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进温州大花园建设的思考

2019-02-02 03:59吴雯婷
浙江林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温州花园金融机构

吴雯婷

大花园建设是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打造“诗画浙江”鲜活样板的战略决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温州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大花园建设,全面实施生态保护提升、全域旅游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文化传承振兴、绿色发展机制创新六大工程,目前已形成60个大花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236.8亿元。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对推进大花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绿色金融又被称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金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數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以及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要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绿色金融不仅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内部绿色化管理、服务与对外的绿色金融业务,而且涵盖政府政策、社会公众、市场作用等多元力量。来自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资金通过减少对耗能污染企业的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投资,能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绿色产业的发展和投资风险的降低,最后达到共赢的核心目标与效果,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则会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路子。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金融领域的重大探索实践,也是温州推进大花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温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2012年国务院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温州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全面提升地方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加快改革创新和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转型,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金融创新之路,但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参与能力弱、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金融机构参与能力弱。大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参与绿色金融的能力较弱,绿色金融在商业银行资产的比重不足2%。绿色信贷已经是绿色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产品,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依然较低。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地方金融组织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直无法享受正规金融机构同等税收和相关政策补贴待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够丰富。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但产品丰富度还不够。特别是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和种类都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较少。而商业银行现有绿色信贷产品线涵盖的产品品种也较单一,仍以传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同质化倾向较强,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绿色保险因其承担的赔付金额过大、承保的范围狭窄,经营风险远高于其他商业保险,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低;大多数污染企业没有对污染事故的责任意识,“环责险”的投保热情也不高。

绿色金融行业规模较小。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面向大型环保类企业和大型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项目,无法满足中小型环保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也缺少针对个人、家庭的产品。单一的产品类型导致绿色金融难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发展较慢。同时,抵押担保贷款多、信用贷款少,短期贷款多、中长期贷款少等问题也制约了绿色金融发展。

以优化发展绿色金融助推大花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有效的金融支撑是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催化剂。要进一步突出绿色金融对大花园建设的支持作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更高起点、更大力度推动技术、人才、资源、资本等优势向大花园建设倾斜。

加强顶层设计。温州市委、市政府应牵头构建共促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发展激励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整合优化各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和以绿色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特别要注重建立绿色金融专项资金,充分运用奖励、补助、补偿等手段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大花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精准助力大花园建设。近日,《温州山水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已率先印发,计划投入资金近300亿元,全力实施8大工程,谋划建设7大类89个项目,锻造温州旅游金名片。同时,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6大美丽载体、8大标志性工程都是温州的主阵地。金融主管部门要设立大花园项目绿色目录,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大花园建设重点项目上。金融机构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成立大花园专项绿色发展基金等为大花园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以大花园建设的良好成效反哺绿色金融发展。

发挥基层金融机构主观服务作用。再好的政策都需要落到实处,群众才能真正受益。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组织架构,设置绿色信贷专营机构、争取绿色信贷专项规模、建立绿色信贷专有流程、制定绿色金融专项激励方案,提升金融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挥广大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主观能动性,充分沟通信息,为大花园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猜你喜欢
温州花园金融机构
好玩的温州乐园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