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静 朝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辽宁朝阳 122629
传统的城市建设往往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破了城市发展的均衡态势。随着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表不透水面积逐渐增加,市政管网压力逐渐加大,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这一系列的水生态问题造成了逢雨必涝、逢涝则瘫,雨后即旱、逢旱则干的局面,面对一系列叠加放大的水生态问题,海绵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如同海绵一样,具有吸水、保水、释水、压缩、回弹的性质,使城市在应对环境危机时具有较好的吐纳雨水的弹性。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并非新鲜事物,在国际上称其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是基于国外低影响开发(LID)、最佳管理措施(BMPs)、绿色基础设施(GI)等一系列理论提出的新一代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回归自然,即在源头上消纳滞蓄、过程中减速效能、末端做弹性适应,使雨水经过城市后又能消融到城市中,实现人与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具有显著生态效益,能够保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状态,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的河湖水系等生态红线区域;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的蓝、绿生态空间,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1]。使雨水利用达到均衡态势,增强雨水下渗能力,减轻暴雨带来的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提高雨水存储量,补充地下水资源,从而缓解城市水危机,增加城市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
海绵城市具有潜在经济效益,而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其收益主要体现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雨水集蓄利用方面。包括因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提高城市土地的价值,提高区域房地产价值和物业价值等;因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市政管网排涝压力节省的城市排涝设施的改造维护费用;因过滤和净化径流雨水减少的城市污水治理费用;因增加生物多样性建设特色小镇、湿地公园等的门票收入费用等。
海绵城市具有综合社会效益,它不仅可以吸水,还可以吸人。通过水环境的改善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吸引普通流动人口和其他高端人才的加入,而海绵城市项目本身也能吸引一批专业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
海绵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涉及规划、建筑、道路、园林、排水等多个专业,需要依托对河湖水系、森林绿地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造,使其成为自然海绵体。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繁多,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是指植草沟、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等生态设施建设,非工程性措施是指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评估监管等思想意识建设[2]。海绵城市项目技术复杂,需要考虑与已有基础设施的衔接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其中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建设成本包括工程性措施项目的建设成本和项目风险成本,根据住建部公布的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数据,海绵城市建设成本约为1亿元/km2—1.8亿元/km2。运营维护费用,包括景观植物的修剪费用,绿色屋顶防渗层修复费用,透水铺装的破损修补费用,生物滞留池的沉积物清理费用等。根据已建成区的统计数据,年平均运营维护费用约为2.2万元/km2[3]。
我国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对海绵城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政策频频出台,我国海绵城市创建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作为统一标准指导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随后又相继发布了《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
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大部门联合启动了关于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并发布了补助标准。对于申报成功的试点城市,直辖市每年补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补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补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在上述补助基数上再奖励10%。各城市都纷纷表示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热情,截至目前,已有30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面对巨大的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国家的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却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政策制度尚不健全。已有的通知文件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缺少针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法律法规依据,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难以形成规范化。已有的技术标准不能适用所有地区,缺乏对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的意见。已有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可操作性差,评估体系不完善[4]。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我国海绵城市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进行建设,对于自主研发的项目较少,虽然市场上陆续出现了透水铺装的材料,但海绵型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5]。推进海绵城市技术创新需要紧紧依靠人才,而我国关于海绵城市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并不多,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缺乏。
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海绵城市的收益周期长,经济效益不如生态效益明显,而社会各方最关注的就是收益问题。从价值的角度考虑,企业不愿意做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事情,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不高。从博弈论角度考虑,在“土地财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海绵城市又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政府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从公众的角度考虑,大多数老百姓只在乎自己的财富升值,对于内涝等环境问题则持观望态度,公众对于海绵城市的理解片面化,其参与程度也不高。
海绵城市并非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一种城市经营发展理念,新理念的推广,必须得到公众的大力支持。海绵城市具有实实在在的效益,但公众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并不全面,加大海绵城市的宣传力度,形成一种城市文化,对于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互联网,运用手机APP、微信、微博等新型传播媒介宣传,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介宣传,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通过舆论环境提升海绵城市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为海绵城市建设扫清思想上障碍。
在宣传主体上,政府部门要首当其冲发挥带头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发挥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学校的宣传作用,在学校、社区以及公共场所对海绵城市进行宣传,并通过设置公开信箱,鼓励市民献计献策,增强市民的融入感。
海绵城市的宣传内容极为丰富,不仅要宣传海绵城市的理论概念、建设意义,还要宣传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技术措施。要从财富升值、环境健康等公众普遍关注的角度进行宣传,让其了解自己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能够获得的收益,促使公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对政府和企业形成自发的监督行为。
海绵城市自身具有很多劣势,如建设资金投入量大、运营维护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等。面对经济与技术的双重压力,地方政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对于资金缺口问题,亟需社会资本注入。海绵城市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进行,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发挥政府政策制定的优势,利用企业的技术经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润最大化的“双赢”目的。
对于海绵城市PPP项目有多种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对于新建项目可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改建项目可采用ROT(改建-运营-移交)方式,存量项目则可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方式。在PPP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采用多元组合融资模式,如对于经营性项目,采用“PPP+BOT”方式,对于非经营性项目,采用“PPP+基金/贷款/债务”方式,对于技术含量高或大型的项目,采用“PPP+EPC”方式等[6]。PPP项目使海绵城市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既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解决了“钱能不断来”的问题,以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建造雨水花园。传统的公园下雨时,雨水大量排向市政雨水管道,增加了市政管网的压力,同时也浪费了珍贵的雨水资源;干旱时,绿地植被需要浇灌,又与城市用水产生了竞争。而海绵城市可以将绿地与水系充分的融合,通过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以补充地下水,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并二次利用,也可以建设雨水调蓄池,作为应急水源地,供应周边居民用水。
建造人工湿地。湿地是大地之肾,能够自行完成对雨水的过滤、净化、储存等功能,滋养水生动植物,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建设实质是回归天然地貌,增加城市雨水就地下渗的功能。传统的绿地普遍高于硬化地面,使得有着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水资源白白流失,而后又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绿地施肥以维持其生长。人工湿地正是根据雨水的这一属性,把雨水中的营养元素留下来,营养绿地植被,完成雨水就地下渗,回补地下水,从而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
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应该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规范性文件中,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建立包含设计、审批、评估、考核等的保障体系,为海绵城市的运行管理提供统一执行依据。政府应该充当好“监管人”的角色,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既要做好技术层面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也要做好包括管理体制、公众参与等的战略发展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地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增加关于雨水管理奖惩措施,科学制定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津贴补贴等,做到“谁出资,谁受益”。放宽企业进入途径,让企业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就可以参加,赋予社会资本更多的优先权,使雨水资源利用由被动到主动,以加强社会各方对雨水的管控意识,提高全社会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的积极性。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应该突出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建设思想,建设海绵城市应在充分分析城市的地域气候、土壤地貌、人文特色等基础上,综合考虑“渗、滞、蓄、净、用、排”技术,用人水共生的理念,从单一目标工程转向多目标综合治理,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