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慈
[摘 要]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职高专体育院校的教学需求,如果没有进行改革与创新,就会给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效果,简要论述了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8-02
对现有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与改革,既是适应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且对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学规模的扩大,传统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机制无法适应当前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与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传统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对学生的体育需求、喜欢的运动模式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健康的运动运习惯并不重视,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长期处在从属、被动的地位当中,这对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极为不利的。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够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一个动态化、连续化发展的体育锻炼机制对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为学生构建一种健康、正确的心态调整和解压方式就成为当务之急。而通过体育锻炼,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在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设备开始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当中(比如说高端游戏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许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些方面,长期下来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自身的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虽然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采取鼓励学生自行去参加各类运动社团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针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确保新时期的大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适应社会,因此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适应国际体育教育大环境的需求
依据当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可以了解到,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都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由于国内的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自身的硬件设备不足以及资金款项的限制而导致只能够沿用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机制,教师负责示范教材中的动作,并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学生一边模仿练习教师的动作,一边听取教师的讲授。这种体育固态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学生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无法调动自身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无法与国际体育教育相接轨。有一些学生由于缺少正确的健康运动观念,并且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偏见,将锻炼和健身划上等号,以为锻炼就是健身,对锻炼过程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不重视。所以想要顺利地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对现状以及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体体育教学的大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在结合健康体育教育的同时,融入正确的运動价值观和生物学的规律,确保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地与国际体育大环境相接轨。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构建成完整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Lifetime sports),该理念所强调的是人在一生的时间里都应当加入体育活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能够成为人一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强调健康、科学的运动理念,因此也成为当前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的身心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的高低,对构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以及终身体育理念也要予以重点关注。虽然国内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重要性,而且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加入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的体育活动来试图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可是由于我国长期地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进行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改革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严重地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不要说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了。
(二)体育教学过程枯燥、单一
通过对国内专业机构的调查后发现,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仍然沿用着命令式教学。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通过不断发布命令的方式,让学生按照命令完成相应的动作,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气氛沉闷、无趣,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良好的互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时只重视自身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完成以及自己的教学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并不重视。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包括室内与室外两种,而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则只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没有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未将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引入体育教学当中,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并未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方式,来对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与缺点进行优化和改进,仍然只是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缺少新意。学生在这种枯燥、单一化的体育课堂中,逐渐地产生了排斥和厌学的心理。
三、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锻炼对身心的作用和益处是很明显的,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锻炼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帮助他们能够尽量多地接触到体育爱好者,或者聘请一些国内知名度高的体育专家或者运动员,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来为全校的所有师生提供全面性的关于体育运动的咨询,或者通过举办一些“如何构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讲座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不但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体育运动理论,还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这对帮助学生构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是极为有利的。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提高体育理论教学深度的同时,重视他们的体育实践,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除了要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之外,还应当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优化,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并深入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看法,掌握时下学生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然后教师再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引入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健康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性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兴趣之后,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加入体育活动当中。同时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应当重视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的变化和培养,并制定出一套相应的方案,帮助大学生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强化自身的素质,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逐渐地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也应当做好自身体育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建设工作,并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尽量多为大学生举办一些体育活动,这样既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他们将时间浪费在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等方面的时间,为他们今后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培养并不重视,觉得这些心理素质的问题和体育运动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也给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模式造成严重阻碍。体育运动本身是一项群体性的、合作性的项目,应当鼓励所有人参与到其中,共同分享并感受到健康身体的好处。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说,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与其他一同锻炼的人交流、合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荣誉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一些带有团队合作性质的活动引入体育教学当中。例如说抽取一部分上课的时间,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或者一些拓展训练的项目当中(比如断桥、雷区取水、逃生墙等)。这些项目都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游戏,因此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够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运动的精神和收益,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全力以赴的勇气。按照团队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团队中的重要组成,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和智慧,才能够使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完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对每一个学生予以尊重,并鼓励他们多多思考,在运动之余,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运动当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帮助学生建一个坚强、勇敢的心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落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教师就必须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教材为核心来制定出一些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够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浦北娟.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4).
[2]黄琦.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3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