深的学生无心于学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还有学生沉溺于低俗视频而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也有认为现实生活也像游戏一样简单、方便的。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活过于轻松与安逸,沉迷于快速获得的感官体验,丢掉了努力奋斗的精神,从而导致虽然创业的兴趣较大,也有一些好的创业想法,一旦付诸实践,立即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极易望“创”兴叹,没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变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有出路。

(四)有创业兴趣,资本不足,疏于管理

部分学生有创业的兴趣,也有创业的信心,并且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但其实决定创业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是创业启动资金的保障。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对创业是非常重要的。但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一定的储蓄,其创业资金的来源常常是家庭。而家庭给予的创业启动资金是有限的,常常不足以支撑起创业的起始,而学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大学生常无法正常开展创业创新。即使有好的创业想法和项目,也会陷入没钱的尴尬状况。这时学生常会以改变创业项目,缩小创业规模作为应急策略,这是非常可惜的。有时在创业后期发现资金预算超过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创业项目不得不中止。所以资金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创新失败的重要问题。另外,学生刚出校园,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没有工作经验、管理经验。在面对一个大的项目时无法管理目标策划、项目的组织形式策划、项目工作的总体流程、项目工程的资金使用、资金的使用方法、各方关系的协调、每周工作的报告等。因此,首先要学习创业时需要的管理方式,那才可能开始真正的创业创新。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一)大学生应转变就业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为推行“双创”计划制定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创业活动,现阶段学校改革注重培养个性而不是普遍式的教育,通过分析每一个人不同的特点和想法来为大学生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创业计划,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其次,大学生需要转变思想,不能将吃“财政饭”的稳定工作和收入稳定的工作作为毕业就业的首选,他们目标应该考虑自己合适的创新创业项目,对新时代下的创业环境充满信心。有了创业的信心,制定创业目标之后,就需要不断加强该专业知识的学习,该行业的经营方法和该领域管理技巧等。最后,应当到相关行业中进行实践学习,第一时间了解该行业的最新前沿发展动态,不断发现可以落实和实施的创新创业的地方,参加社会实践,到已经创业成功的企业中去当“学徒工”并累积实践经验。

(二)学校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观念

学生的“双创”观念及途径是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首先学校应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科普升学、就业、创业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正确的认识,鼓励创新创业,并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想法在心里埋下种子。在课堂之外开展实践小组,模拟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方式,教师应指导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理论和管理技巧。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各种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更好地、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地进行创新创业。学校可以和社会上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培养环境。

(三)家庭支持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根基

家庭支持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第一步,许多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受长期旧思想影响,专注那些没风险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在大城市、大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的职位是他们的首选。独生子女通常在家庭中备受宠爱,父母不愿意其受委屈,通常不鼓励其创业,使现代家庭中家长和子女的创业意识淡薄。要改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首先要改变家长的看法,国家应多宣传好政策,让家长明确新时代下的创业方式,更好地接受学生创业。家庭可以在思想上对孩子创新创业进行鼓励,家庭成员可以关注国家及学校方面关于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家庭,改变家长对创新创业的否定态度,让家长从思想上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其次,家庭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来源。政府出台好的政策,可以从资金上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缓解家庭压力,因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而造成的压力,能减轻家庭破产的风险。家庭成员是大学生的直接联系者,家庭成员可以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出谋划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候,提供一些社会经验。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让大学生的“双创”环境变得更加轻松。

(四)各级行政部门应为大学生“双创”提供便捷的行政服务

政府是社会的疏通服务者,政府发挥交接职能,促進教育的接力棒从学校交予单位。在“双创”背景大学生创业能力中,政府是促进学校与优秀单位的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动力,政府监督促进单位专业规范化培训学生,是保证大学生提升创业质量的有力推动。政府研究并制定保障学生创新创业权益的具体文件包括大学生创业时的政策优惠、资金福利、简化流程等。

四、讨论

深化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对深化“双创”背景下的教育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系统工程,创办经济实体不易,在市场的大潮中,大学生想要“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与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课本授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式不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需要学生具有责任担当意识。任何人的成功都曾付出过艰辛和努力,大学生要想成为创业成功者,也不例外,在校理论学习期间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成功创业者要走的第一步。大学生是青年人,青年人的特点是容易焦躁、浮于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自身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选择正确合适的创业机会和创业项目,做好正确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是对初出茅庐的青涩学生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创业市场中有一席之地,首先要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其次,在学生时代就要有意识地参加学校和社会创办的创业活动,为自己未来的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来源于知识的储备、经验的累积与技能的学习,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的。学校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如何在学生创新创业前教授学生用得到的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根基,家庭的支持可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事半功倍。政府促进校企合作并出台保障学生权益的文件无疑是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力推动。本次研究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学生互动中实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观察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在“双创”背景下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使学生获得进入社会的创新创业技能。推动大学生经济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期待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中秋,王会平,盖志杰,等.基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07-108.

[2]周末,骆雯.探究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90-191.

[3]侯美玲.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1):7-8.

[4]肖艳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216-217.

[5]赵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转变与策略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94-96.

[6]谢川红帆.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2):95-96.

[7]李默冉,刘研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244,246.

[8]李野.创新驱动战略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职业,2018(29):48-49.

[9]李采.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29):224.

[10]岳柳.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的策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265.

[11]謝婷.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路径与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5):51-56.

[12]姚碧玉.边疆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4):69-73.

[13]黄欣彬.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237-238.

[14]杨玢.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2):260-262.

[15]周春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商论,2018(19):181-182.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能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