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跟喜 潍坊市高崖水库管理局 山东潍坊 262402
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更能净化周边空气,起到较好的绿化作用,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影响着市容市貌。因此,园林工程项目中融入信息技术,提升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技术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能为整个工程的设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节约更多人力资源投入,降低项目建设与管理成本。
园林工程是将园林设计实体化的过程,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种植树木花草、改造地形、布置景观、营造建筑等方式,创作出人造自然环境[1]。园林景观既有审美价值,又有绿化价值,能起到生态环保作用,能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但园林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专业性,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涉工程学、设计学、植物学、社会学、园林学等方面内容[2]。需根据地质条件、工程条件、气候条件进行园路、理水、种植、置石等工程,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施工。
园林项目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专业性,涉及到的工程内容多,诸多环节都会对建设过程产生影响。如:规划、设计、施工。传统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模式,依靠人工完成工作,沟通效率低、成本高,各环节影响因素多。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园林工程项目中,基于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则能大幅度提升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3]。例如: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运用3D图像技术,通过3D建模对园林场景进行还原,利用计算机对设计灵感进行直观表现,使非专业人士也能清晰理解设计思路。另外,基于计算机的设计中,通过对虚拟参数调整,实现了结合形态、颜色、光照等因素反映出园林景观整体关系,且效果图可多次修改。而手绘效果图很难实现直观表现,不仅绘制费时费力,且修改难度大,易对设计带来障碍。在工程管理中,基于计算机的管理与信息采集,可实现实时沟通、信息共享,能提升管理效率。例如,在工程规划阶段,可利用GIS技术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资料,为空间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另如,园林景观资源分析中可运用RS技术,建立相应评价模型进行数字化分析。另一方面,在施工阶段园林设计师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在信息技术帮助下为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异地测量,通过CAD完成设计图的导入分析。因此,园林工程项目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推进园林工程现代化发展进程,解决以往设计中存在的信息处理问题。
将信息技术融入园林工程项目对园林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能大幅度提升建设效率和质量,解决以往规划、设计、建设中的难题。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GPS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能快速、高效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显示、描述、运算[4]。该技术在园林工程项目中的运用,可实现高效的地质测绘,准确的收集地质资料数据。园林工程项目设计中,获取准确的地理资料非常重要。具体来讲,可通过GIS技术对周边地理条件进行调查,建立相应空间数据库,借助GIS对勘测区域进行动态模拟,采集清晰图像信息。
从园林工程项目设计来看,3D MAX技术较为常用,能为设计提供便利条件。基于3D MAX技术可实现园林景观的虚拟化,真实模拟景观3D效果,还原场景。具体来看,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只按照设计师意图完成,很多时候需要遵循客户意图来设计。但传统设计条件下,设计图多具有抽象性特点。而在3D MAX 的虚拟空间中,设计师可把场景还原,把园林景观细节进行表现,如:外观、地貌、道路,使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清晰理解设计意图。
目前来看,园林工程项目中对CAD技术应用最多。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可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对比,不论是数字、文字、图形都能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并自动生成处理结果。因此,在园林工程项目规划中,应积极运用CAD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对整个工程的各个细节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从而保障规划科学性、合理性,提升建设效率和质量,确保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绿化效益。
RS技术即遥感技术,指利用遥感器及传感器来接收各类地理电磁波信息,并基于信息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提取、识别、传输、处理。该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环境调查、规划管理、城市调查。目前常用传感器有:全景仪、航拍仪、HRV、侧视雷达等等。在园林工程规划中,可通过RS技术获取地理信息,进行环境调查,突破传统探测技术局限,准确获得丰富的数据,为园林工程项目后续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园林工程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而信息技术融入园林工程项目,能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大幅度提升建设质量,节约建设成本,保障建设效益。因此,应积极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运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