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石城遗风

2019-02-03 09:38贾元德
山东画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石屋博山石城

贾元德

残垣废墟,遗址尚存。山寨石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博山镇的南沙井村,地处海拔649米的南坪山平缓的峰岭之上。此山系泰山余脉,地质为青石岩层,逶迤连绵于十几个山头,山势呈东西走向。山寨石城东靠深谷崖壁,一览众山小;西临深渊,与莱芜市和庄乡老姑峪村接壤;南接沂蒙山区层峦叠峰的莲花山麓;北向与博山的名胜古迹金牛山对峙。

清咸丰初年,在淮北平原爆发了以张乐行为盟主的捻军起义。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1866年秋组建了新捻军,根据形势需要,分东、西两部捻军。山东之捻军被清军追逐围困,其残部流散各地。其中一部分由南向北撵转于博山的泉河、盆泉、南坪山等地寻找落脚地,安营扎寨。在此临近的南沙井村、西沙井村与老姑峪等村召集民夫构筑了这座干搭垒的石城堡,以此为聚点屯兵团练,寨旗猎猎,以图东山再起。据当地高龄百姓传说,这座山寨石城规模比较大,俗称“大寨子”,估计可容纳千余人。

南坪山山寨石城呈舟型,地势南低北高,地形为脊型。山寨城围顺山势起伏而建,一般高度为3米,上宽1米并建有垛口,下宽1.5米,距地面2米并设置错台,便于游动与把守。此工事环周居高临下,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整个山寨石城南北长一千余米,东西宽二百五十余米。山寨环周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山门,并建有把守台。其北门为上山正门,高4米,门眉刻有“南天门”粗犷大字。现在南、北、西三个山门已塌顶,唯有东门还有承顶。城内构筑石屋两百余间,多为北向,屋的大小不一,一般高度4米左右,墙厚70厘米左右,屋内平整,放有石桌、石凳、石具、灶台与石炕等。其构筑材料全为褐石板干砌而成。

山寨石城的石屋虽然构筑简易,采用了干砌构筑法,虽然远不及现代建筑雅观,但具有古风之感,蕴含着粗犷浑厚的建筑风格。山寨石城从它的选址、构筑技巧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一个半世纪以来,历经风雨剥蚀之后,山寨石城虽然少部分城围已坍塌,绝大多数石屋已残垣断臂,但仍有大部分墙体遗存尚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山寨石城作为容纳千余人的山寨城堡,人畜用水至关重要。出石城南门东折沿山势小径蜿蜒而下,垂直度50米,途距五百余米处,地处当阳山以东,水龙脖子山以西两山交汇的深谷中部,拓建一清泉,泉眼30厘米,四季汩流,名曰“仙泉”。该泉横亘两山石堰之中,泉门座北朝南,方正岩石砌基,门垛采用大青砖拱砌,泉眉之上嵌有“仙泉”和“同治二年”即1863年的石碑一块,长60厘米,宽45厘米,顶部有石板探檐10厘米,意在遮避风雨之侵蚀。据记载,此泉的拓建时间正是清同治年间,即太平军京都——南京失陷的前一年所建。而此泉為兵寨石城提供了饮用之泉,可谓生命之源。

遗址钩沉,以史为据。古迹残存,人文视野。博山类似山寨之多,其时间定格为清咸丰年间至同治初年。山寨石城之遗风,不仅折射出了它的时代背景,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可谓世间时事因缘,皆有历史鉴证。

(编辑/王立群)

猜你喜欢
石屋博山石城
补瓷(外一首)
石屋(散文)
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淄博博山琉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座用火山石建起的村寨
博山琉璃的产业化出路
博山琉璃的产业化出路
还看民国博山陶瓷
仙女
吴堡石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