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婧
[提要] 我国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口号,着力实现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运输系统的特定部署的建设。本文梳理绿色经济的概念,分析绿色经济与环境法的关系,提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政策。明确绿色经济的概念,从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转向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法政策安排,这是一个从内部和内部进行的过程,有利于将绿色经济变为现实。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环境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30日
皮尔斯首先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的角度倡导建立“廉价经济”,经济发展必须能够为自然环境和人类所承受。今天,绿色经济的发展作为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重要反应,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为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工作。下面将具体分析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和与环境法的联系,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探讨中国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原因,分析环境法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何谓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内涵。绿色经济尚未形成统一认同的内涵和外延。狭义的环保产业只包括环保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和清洁产品;广泛的绿色经济,除上述行业和部门外,还包括消费和政府采购、绿色贸易和除生产以外的其他绿色系统和行为,如金融、绿色税收和金融,以及绿色会计和审计。
具体来说绿色经济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经济要环保。绿色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第二个含义是,环境保护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环保活动具有内在的经济可行性,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源泉,绿色可以赚钱。美国耶鲁大学的Daniel Esti教授和Andrew Winston教授在 《从绿色到金色-智能企业如何利用环境战略建立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为什么通用电气、索尼、丰田、沃尔玛,全球最大、最棘手、最赚钱的公司现在都在谈论环保?(因为)聪明的公司将通过战略管理环境挑战获得竞争优势。”他们认为:“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将带来真正的好处。在过去的40年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了灵活管理绿浪压力的潜在好处。”
2、绿色经济的特征。绿色经济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虽然我们如今宇宙飞船已经把人类活动拓展到外层空间,但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仍然处于地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内。因此,一定不能打破平衡,超过这个环境容量的临界点。可持续绿色经济要求建立与自然接近的生态技术、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绿色经济追求基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经济效益,是三种效益的统一行为内容。
(二)环境法与绿色经济关联分析。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制度因素在维持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人们普遍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失灵,表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場机制存在的某些障碍,导致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谓的政府失灵意味着政府作为环保负责人,无法有效防止市场失灵。使环境资源的分配更加低效和公平,主要表现在政策失误和管理失败。
(一)我国的绿色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2006~2010)——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开始:建议节约资源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二五”规划(2011~2015)——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提出以绿色发展为生态建设的原则。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创建绿色经济的升级版本:提出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让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中国“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升级的新动力。“十三五”期间,绿色经济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建立激励相容的绿色改革机制;基于绿色账户核算,绿色规划系统是为绿色发展提供顶层设计的框架;完善绿色监管体系,提高绿色信息的有效性,增强政府部门的绿色监管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继续加强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控制,促进公众有序参与等。
目前,中国的增长动能处于破败进行时和立新未完成时并行,新旧未完成时,新旧增长动力能否顺利衔接,经济能否顺利换挡,经济增长质量能否升级到更高水平取决于能否实现增长动力的“云旧换新”,也就是——践行绿色发展。
(二)面临的困境。就资源而言,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外部依赖性正在迅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面积接近18亿亩。就环境而言,一些重点江河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天气增加,环境群体事件(指环境污染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恶化,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发生了大规模抗议和抗议活动。)频发;就生态情况而言,土壤侵蚀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但是,中国维持高GDP增长压力,技术创新力度薄弱,路径依赖性广泛的发展模式等问题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不能一成不变地抄袭国外绿色改革模式,只能走一条特殊的绿色发展道路来适应新常态经济。
2003年1月28日,浙江省成为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第五个开展生态建设的试点省。浙江省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浙江已经建成了一个相对生态经济,和谐的生态家园和繁荣的生态文化。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省份最终建成了“绿色浙江”。绿色浙江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和绿色生态。首先,绿色文化建设。浙江省已逐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意味着保护生产力。不关注生态的政府不是一个清醒的政府。不重视学生的领导是无能的领导者。一家不重视生态的公司是一家没有希望的公司。全省各类媒体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和组织“十月阳光-创造生态省,创造绿色浙江”大型直播电视活动,加快“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发展,培育公众环境意识;环境违法行为的实施得到了回报和报道,并建立了公众参与华宁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其次,绿色环境建设。浙江省不断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和环境治理的力度,使城市环境生态恶化总态势得到明显好转,在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后,绿色经济建设。也就是说,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系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为生态省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浙江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已从数量扩张转向加速质的提升。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建成11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教师园区和2,20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20年生态建设计划的一半多时间已经过去,浙江省的成就显而易见。绿色经济要想取得发展,绿色理念要想得到真正的落实,离不开绿色文化、绿色环境的相辅相成,通过分析浙江省绿色发展模式,为我们思考环境法如何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如何制定打造绿色经济的环境政策带来深刻启示。
(一)完善绿色发展专门立法。中国有大量涉及绿色发展的立法。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有林业法和草原法。有“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不仅存在内容滞后和正规发展等问题,相对原则性和简单性的规定,而且缺乏绿色发展的立法理念。在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家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了新的法律体系。例如,韩国在2010年颁布的“绿色增长基本法”和法国2014年促进绿色增长的能源转型法案。当然,中国的绿色发展仍处于政策探索阶段,远非特殊立法的要求,但我们可以借鉴。
(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发展绿色经济不仅需要环境法律制度的支持,还需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全民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弘扬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组织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到每个公民的意识中。
(三)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执法必须是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严格执行环境法律制度已成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现代信息披露使环境执法活动公平透明,执法人员可以积极接受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的监督,从而使绿色经济有效发展得到保障。
绿色经济的制定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保护体系来保护它。均衡的经济是一种合理保护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国应抓住生态化、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改变现有的非可持续黑色经济,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建立健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环境法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周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2.
[2]徐祥民,高益民.从生态文明的要求看环境法的修改[J].中州学刊,2008.2.
[3]王曦.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立法克服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政府失靈”[J].中州学刊,2008.2.
[4]吕忠梅.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考[J].法学杂志,2014.5.
[5]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J].学海,2007.1.
[6]刘爱军.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
[7]吕忠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中国法学,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