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丹 武汉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我国从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至今已近30个年头。作为五方责任主体之一的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近几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建设监理行业各项主要指标均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共有7433个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参加了统计,2015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从业人员945829人,承揽合同额达2846.74亿元。然而,在工程监理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监理收费过低、监理企业低价竞争、从业人员收入过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服务质量不高、“阴阳合同”等。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制度矛盾、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等因素。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支持,更需要监理企业从顺应市场环境、增加核心竞争力、改变业务单一化、提高监理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去努力。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试点阶段(1988-1992),稳步发展阶段(1993-1995),全面推行阶段(1996至今)。相对于国外已实行了近百年的建设监理咨询行业,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还相当年青。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但是,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应该说是顺应时代的召唤而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为我国建设事业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制。同时,工程建设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改变。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使用有偿化使得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管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建设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监督管理刻不容缓,工程监理试点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国际化,监理工程师制度作为国际惯例必须实行。国家也从立法上明确了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合同建筑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同时也对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规定。(2000年1月30日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监理费服务收费过低是行业普遍现象。监理费取费标准远远低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服务收费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之规定。较多业主方采取了最低价中标策略,极力压低监理费用。“阴阳合同”是业内公开秘密。虽然法律赋予建设工程监理第三方独立性,但现实中,监理工作往往被业主左右。本属于监理的许多权利被业主剥夺,业主经常会不通过监理直接行使一些本该监理行使的权利。由此导致施工单位对监理的要求和指令置若罔闻而对业主惟命是从。“名不正则言不顺”,监理如果从属于业主,不能独立行使自身权利,监理地位必然会处于尴尬境地。
2014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放开部分建设项目服务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退知》,从2014年8月1日起放开除政府投资项目及政府委托服务以外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4项服务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所谓市场调节价,也就是委托和被委托双方根据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市场供求情况等协商确定服务价格。这对于监理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监理行业的大洗牌即将来临,转型升级、兼并整合、优胜劣汰将成为监理行业常态。
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三十年中,我国基本建设领域发生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政府的一元投资转向多种经济混合投资,即从一元到多元。而市场的需求也由较为单一的施工监理转为包括设计、造价、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全方位、全过程咨询服务。全国监理企业已超过7000家,综合资质企业仅占1.7%,乙级和丙级资质企业占比超过50%。监理企业规模偏小、数量过多、经营范围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往往还导致低价无序竞争,既而引发监理服务质量下降。
监理作为咨询服务类行业,主要投入人力成本。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监理行业至关重要。目前,监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企业人才招聘门槛较低、整个监理行业也存在着从业人员收入偏低现象。低收入往往导致从业人员工作热情度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也容易发生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出现“吃拿卡要”等不法行为。长此以往,监理行业吸引力逐渐缺失,从业人员群体公信力逐步降低。
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相互关联,并演变为一种恶性循环。由企业的规模偏小、经营业务单一、低价无序竞争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大、利润低,行业无吸引力。针对监理市场现状,优秀专业人员不愿选择从事监理行业,监理队伍专业素质无法满足职业定位要求。如此,监理服务质量必然得不到保证,社会对监理行业的信任度将逐渐丧失。建设单位视监理为可有可无,仅为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而签订监理合同,自然会尽量压低监理费用。恶性循环由此又回到了问题的源头。
我国监理行业的业务类型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为施工阶段监理。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招标投标、设计等各阶段工作基本未介入。这也使得监理服务的技术含量低,监理取费始终无法提高。推行全寿命项目监理是拓展监理业务范围的努力方向之一。
若干年后,单纯的监理行业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多元化业务类型的工程咨询管理公司,监理业务只作为公司所有业务中比较小的一部分。武汉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已在为转型升级作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目前公司已开展的业务包括传统工程监理、项目代建、造价咨询、招设标代理、第三方评估、设计咨询、专业验房等。随着公司业务转型不断升级,传统监理业务的比重逐年降低,新型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00635)被誉为多领域监理“第一股”,于2017年3月3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其业务范围包括通信监理、土建监理、项目代建、工程咨询、政府采购代理等服务。这足以说明咨询管理类企业也可以做大做强,乃至上市筹资,进行资本运作。
监理行业要扭转社会公信力较低这一尴尬局面,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业行良好口碑。在公司层面,领导者应着力提倡和灌输积极进取、服务至上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使之具备适应性、高效性、可操作性,并严格、严肃的予以执行;在项目层面,项目总监作为一个团队的灵魂,对于项目是否能够良好履约至关重要。项目总监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良好预见能力、明确的目标性和团队组织领导能力。项目监理人员配备应岗位齐全、人员高效,杜绝作风慵懒和监而不理。监理是为业主提供专业服务,所以,在公平公正的做好日常监理工作的同时,必须了解业主的关切点,并及时给予配合和支持。提供“主动性服务”应是监理项目努力的方向。
前文提到,监理行业存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企业人才招聘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这种现状如果不能改变,提高监理服务质量和提升监理行业公信力将成为空谈。首先,监理企业应制定人才引进规划和人才使用策略。“引进”应侧重或服务于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人才空缺的补充;“使用”则应重点用好公司和基层项目中相对稳定的骨干力量。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其次,企业应规范化、持久化地做好培训工作。改变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对待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企业绩效,建立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而项目上则应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既可提高项目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稳定项目人员流动。最后,监理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要勇于淘汰监理行业里常见的“老油条”。采取和尝试多种激励手段,让那些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得到切实的实惠和心理慰藉。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监理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去逐渐改变和扭转。监理企业应顺应市场,积极谋变。从业人员更应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监理行业声誉。从而打破恶性循环怪圈,重塑监理行业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